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外语学习 英语考试

怎么学外语才可以过4级?

我的英语学的不是很好,我不知道怎么样才可以过英语4级?

全部回答

2005-01-13

0 0
    1。自信比什么都重要。当年我和你一样,基础差,又没有太多的机会锻炼,害羞,不敢开口,考上师范院校,又是英语专业,想到今后要但老师,不得不练一练胆量。先是抓住每一个机会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问题,主动提问,学会与同学交流,渐渐地我觉得我在个方面开始进步,就更加增强自信。
     2。多听native speakers 的发音,可找磁带,短波收音机听VOA,BBC,CCTV9等,精听范听结合,多模仿,把发音练的纯正地道; 3。 主动找外国人交流。
  我1985年在昆明进修3个月,下午没课,就专门到街上,外文书店找老外交谈,慢慢地我觉得口语在提高。     推荐一文让你读 苦学一年当翻译 1.简要经过 学英语听和说最好的方法是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天天听英语,说英语。
  但是我没有这样的条件。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在半导体收录机如此普及的今天,听英语录音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我当时学习的劲头很大,先后学习过 The Man Who Escaped《逃跑的人》、English for Today一Book Four:The Changing Technology《今日英语—第四册:日新月异的科技》、《英语900句》等书和录音带。
    学的时候对着书看,似乎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但一年左右下来,花的功夫不少,收获却不大,英语水平(听、说和快速阅读能力等)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提高,好 像碰到了一个很不容易逾越的壁垒。
   在这种情况下,我很苦闷和衍惶:进一步学习提高吧,好像困难重重,难以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放下不学吧,工作中确实需要,而且我当时单身一人在沈阳,业余时间没有什么事可做,所以还是想学英语。
     但是怎么学呢?请教一位专职英语翻译,他说:“我们在外语学院专门学了好几年,也不是都能听懂,你已经45岁了,恐伯困难更多。”听了他的这番话,使我认识到学习英语的艰巨性,打消了急于求成的思想,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
  南方到了北京以后,觉得京戏很好听,可是听不懂,不知道哼哼呀呀唱的是什么。  60年代初我与一位京戏迷住在一起,他有很多京戏唱片。我问他怎样才能听懂京戏,他说京戏很程式化,只要一字一字地听懂几出就好办了。
  此后只要一放唱片,他就一句一句地告诉我唱的是什么词。就这样,我慢慢地听懂了几出戏,此后再去听别的果然也能听懂了。我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学习英语吗? 但是,从哪里起步呢?我的听力很差,语速稍快一点的根本听不懂,只能去听专门为初学英语音设计的慢速英语。
    说干就干,当晚就开始一词一词、一句一句听写慢速英语。这一天足1980年1月31日,是很值得我回忆的,因为从此我走上了踏踏实实学习英语的成功之路,而且从未中断过。 刚开始听写时,虽然我已经认得不少词,但由于不会念,听懂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词,很难继续学下去。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果断地停止了听写录音带,改为跟学电台的“初级广播英语”。  从最基础的英语发音学起,足足学了五个月,把基础英语知识比较彻底地重新学习了一遍。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此后再去听慢速英语录音就觉得不是很困难了。
   现在回想起来,这一步是很值得的,如果没有这五个月的退却,就不可能有我今天的英语水平。 听写慢速英语,经历了起步、巩固和提高三个阶段,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英语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可以完成技术讲解中的口译任务。
    到此我并没有停步,而是继续听写各种各样题材的Standard English,尤其是利用车祸后卧床不起的三个月时间进行系统的听写,听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有的人认为我之所以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对英语有特殊的兴趣。
  现在我对英语确实有特别浓厚的兴趣,深深地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享受。  但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却完全相反,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对于水平比较高的人来说,慢速英语实在是太容易了。
