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商业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全部回答

2005-11-01

0 0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其中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的发展,其理论历经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
  这一理论认为: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银行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借款人的真实交易为基础,要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押或贴现。这种理论的不足在于:未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信贷多样化的需要、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和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
    第二阶段:可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可转让证券上。由于这些盈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贷款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投放范围。可转换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
  但该理论的不足在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的流动性问题。  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回收贷款的资金来源应该是依靠借款人将来的预期收入。这种理论的提出,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向经营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方面扩展。
  但它显然也有缺陷,银行的部分贷款由于期限长、预期收入难以把握,加大了银行信贷经营上的风险。   (2)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60年代,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由资产转向负债,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
  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这一理论的不足是:容易导致银行负债结构中的短期资金来源比重过大,增加了经营风险,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单纯的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难以在经营上达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者之间的均衡,只有对资产和负债同时进行协调管理,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的总目标。经过整个80年代延及今日,一直都是多数商业银行主流的经营管理思想。
     (4)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受到削弱,银行发展的重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提倡从正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  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强调企业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顾客的绝对满意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关心点和立足点,在追求“顾客绝对满意”的目标下,变革银行文化和组织制度。 。

2005-11-01

455 0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其中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的发展,其理论历经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
  这一理论认为: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银行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借款人的真实交易为基础,要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押或贴现。这种理论的不足在于:未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信贷多样化的需要、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和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
    第二阶段:可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可转让证券上。由于这些盈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贷款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投放范围。可转换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
  但该理论的不足在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的流动性问题。  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回收贷款的资金来源应该是依靠借款人将来的预期收入。这种理论的提出,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向经营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方面扩展。
  但它显然也有缺陷,银行的部分贷款由于期限长、预期收入难以把握,加大了银行信贷经营上的风险。   (2)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60年代,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由资产转向负债,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
  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这一理论的不足是:容易导致银行负债结构中的短期资金来源比重过大,增加了经营风险,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单纯的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难以在经营上达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者之间的均衡,只有对资产和负债同时进行协调管理,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的总目标。经过整个80年代延及今日,一直都是多数商业银行主流的经营管理思想。
     (4)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受到削弱,银行发展的重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提倡从正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  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强调企业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顾客的绝对满意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关心点和立足点,在追求“顾客绝对满意”的目标下,变革银行文化和组织制度。 。

2005-11-01

457 0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其中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的发展,其理论历经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
  这一理论认为: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银行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借款人的真实交易为基础,要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押或贴现。这种理论的不足在于:未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信贷多样化的需要、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和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
    第二阶段:可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可转让证券上。由于这些盈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贷款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投放范围。可转换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
  但该理论的不足在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的流动性问题。  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回收贷款的资金来源应该是依靠借款人将来的预期收入。这种理论的提出,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向经营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方面扩展。
  但它显然也有缺陷,银行的部分贷款由于期限长、预期收入难以把握,加大了银行信贷经营上的风险。   (2)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60年代,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由资产转向负债,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
  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这一理论的不足是:容易导致银行负债结构中的短期资金来源比重过大,增加了经营风险,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单纯的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难以在经营上达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者之间的均衡,只有对资产和负债同时进行协调管理,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的总目标。经过整个80年代延及今日,一直都是多数商业银行主流的经营管理思想。
     (4)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受到削弱,银行发展的重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提倡从正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  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强调企业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顾客的绝对满意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关心点和立足点,在追求“顾客绝对满意”的目标下,变革银行文化和组织制度。 。

2005-11-01

456 0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其中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的发展,其理论历经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
  这一理论认为: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银行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借款人的真实交易为基础,要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押或贴现。这种理论的不足在于:未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信贷多样化的需要、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和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
    第二阶段:可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可转让证券上。由于这些盈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贷款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投放范围。可转换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
  但该理论的不足在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的流动性问题。  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回收贷款的资金来源应该是依靠借款人将来的预期收入。这种理论的提出,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向经营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方面扩展。
  但它显然也有缺陷,银行的部分贷款由于期限长、预期收入难以把握,加大了银行信贷经营上的风险。   (2)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60年代,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由资产转向负债,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
  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这一理论的不足是:容易导致银行负债结构中的短期资金来源比重过大,增加了经营风险,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单纯的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难以在经营上达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者之间的均衡,只有对资产和负债同时进行协调管理,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的总目标。经过整个80年代延及今日,一直都是多数商业银行主流的经营管理思想。
     (4)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受到削弱,银行发展的重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提倡从正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  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强调企业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顾客的绝对满意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关心点和立足点,在追求“顾客绝对满意”的目标下,变革银行文化和组织制度。 。

