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烦恼 家庭关系 孩子过三个生日不会说话怎么办

孩子说话晚怎么办

我儿子一岁九个月了还不会说话,拉屎时会说巴巴,但不叫人正常吗?

全部回答

2006-07-20

0 0
    很正常呀, 传说中朱元璋八岁才开口说话 有句俗话,开口晚的小孩子聪明。说话晚的小孩子 口齿会比较清楚,这是普遍的现象 只要听觉没有问题, 拉屎会说巴巴说明智商也没有问题 放心啦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 说话少的孩子,心里跟明镜似的,可清楚了。
   我回这个帖子你可不要说我坐着说话不腰疼。   你不要现在嫌孩子说话晚,等他真开窍的时候, 能罗嗦到你头疼! 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他说话晚, 还有就是多给孩子讲话的机会,你就耐心的听, 哪怕是一句半截的话。
   鼓励他多说, 多夸夸他,告诉他:说话的声音真好听,你们好喜欢听等等。 反正把他望天上捧喽。   哈哈 。

2006-07-20

154 0
     有的孩子到了1岁半时,还不会开口说话,做父母的一定非常着急,担心孩子会有智力或其他方面的问题。象这种情况的孩子是否是异常的,这要具体分析。如果孩子只是不开口说话,但他对成人的语言有反应,能理解大人说出的话,又没有其他方面的异常表现,可以说这孩子说话只是早晚的事,家长不必太担心。
    这时期孩子的语言发育主要是处在对语言理解的能力上,而且说话早晚有个体的差异,还和孩子个性有关,所以,不能说这时期孩子不会开口说话就一定异常。但是父母要寻找一下孩子为什么不开口说话的原因。
  有可能会有这些原因导致孩子说话晚,如父母过分地顺从孩子,没等孩子说要什么时,就已经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了他,这种做法会使孩子懒得去用语言表达,习惯用手指去指点,妨碍了学说话。  父母本身就沉默寡言,平时不爱说话,在照料孩子时,也经常默不吱声,缺乏与孩子的交流,这样孩子就少了许多学习说话的机会,要知道这时期的孩子学说话主要是从父母那儿学习。
  家庭中人多口音杂,孩子难以学习讲话。父母过分地关注孩子的说话,对孩子的说话要求过高,态度严厉,这样会使孩子说话时感到压力,孩子就更难开口说话了。  这些原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孩子开口说话。
  了解了这些原因,父母应该找出自己孩子说话迟的根源,并为孩子说话创造良好的气氛,对待孩子说话的态度要和蔼,随和,当孩子发音时,要给以鼓励和表扬,利用日常生活的事情,引导孩子说话,每天花些时间教孩子看图说话,给他讲故事,听儿歌,可以提高他学习语言的兴趣,促使他早日开口说话。
    有天生个性胆怯,不爱说话,比较沉默的孩子,更要给予爱护和鼓励,不能急躁、逼迫孩子说话。孩子不会说话,又不能听懂大人说的话,这时就有可能存在听力和智力方面的问题。听觉和大脑的正常是学习语言的必备条件,如果两者之一出现异常,孩子的语言发育肯定会落后。
  回忆一下孩子是否用过耳毒性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一类的药物,是否患过中耳炎等,最好去医院排除听力的问题。  智力落后的孩子还会出现运动方面的落后,表情呆板,反应迟钝,也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2006-07-20

138 0
以你的话讲,与我相比你的儿子很正常了.我妈说我近3岁时才会说话.我现在说话很正常.没有什么影响.过得很好. 慢慢来嘛.别急于求成.