  正如有的书的作者所说的“只要每天听上5分钟,就可以听懂”,或者认为“只要会1500个最基本的英语单词就可以听懂”。“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我刚开始听写时却困难重重,不但一条新闻听不到底,连一句话也听不到底。
    不知道一句话里有多少个词,每个词都是什么音,由什么字母拼写而成。所以只得一边 听一边把听懂了的词写出来,听写不出来就先空着,用红铅笔标出来。这样,10分钟的国际新闻,花十几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听写出来。
   当时的苦闷是难以形容的——面对收录机,一连几个小时,翻来覆去地进带倒带,十几遍也不一定能听得懂一个词一句话,实在是枯燥极了:有时真想把收录机砸了,不听了!但一想到“水滴石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古训,又重新鼓起学习劲头,坚持了下来。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知难而退,半途而废的话,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坚持学习,水平就会一步一步提高。而水平有了提高,又会反过来激励自己学下去。
   由于英语水平的提高,技术讲座中翻译译得对不对我也能作出判断了。有时翻译与我的理解不一致,在场的外籍华人一般情况下都说我的理解对(当然这里起主要作用的是我懂专业,其实专业翻译们的英语水平比我高多了)。
     这种情况重复多了,1982年初随团访问德国前领导指定让我当翻译。能承担口译任务以后我仍然一点也不放松,每天仍坚持学习英语,以做到“曲不离口”、“常学常新”。有时别人问我:“你已经会说会听了,就行了,为什么还花这么多时间学英语?”我只有回答说:“我喜欢英语”。
    这也是真的,比方说春节的时候,家里别的人看电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一直到半夜一两点,我就一直学习英语到半夜一两点。 2.词词皆辛苦 有的人只看到我现在的英语水平比较高这个结果,不了解这个结果是通过怎样的艰苦努力才达到的。
  于是很容易认为我聪明,记忆力特别好,所以学会了英语。   关于我是怎样通过刻苦努力才学会英语的,我可以举出三个人的话来说明这一点。 一位是我在沈阳工作时的领导,看到我废寝忘食日复一日地苦学英语,对我说:“像你这样学,是要感动上帝的。
  ” 另一位是中国电子设备系统工程公司的工作人员,她每天上班路过我办公室时总看到我在听写,很有感触地说:“我没有见过一个像你这样用功学英语的人。  ” 最后一位就是我的妻子,看见我一有空就学英语,录音机哇啦哇啦地响个不停,说:“你怎么这么笨,学了这么长的时间还学不会?” 其实别人说我聪明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吗?为什么我不顺着说下去:“是呀!对我来说学习英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有空的时候听听录音带,写一写,不知不觉就学会了”,从而使别人更认为自己确实是够聪明的呢?因为事实不是那么一回事。
    有一位看了我《慢速英语入门》初稿的人对我说:“你不应该把学习英语的实际困难如实地写出来,而应该把它说得容易一些,这样读者才有信心来学。”我没有采纳他的意见,因为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
  我要如实地把学习的困难说够,以便使读音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为了学会英语,我下的功夫是很大的。  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进入巩固阶段以后,坚持每天听写A4的纸20页,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晚上开会晚了也要补上。
  从1980年1月31日到1983年2月我调离沈阳为止,三年内写了一柜子的听写记录,用去了圆珠笔芯一把,听坏电子管录音机9部,半导体收录机3部,单放机4部,翻坏词典两本(因为我不断地在上面写和画)。
    所以我经常对别人说:“谁知脑中词,词词皆苦。”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话,并不是什么夸大之词。 3.见缝插针 学习英语要花大量的时间,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时间呢?鲁迅先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
  用我们通常的口头语来说就是要见缝插针。只要真正下决心学英语,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在各个不同情况下我是加何见缝插针,挤时间学习英语的。 1980年到1982年在沈阳工作时,我单身一人,没有家务负担,比较有利于学习。
  刚开始的起步阶段,必须“大剂量”地学,用很多时间。所以一般我都提前一个多小时起床,早饭前学两个小时左右,晚上再学三四个小时,这样每天至少可以学五六个小时。  星期日照常提前起床,从五点半学到八点半吃第一顿饭,学三个小时。
  饭后洗澡,九点半开始,一直学到下午四点半吃第二顿饭为止(当时驻北方的部队节假日只吃两顿饭),晚饭后活动一个多小时到七点左右,然后再学到十一点,这样总计可以学习十几个小时;其他节假日放几天假就学几天。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想要达到的英语水平不同,并不一定非得每天学这么长时间不可。  不过学习的收获与你付出的劳动成正比。尤其是在起步阶段,每天起码要学三个小时以上,以期尽快地登上一个台阶。
