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由来?

全部回答

2016-07-14

99 0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俗称“团圆节”,有的 地区又称“女儿节”。时间在夏历八月十五日,也有的地区在八月十 六日。“中秋节”主要流行于汉族和壮族、布依族、侗族、朝鲜族、 仡佬族、畲族、京族等少数民族。
  “中秋”,按我国古代历法解释是: 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日又在仲秋之中, 所以又称“中秋”。  因为,定八月十五日为节,而称为“中秋节”或 “仲秋节”。
   中秋节的由来,秦汉以前,帝王每年秋天要祭一次月,并形成 了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步演变成为中秋赏月的风俗。明 代刘侗《帝京景物略》记载:“八月十五日祭月,于月所出方,向月 供而拜。” 由于夏历八月十五日月亮正圆,象征一家团圆的意思。
    妇女们 或姑娘们在这天晚上进行祭月,祭月所用的供品为各种月饼,用白 面粉做成的“圆形枣糕”,枣糕上面还精细加工制作各路人物故事 等,供品还有石榴、苹果、梨以及切成花篮状的西瓜等,供品选择的形状皆为圆形,寓意阖家团圆。
  烧香祭拜后,家人团坐院中吃团 圆饭,吃中秋月饼,饮桂花酒,赏月为乐。  这天回娘家探亲的妇女, 也必须回来“团圆”。如今,祭月仪式在我国农村还在流行,在城市 已渐消失,主要成为人们纪念团圆和娱乐的节日。
  现在中秋月饼品 种花样越来越多,“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买些月饼品尝,象征团 圆,反映了人们对一家能够团圆的愿望。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