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后有关业务具体核算方法有哪些呢?
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后有关业务具体核算方法:
1、收入、支出的核算。对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事项,应根据财政部门审批的预算计划,按“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在经济事项发生时按收付实现制原则予以确认。 对财政安排的预算资金和事业单位组织、存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在年度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按财政“单一帐户”和“财政专户”实际拨入的数额予以确认,分别借记“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等科目。 年度终了时,单位将本年度实际收到的预算内、外资金拨款金额同财政部门进行核对,对财政部门当年应拨未拨的预算内、外资金,若财政部门规定仍留给单位使用的,则单位应按权责发生制...全部
事业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后有关业务具体核算方法:
1、收入、支出的核算。对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事项,应根据财政部门审批的预算计划,按“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在经济事项发生时按收付实现制原则予以确认。
对财政安排的预算资金和事业单位组织、存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在年度单位预算执行过程中按财政“单一帐户”和“财政专户”实际拨入的数额予以确认,分别借记“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等科目。
年度终了时,单位将本年度实际收到的预算内、外资金拨款金额同财政部门进行核对,对财政部门当年应拨未拨的预算内、外资金,若财政部门规定仍留给单位使用的,则单位应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借记“财政应返还额度”、“其他应收款—国库集中支付”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等科目。
下年度收到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到帐通知书时,借记“零余额帐户用款额度”科目,贷记“财政应返还额度”、“其他应收款—国库集中支付”等科目。同时,为了便于加强对事业单位支出的管理和监督,对事业单位的日常支出总体上仍采用收付实现制,即对事业单位的支出事项,按收付实现制原则,在经济事项发生时予以确认。
2、固定资产的核算。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事业单位的改革,除少数公益性事业单位外,其他事业单位都要逐步转为企业。因此,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建、耗费,可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处理方法,增设“事业支出—折旧费”、“累计折旧”和“待处理财产损益”等科目,取消“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
购建固定资产时,对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予以资本化,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在建工程”等科目。并在使用耗费过程中,根据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按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计提折旧时,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合理地计算分摊固定资产在整个使用期内各期应承担的费用,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及固定资产的占用情况,均衡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购建方面的压力,增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3、债权债务的核算。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事业单位可通过增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科目,来充分反映单位的可用财力和潜在风险。如: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出现采购环节与付款环节相分离的现象时,事业单位对未支付货款、但已收到的固定资产可先进行估价,并登记入帐,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应付帐款”科目。
收到财政部门的《财政直接支付凭证》和原始发票时,借记“应付帐款”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其他应收款—国库集中支付”等科目,同时按实际发生的购建成本调整“固定资产”科目。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