2005-11-01

440 0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

2005-11-01

454 0
    (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传统管理办法,其中资产流动性的管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银行经营业务的发展,其理论历经了如下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业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据论。
  这一理论认为:为了保持资金的高度流动性,贷款应是短期和商业性的;银行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借款人的真实交易为基础,要有真实的商业票据作为抵押或贴现。  这种理论的不足在于:未考虑到经济发展对信贷多样化的需要、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和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
  第二阶段:可转换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可以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可转让证券上。由于这些盈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贷款不一定非要局限于短期和自偿性投放范围。  可转换理论的产生,使商业银行资产范围扩大,业务经营更加灵活多样。
  但该理论的不足在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银行的流动性问题。第三阶段: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回收贷款的资金来源应该是依靠借款人将来的预期收入。这种理论的提出,推动商业银行业务向经营中长期设备贷款、分期付款的消费贷款和房屋抵押贷款等方面扩展。
    但它显然也有缺陷,银行的部分贷款由于期限长、预期收入难以把握,加大了银行信贷经营上的风险。 (2)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60年代,这一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将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由资产转向负债,主张以借入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
    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这一理论的不足是:容易导致银行负债结构中的短期资金来源比重过大,增加了经营风险,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认为,单纯的资产管理或负债管理,都难以在经营上达到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者之间的均衡,只有对资产和负债同时进行协调管理,才能达到银行经营的总目标。  经过整个80年代延及今日,一直都是多数商业银行主流的经营管理思想。
   (4)商业银行经营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地位受到削弱,银行发展的重心和银行竞争的焦点已逐渐转向金融服务领域,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主要有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和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提倡从正统的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去寻找新的经营领域,开辟新的盈利源泉。全方位满意管理理论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强调企业全体与顾客满意的管理概念。顾客的绝对满意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关心点和立足点,在追求“顾客绝对满意”的目标下,变革银行文化和组织制度。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商业
贸易
保险
银行业务
经济研究
股票
商务文书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个人理财
基金
外汇
金融
证券
经济
银行
黄金
期货
财政
房地产
商业
商业
店铺推广
电销
收款机
分销
电子商务
短信群发
推广
网商
女装加盟
网店推广
淘宝加盟
商家
微信分销
pos机
文书格式
网店加盟
零售
商业模式计划书
微商赚钱
电子商务文书
商业策划书
百货商店
邮币卡
商机
涂料加盟
会计师事务所
商业模式
电话营销
电子商城
广告灯箱
条据类文书
淘宝开店
阿里巴巴
股权激励
工商代理
营销策划
商务策划文书
礼仪文书
网店
商务经营文书
专利申请
跨境电商
物流公司
投资品
理财软件
网络商城
供应链管理
微商
网上商城
创投
消费机
商业用途
普通商务文书
西单商场
商品
商户
驰名商标
商业计划书
投资人
总投资额
企业文书
商务法律文书
买卖合同
营销
移动营销
投资法
童装
商店
投资界
融资租赁
现金流量管理
公司文书
长期投资
网信理财
什么是文书
商务
做生意
灯箱
人才管理
领售权
文字式文书
公文书信
投资商
常用文书
销售管理
领投方
考勤制度
投资者
微信推广
生产管理
微商货源
投资网
制度
文书的格式
刷卡机
风投
质量管理
商业文书
投资性
行政文书
加盟网店
劳动合同制
创业项目
商标转让
开网店
大型商场
资源管理
高收益
投资额
投行
商务事务文书
物资管理
网站推广
商标代理
营销推广
目标管理
商会
投资
经营项目
商务运作文书
一件代发
信息管理
绩效管理
制造商
报表
管理中心
管理人员
物流
策划文书
统计管理
文书策划
行业结构分析
采购管理
管理机制
加盟代理
西南大宗
行政部门
商人
投资方
行为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
营销管理
商战谋略
并购
合约
天使轮
商行
战略管理
表格式文书
看板管理
商城
投资区
项目
人力资源管理
考核制度
文书礼仪
研发管理
大型项目
委托合同
商业机会
建设项目
商务礼仪文书
实时制管理
商务文书有哪些
劳动人事管理
财务管理
短期投资
工程项目
知识管理
外商投资
创投公司
计划管理
投资部
财税管理
投资收益
创业
开店
成本管理
管理体制
信息管理系统
创业资金
商号
购物中心
信托投资公司
管理制度
法律文书
资本运营
管理体系
业绩考核
大宗商品
业务管理
管理模式
信函类文书
工资制度
主管部门
正规文书
股权转让
劳务派遣
信息化管理
仓库管理
合约类文书
人力资源
跟售权
行政管理
绩效考核
加盟
项目管理
人事部门
财务部门
企业管理者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