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会计核算工作
2006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在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同时‚建立健全金融资产、非经营资产和自然资源等监督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至2008年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已达5。84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国有资产总量的三分之一。 2006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在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同时‚建立健全金融资产、非经营资产和自然资源等监督管理体制‚...全部
2006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在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同时‚建立健全金融资产、非经营资产和自然资源等监督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至2008年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已达5。84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国有资产总量的三分之一。
2006年2月‚全国人大通过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在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同时‚建立健全金融资产、非经营资产和自然资源等监督管理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但是现阶段‚这部分庞大的国有资产配置不公平、不合理‚部门、单位间苦乐不均‚超编超标现象普遍存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其会计核算工作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单位固定资产购建和处理‚只列事业经费支出‚未在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账户中进行反映。
二是有的单位虽然进行会计核算‚但未设立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记录‚也未登记固定资产备查账簿和管理台账。比如有的财务部门不设固定资产明细分类账‚使用部门不设台账‚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小型一般设备如照相机 摄像机、手机、笔记本电脑、家具等固定资产单位重复购置‚ 长期被个人占有使用‚ 行政事业单位的实物资产如车辆 办公用房等的配备‚没有制定统一的定额标准‚或未严格按标准执行。
三是部分单位进入会计核算中心核算后‚使用管理单位仅以明细账代替固定资产备查账和台账‚且使用手续不完备‚也未落实管理责任制;同时一些单位有资产清查制度但执行不力‚平时清查走过场‚对于清查出来的毁损、报废问题不及时处理‚使资产清查制度流于形式。
四是大部分单位资产核算账实不符‚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单位之间资产信息不畅‚形成资产购置预算缺乏科学依据‚出现重复购置、超标准购置及资产使用效率低甚至闲置的现象。比如湖南省长沙县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134个‚除部分新设单位外‚90%以上部存在实物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据统计‚会计移交时固定资产为零的单位超过35%。
五是对固定资产未实行清查盘点制度‚存量不清‚购置、使用、维护、保管责任不明。比如一些单未将资产使用登记簿的登记、调整作为本部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未设专人管理‚权责不明。这些问题的存在‚极易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和毁损‚降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全面的资产清查‚摸清资产存量及其使用情况‚有利于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有利于促进存量资产的整合、调剂‚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