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财政 财政

分红也要纳税吗?

  日前,读者陈先生向本报反映,他申购了某银行代售的基金,被多收了数百元。原来,9月19日银行已经公布某基金将开始分红再营销的消息,于是9月20日,福州陈先生到银行申购该基金,没有想到9月25日该基金分红时,陈先生申购资金的一半作为分红又回到了账户,不仅如此,由于基金分红需要交纳一定税收,陈先生又得为“分红”纳税,对比以同样资金申购分红后的基金,平白多花费数百元。
     陈先生认为,申购该基金所分下的红利完全是属于他自己的资金,并非投资基金的收益,因此没有必要缴纳税收。昨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不少投资人计划购买分红后净值归一的基金,却在基金分红前一两天申购基金,于是多花费了资金,这些投资者与陈先生一样认为如此操作并不合理。
     但据专家介绍,由于该基金到9月21日完成权益登记,9月25日才正式分红,9月20日属于基金分红前申购,按照基金申购规则,基金公司按照投资人投资的资金,为陈先生派发红利以及纳税都属合理。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可以选择两种开放式基金分红方式,陈先生选择的是现金分红,而另外一种为红利再投,如果陈先生选择的是红利再投,所得红利再次用于购买基金,就不用缴纳红利税收。
     福州证券投资专家提醒,投资者如果计划购买分红净值归一的基金,还是把握好时间,最好等到权益登记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额外损失 请问分红纳税是多少? 。

全部回答

2007-10-11

26 0
不知道你是在哪里看到的文章。只能说文章的作者对基金的知识太贫乏了!(也可以说,太没有职业道德了!)基金分红不管是现金分红还是红利再投,投资者对所得红利都不交税。而且此前也从未交过税。

2007-10-11

24 0
没有,我的现金红利就没纳过税,那是基金公司要交的,与我们散户有什么关系? 净值归一的基金,如果是拆分,就没有什么红利。 如果是利用大比例分红,当然要选择红利再投资了。

2007-10-11

15 0
神,好象理解错了哦

2007-10-11

28 0
基金分红不纳税。你说的是分红后再申购,那不是纳税,是要交申购费。如果选择红利再投资,就直接转换为份额,不用交申购费。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财政
经济研究
股票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经济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财政
财政
税务服务
税种
税目
报税
税要
税号
办理税务
税会
税务办理
偷税
税控
税额
增值税
税时
税务
关税
企业所得税
免税
税负
审计税务
税务做账
退税率
契税
应税
所得税
行为税
打印发票
纳税人
关税率
印花税
税款
土地税
税务变更
专用发票
税务代理
税收
盈利
税制
地税网
税则
抗税
零税率
税友
国家税收
附加税
国家税务
金税
财经
税赋
税务所
流转税
城建税
做帐
税金
燃油税
税务代办
中央税
钱税
税控机
营业税
普通发票
税务登记
税务报
税务筹划
税费
资源税
个税
消费税
税务税务
欠税
应纳税额
税后
项税
出纳
税盘
税务会计
公司税务
税务实务
所税
不含税
税务审计
代理税务
财务状况
购置税
征税
所得税法
分税制
企业税务
进口税
国税
税率
价税
企业财务
计税
零关税
所得税率
含税价
使用税
税是
农业税
财务收支
税务局
公司财务
遗产税
税务风险
个人所得税法
地方税
财务费用
代办税务
国税发
税收制度
税点
税收收入
注销税务
含税
新税法
占用税
财政拨款
税务咨询
税票
纳税
税务机关
税卡
工商税
会计
税务清算
税交
审计
车船税
交税
财政支出
扣税
税务申报
商业发票
房产税
抄税
财务会计
海关税
税户
国地税
税源
发票
利税
税务注销
工商税务
地税
统一发票
税务师
税通
税能
免税店
个人所得税
电子税务
税务顾问
进项税额
税局
利息税
税收政策
税单
完税
税钱
交易税
财产税
财政政策
税价
税基
财政
财政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