   见缝插针还要能“自适应(adaptive)”,也就是要有使自己适合客观环境的能力。1983年到1990年在北京工作期间,从家到办公室,单程需乘70分钟左右的公共汽车,来去约需三小时,业务工作又比在沈阳时忙多了。
    怎么办?我很快就“自适应”了,找到了学习英语的时间。早晨5点20分起床后,洗漱、做早饭、吃早饭时都听录音,路上还是听录音。提前一时到办公室以后,立即查路上没有听明白的词,并把听懂的内容输入电脑。
  我把这段时间听写的结果命名为“额外一小时的收获(The Harvest of Additional One Hour)”。  这样从起床到上班的两个半小时内,一直没有离开过英语,起码可以顶一个小时吧!下班回来路上还是听录音,吃了晚饭以后从八点到十点半 再学两个半小时,这样一天可以保证能学三个小时以上。
  节假日与在沈阳单身时一样,学十几个小时。 1990年到1994年单身在南京工作,又有了学习英语的大好条件。  在近四年时间里,把大部分业余时间用在自学和辅导别人学习英语上,既提高了英语水平,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1996年退休以后,学习英语的时间更多了,每天早晨先听一小时的英语广播并录音,大体上记下有生词听不懂或感兴趣的部分,随后再花两个小时左右进行听写,逐词逐句地抠。  晚上手持收音机,边散步边听英语广播,至少一小时。
  这样平均每天与英语打交道的时间不少于三小时。不但巩固和提高了英语水平,开阔了眼界,也为退休生活增加了不少乐趣。 见缝插针,就是要把一般人看不起眼的无所事事的零碎时间都利用起来。例如等车、开会或等待某人到来前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排队购物等。
    根据记忆心理学的原理,对于外语等以机械记忆为主的内容,及时地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复习,效果是很好的。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水平的提高,英语学习就会慢慢地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会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乐趣和享受,会把学习英语的事时时挂在心上,一天不学就好像缺少点什么。
     有了这种心情,就不会强调客观条件,碰到再不利的客观条件,也不怨天尤人,而会积极地去适应它,利用它,使之为找到新学习途径的催化剂,登上新水平的转折点。 例如我1985年末不幸遭遇严重车祸,右腿膑骨骨折,石膏一直打到大腿根,动弹不得,一天到晚在床上躺着,长达三个月左右。
    面对这种情况,是急躁埋怨呢?还是安心疗养并利用卧床不起的时间学习英语充实自己呢?我选择了后音。开始时只听不写,过了几天,觉得收获不大,要写又坐不起来。怎么办?我试着在床尾系一背包带,拉着它就能坐起来,垫上一本厚词典就可以写了。
  这样每天就能听写十几个小时,把每天两个多小时的英语广播全部听懂并写了出来。  有听不懂的,就打电话请教翻译。结果英语水平又大大地提高了一步。痊愈后与外国人会谈时他们都惊奇地问我是不是在这三个月期间去外语学院进修过。
  车祸对我来说确实是一场灾难,但却又成了我学习英语的大好时机,所以我把这三个月的听写记录命名为“灾难的结果(The OutCome of a Disaster)”。   痊愈后乘公共汽车时再也不敢戴着耳机听录音学英语了。
  几天下来,又觉得每天在路上的三个来小时白白地过去太可惜了,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利用起来。不久我又找到了新的学习英语的途径。公共汽车上其他乘客用小收音机听汉语新闻广播,我就试着把汉语的新闻逆译回英语去,碰到译不出来的词句,到家或办公室以后立即查汉英词典。
    这样做上一段时间,不但时间得到了有效的利用,而且还感到这是一种有独特效果的英语学习方法。 出差往往是很多人中断学习的理由,对于我来说却又是学习英语的大好时机。首先是充分利用往返路上大量的乘车时间。
  出发之前准备好足够的电池和录音带,供路上听。碰到听不懂的地方,车上不便于查词典,就记下磁带的大致位置,到目的地以后再听再查。  外出开会,只要自己不是会议组织者,就一定比在单位时还要空,只要不沉溺于打扑克等一类活动,就一定会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英语。
   我们不要低估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学习产生的效果。积少成多,一天按两个小时计算,一年下来不就是六七百小时吗?不就相当于中学的全部英语教学时数的总和吗?几年下来,不就相当于上了大学了吗? 4.我是在国内学会的 有的人认为我学会英语是因为经常出国。
    其实我是学会了英语才出国的,不是出国以后才学会英语的。当然,在国外,有很好的学习英语的客观条件和学好英语的可能性。但把可能性转换成现实性,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
  不少人一次一次地出国,但就是没有学会英语,而我第二次出国就当翻译了。 其实就我本人学到英语知识的多少来说,有时在国内每天学的英语知识比在国外还多。  因为在国外,有不少事务性的工作要做,尤其是作为翻译出去,事务性工作就更多,没有更多的时间坐下来学习英语。
  而在国内,一天下来学上五六个小时,可以学习不少英语知识。一位同事以前认为我是通过出国才学会英语的,后来他和我一起出国,看到我在国外也是每天坚持听写英语广播后说:“原来你是这样学会英语的。
    ” 找个出去锻炼的机会,英语口语能迈出敢说的第一部就没有问题了,建议你找几个外国网友,经常电话或者视频聊天,这样对听力口语都有好处,或者直接出去和老外交谈,不要怕出丑,慢慢的你会感觉到自己的进步的,真的 。

