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什么是唐代大曲?

什么是唐代大曲?

全部回答

2016-09-13

200 0
     唐代大曲是一种大型歌舞曲,它是以当时的民歌、曲子为基础,对汉魏以来清乐大曲的传统加以继承而发展起来的。 唐朝初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因此大曲创作非常突出,主要有《破阵乐》、《庆善乐》、《景云河清歌》与《鸟歌万岁乐》。
  《破阵乐》也称《秦王破阵乐》或《七德 舞》,是由唐太宗亲自创作的,表现唐太宗东征西讨,开创唐帝国的丰功伟绩的情景,观之令人振奋。  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势强盛,而同时唐玄宗纵情声色、追求神仙等恶习也在滋长,社会矛盾在酝酿、发展,此时大曲创作题材也非常复杂,主要有《夜半乐》、《霓裳羽衣曲》、《胡旋》、《胡腾》、《伊州》、《何满子》。
  《夜半乐》歌颂的是唐玄宗从潞州夜半入京,诛杀韦后,重整河山;《霓裳羽衣曲》讲述了唐玄宗游月宫邂逅線娥的神话故事;《胡旋》、《胡腾》则是用作娱乐,脂香粉气、故作媚态的作品;《伊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不满;《何满子》描写的是沧州乐工何满子的愤懑之情。
     安史之乱后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国势衰颓。相应地,著名大曲中除了《中和乐》等少数作品外,剩下的如《定难乐》、《越古长年乐》、《继天诞圣乐》等,都是由各地节度使的“衙前乐”中的乐工创作的。
  其中《南诏奉圣乐》和《葱岭西曲》是最为突出的。前者是南诏王异牟寻(今云南白族)令人用南诏民间乐曲为素材创作的,表现南诏地区人民渴望归顺唐朝的心情;后者反映葱岭地区人民“乐河湟故地归唐”的愿望。
     大曲的曲式由三部分组成,即“散序”、“歌”、“破”。“散序”为一种散板的引子,多用器乐演奏;“歌”也叫做“中序”,多用抒情的慢板歌唱,并配合着舞蹈; “破”多是快速的舞曲。
  在曲调上唐代大曲常用一个宫调贯穿到底,但在“犯调”(即转调)上也较为普遍。
    唐代大曲的乐队伴奏形式多样:清乐乐队的伴奏乐器有编钟、编磬、琴、瑟、击琴、琵琶(阮)、箜篌、筑、筝、节鼓、笙、笛、箫、篪、埙等十五种;西凉乐队的伴奏乐器则有编钟、编磬、弹筝、卧箜篌、竖箜篌、琵琶(曲项)、五弦琵琶、笙、箫(排箫)、大筚篥、长笛(箫)、横笛、腰鼓、齐鼓、檐鼓、铜钹、贝等十九种;燕乐乐队的伴奏乐器有编磬、大方响、筑、卧箜篌、大箜篌、小箜篌、大琵琶、小琵琶、大五弦琵琶、小五弦琵琶、大笙、小笙、大筚篥、小筚篥、大箫、小箫、正铜钹、和铜钹、长笛、短笛、尺八、楷鼓、连鼓、桴鼓、贝、吹叶、毛员鼓等二十九种。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