2006-07-20

151 0
    孩子说话晚怎么办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交流方式。当人们考查一个婴儿的智力情况时,语言能力是其中五大领域之一。所以,语言和智力有关系。但是是否说话晚的孩子智力就差呢?这个问题就不能简单地下结论了。
     在通常情况下,小孩子到八九个月时,就能叫“爸”、“妈”,到1。  5岁左右,就可以说简短的话了,可是有些孩子一直到2、3岁才开始呀呀学语,家长的心里很烦闷,这是什么原因呢?孩子会不会是哑巴》是不是说话迟的孩子智力差? 有些老人可能说这样大智若愚或包公再世,传说包公5岁才开口说话。
  对于包公几岁会说话无可考证,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说话迟的孩子原因很多:   有些是和家族的遗传有关,上辈人说话迟,他们的孩子有的也学话迟。他们虽然一时还不会说话,可是心里明白,智力发育也并不差。
     有些孩子性格羞怯沉静,常常由于害羞或害怕及其他特殊的心理羞于启齿,懒于开口,这样学说话自然也比较迟了。   有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较忙,照料孩子的成人缺乏教养孩子的知识,只是一味地对孩子生活上照料,很少和他们说话交流,造成说话迟。
     听力障碍。如果孩子存在较严重的听力障碍,那么孩子就难以同一般孩子一样发展语言能力,因为他们听不清周围的语言世界中的一切声音。  对这种孩子,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可能存在的听力缺陷,那么由于与外界不能互相沟通,语言发展迟,智力也受到严重影响;但如果及早地发现了孩子听力存在的问题,给孩子戴上合适的助听器,那么孩子的语言能力就能同其他孩子一样得到发展。
     还有较少数的孩子曾经受到脑伤,患有脑病的他们不仅说话迟,智力水平也很差,有的孩子耳朵患有疾病,尤其是对高音听不清楚,医学上叫高音性耳聋,他们开始说话较迟,而且说起话来,好象唱歌吟诗似的,以上情况父母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治疗。
       前三种情况,小孩子智力发育并不差,家长不必着急,可采取多创造条件和他交谈方法来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但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毕竟是智力的一个飞跃,因此提前教孩子说话好。
  那么怎样进行这一工作呢?   孩子一出生就应当有计划的对他进行语言教育。  多让孩子听录音带,与孩子经常说话是非常重要的。婴儿2个月会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并开始记忆周围存在的所有物和发生的一切事情。
  因为他们会在不知不觉是记住母亲平时言谈举止,所以,在这个时期母亲是否同婴儿说话,将直接影响到婴儿言语发生早晚,甚至其智力的发育。   如:一对年青夫妇在狭小的屋子生下了长子,所以,无论母亲干什么事情都可以听到婴儿的声音。
    这位母亲经常和婴儿说话。不久,他们搬进了居室的住宅。由于住房多了,他们双生了一个女孩,而且单独给她布置了一个房间。结果,哥哥七、八个月时就会说话了,而妹妹1岁多还几乎不会说话,并且沉默寡言。
     我们知道,婴儿比成人获得语言能力强。那是因为他们不是靠理性去学习一种语言,而是凭一种感觉。  当他们在听成人讲话时,尽管语言本身是不懂的,但他们有一种感觉,凭着对方的神态及动作等方面信息,使他们能领会其中的含意。
  这种奇妙的感觉,是建立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的。当母亲向婴儿说话,婴儿以微笑回报;当婴儿咿咿呀呀学语,母亲回报他以微笑与语言鼓励,这种交流会引发其用语言交流的兴趣,进而激发他早日开口说话。     此外,对0-3岁左右的孩子讲话没必要使用儿语,如果周围的大人们总是认为婴儿只能听儿语,而用儿语对孩子讲话的话,那么,孩子就很难掌握规范的语言,进一步说,婴儿之所以能够掌握规范的语言,并不完全是在父母同自己讲话的过程中掌握的,而是经常听父母与周围人们交谈的结果,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很强,那么,几个月后,即使不用儿语对孩子讲话,孩子也应该能理解一般的话。
       因此,我们要在孩子婴儿期就用规范的语言对他们讲话。如果等孩子上幼儿园以后再去纠正他们说儿语的毛病,则会加重幼儿的负担,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发育。 。