2005-01-15

86 0
    四级相对来说是比较好过的,如果掌握了这种应试英语的规律,别说四级,六级也是没有问题的。 我的感觉是:四级重语法,六级重单词 1、学英语要有一种疯狂的劲头,想当年高三的时候为了背单词,什么课都不听,拿着单词就背。
  六级之前我也就是复习了一下单词,(三天背下一本单词本,你信吗?我就是这样的,不过我背单词仅仅限于认得却很多写不出来,这是为了阅读的提高,背单词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2、四级重语法,主要体现在15分的单项选择、完形填空、作文等等包括听力都是有很大一部分语法,我在考四级前,专心看过几本语法书,你可以到图书馆去找那些语法、词汇专项指导书 3、背单词:不要仅仅局限于背单词本,那很容易使人产生厌倦心理。
    我的经验是多种方法的结合,包括看重要单词总结,多做单项选择题,多看英文杂志(最好带中方对译的,把你认为经典的文章多多的朗读,这样你很容易找到语感)、多查单词,把经常出现的遇到的单词记到小本子中便于复习。
   4、阅读:阅读的提高少不了多读,精读。就是我在3 中说的那样找好的文章多读就行。  还有就是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我的经验是不要边读边翻译!要浏览的看,即用眼睛扫着看,我不知如何表达,你自己去找找感觉吧。
   5、至于听力,我是没有办法了,我高考听力错了一半,这次六级估计也不例外,我尤其怕听短文件。幸运的是上次听力考的是单词填空,我才有机会拿87分的。   以上是我的经验,是我一个个字打上去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05-01-15

89 0
    I am a freshman , now I am preparing for the CET-4 too。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I think if you want to master English , first of all , you should a question:why are you learn English ?or what you learn English for?Here are some advises of myself ,I holp it will be useful to you 。
     First,you should learn to enjoy losing your face ,many of us do not have the courage to speak English in the public。
   They think that it will be very embarassed to speak English 。   Not finished。

2005-01-15

87 0
    朋友,学习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有很多名人(例如爱迪生和爱因斯坦)在没有寻找到自己的方法的时候,他们的智慧甚至显得把常人还低,就像千里马,"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结果都是一样的,自己的表现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
    他们原因却各有不同,找出原因,一切问题就引刃而解。 我在读高二年级时候,转学进入江苏省阜宁中学,当时两个学校英语教学相差两本,初中第六册和高中第一册,我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就把英语补了上去,成为全班前几名,关键是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记忆理解特点确定一个最佳的学习方法。
     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你目前考试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且会让你终生受益。作为一个翻译,我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表达能力的强化均是受益于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学习古典文学和大师的作品会使你的文章表达优美而且很有力度,学习数学和哲学著作会让你的作品更加严谨,用类比可以持久地强化记忆,观摩大师们的作品可以掌握名家的处理技巧。
     你想通过4级,这个目标并不高。建议你先看看类似的试题,衡量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是词汇量、语法结构、阅读理解还是写作和听力。4级这个阶段主要还是强调知识累积,对应用能力还没有十分强调,因此,你的主要工作还是根据你记忆特点,多记、多比较,把练习中问题消化掉,有问题及时询问。
    如果你在上海,我可以根据你的情况帮你提出些建议。 学习贵在坚持,有了目标就是辛苦也要继续努力,这也是一种的投资。一次投资,终生受益。祝你成功! 。

2005-01-14

89 0
    看新概念三,只要你把那本书消化了,考过4级绝对没有问题,而且只要3个月的时间就OK了.我就是这样过了的,不过我觉得有点很重要,那就是你需要每天都坚持,每天一课的学习量,当然是完全消化或者说是80%吧.快考试的时候就买历年真题做,一般都是5年的也就是10套.做了以后一定要善于总结,主要是看看题型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就OK了.我准备了3月过了4级,在英语被我完全放弃1年半以后.而且完全是自学,没有任何的辅导班,没有任何人辅导过我.然后大三上学期的时候准备了3月的6级,我每天都是按照计划去学习,多的不学,因为消化不了,所以应该是很轻松的就过了6级.当然也在没有任何人辅导的情况下.具体做法是和4级一样.还有就是听力,我推荐你听2月一期的CRAZY ENGLISH或者是新闻英语.因为你习惯了快的语速后,考试时比较慢的语速你就可以听的十分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另外一点就是一定要放开心,不要有太大的压力.考前不轻言放弃,考时尽最大的力.OK...THAT IS ALL.BEST WISHES FOR YOU IN YOUR ENGLISH TEST...。
    。

2005-01-12

60 0
学外语没有捷径,唯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成功。加油!祝你成功!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英语考试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外语学习
英语考试
德语
韩语
日语
法语
英语翻译
英语考试
英语考试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