2006-07-20

155 0
    新爸爸、新妈妈们最盼望的事莫过于自己的宝宝早点开口说话,可是根据我国部分地区的调查结果,我国婴幼儿语言障碍的发生率大约是4。62%。不少父母失望地发现,当同龄的孩子都能说三四个字的句子时,自己的孩子还不会叫“爸爸”、“妈妈”。
  他们迫切想知道,孩子说话晚是“病”吗?怎么帮助孩子尽早开口说话呢?   9—12个月的孩子能有意识地叫爸妈   孩子学说话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从发音到乱语;从发单音到词, 再到词组和句子。
    通常孩子在6—7个月时会发唇音,如无意识地发出类似“papa”、“mama”的音;9—12个月时会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14—22个月时能说3—5个字的句子;24个月时会说简单的句子、会用代词;2—3岁时能说出姓名、能讲3—9个字的句子;4—5岁时可以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6岁时能流利地说话并且语法正确。
       孩子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别的,说话早晚与性别、性格、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一般女童的语言发育略早于男童,能说50个词的女童的平均年龄为18个月,而男童则为22个月。
  独生子女因为更多地受到父母的关注和教育,比多子女家庭的孩子说话要早。这都说明孩子说话晚不一定是“病”,家长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迟于上述年龄段应达到的程度,则要考虑孩子是否存在语言障碍的问题了。
       别无意中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   语言发展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最基本的条件:健全的大脑、良好的听力以及完好的发音器官。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育。
  例如:大脑负责语言中枢的部分发育不良会导致孩子说话延迟,同时伴有智力低下;发音器官畸形,如口腔唇、腭裂、舌系带过短或舌体畸形等会使孩子言语不清,不过他们经正规治疗、训练,绝大部分可矫正;听力器官损伤会使儿童无法感受声音或只能部分感受声音,从而失去声音的刺激,语言发展受到限制;患有某些发育性障碍疾病,如孤独症的孩子很少将词汇用于交往活动,所以一般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运用也和其他儿童明显不同。
       良好的语言环境也是促进语言发展的必备因素。缺乏语言的刺激或刺激不当同样会压抑儿童说话的积极性。例如,当一个家庭中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的语言或方言时,一些孩子感到无所适从,不知该模仿哪一种语言,索性就不说话了。
     此外,父母和其他抚养人的不当行为会在无意中剥夺孩子说话的权利。  有的父母对子女语言发展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往往操之过急,逼迫孩子说话,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他们发生语言障碍。
  有些抚养人因为不了解孩子的说话规律,当孩子还未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时,抚养人已明白了他们的意思,马上满足了他们。渐渐地,孩子会放弃表达需要的机会,也就“金口难开”了。     给孩子讲故事能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不能只在盼望中等待孩子说话,而应采取积极措施影响他们。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以下情况:突然说话但口齿不清;既不理解他人的语言,自己也不会说话;虽能理解他人的语言但自己不会说话或很少说话;别人说话时根本没听;语言表达过于简单,所问非所答;情绪异常,如爱发脾气等;行为问题多,如注意力不集中、易冲动、攻击性强等,家长应尽早带孩子到医疗部门进行相关测评,明确病因,配合医生参与矫治工作,耐心地训练孩子。
       家长应抓住学语言的最佳时期(2—4岁),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习惯,给他们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在不可避免的双语家庭环境中,应要求家庭成员对孩子使用固定的同一种语言,同时要求孩子也用同样的语言说话。
     家长平时说话时也要尽可能准确、流畅,鼓励孩子把话说清楚、完整,不强迫孩子重复同样的词语,不要求他们说话的速度过快,随时纠正他们在发音、语法上的错误。  此外,多教孩子学儿歌,给他们讲故事,多鼓励孩子与他人交流,都能提高孩子语言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烦恼
家庭关系
青春期
恋爱
夫妻
两性问题
交友技巧
校园生活
情感情绪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