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拉屎硬出血是怎么办

宝宝拉绿屎怎么办

宝宝8个月,总是拉绿屎,怎么办呢

全部回答

2006-09-04

0 0

    有的婴幼儿大便次数多而量较少,又多呈绿色粘液状。其中奶瓣较少,说明孩子食量过大,应逐渐减少奶量。 ★由软硬度及排便频率来看 正常宝宝大便内的水含量占70%左右。若水份含量大于80%的大便就很稀软。
  反之,水份含量小于60%的大便就会呈现干硬。喝母乳的宝宝其大便都很稀软(含85%的水份),此为正常的现象,而食用一般配方奶粉的宝宝大便比较硬,因母乳中的寡糖在人体小肠里面没有办法完全吸收,当被运送到大肠时,被大肠的细菌分解成稀糊状,并带有酸性的粪便,此为母乳的大便特性。
    所以目前有很多新配方奶粉都添加一些寡糖,使大便形态较为柔软。 吃乳清蛋白配方,其大便就比较青或呈灰绿色;吃酪蛋白配方,大便就比较棕色也比较硬;吃含铁量高的配方,大便颜色就变得比较绿,但不会影响粪便的软硬度,除非吃了相当高的剂量,如治疗剂量,但不至于造成那么硬的大便。
    相反含铁较少的,则大便颜色较黄。 碳水化合物是大便软硬形成的重要元素,如没有完全被吸收在大肠里面就会发酵,粪便就会稀软。所以妈妈常以为添加一点葡萄糖,大便就会稀软。但实际上葡萄糖在小肠全被吸收光了,无法达到这样的目的。
  因此,一些配方奶粉中加入寡糖,这些寡糖是人体用酵素把它分解,所以到大肠里面它就有;软化粪便的功能。  还有一些配方奶粉在制造过程当中会经过加热处理,在加热处理当中就会把这些糖份作了一些物理性的变化,使大便比较稀软。
  而目前一些配方奶粉的脂肪还无法被宝宝完全吸收,所以会跟钙结合,造成奶块颗粒,以至大便硬度增加。 造成宝宝拉肚子的原因相当多,如宝宝无法适应所添加的辅食、吃过多含糖份的东西(如葡萄糖水浓度太高或服用)、吃得太饱、乳糖不耐症以及牛奶蛋白过敏症者,均会因吸收不良而产生拉肚子的现象。
     造成腹泻的原因很多,可分为以下几点: 1。感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的感染。 2。与饮食有关的问题,如食物或牛奶过敏、乳糖耐受不良、食物中毒、饮食过量等。
   3。肠道本身的炎症疾病。 4。情绪及功能的异常,如激燥性大肠症候群。 5。服用药物如抗生素。   6。肠道本身有功能或机械性异常,如开刀后的肠段短小症候群等。 7。
  感冒或泌尿道发炎也会引起腹泻。 8。肠道外分泌腺的异常,如胆道闭锁、慢性胰脏炎等。 9。营养不良、免疫机能障碍、重金属中毒、药物中毒、肿瘤等。 ★由颜色来看 第一是来自我们的食物,例如吃红萝卜,大便就带有红色。
     第二是胆汁,会让大便呈现黄绿色,而大便在肠道里经细菌作用愈久,则颜色愈深。 第三是食物的酸碱度,酸性的大便颜色比较黄,而碱性的则偏褐色,所以喝母奶的宝宝大便呈现金黄色,喝配方奶粉的大便则呈现比较深的深褐色。
  一般人可能觉得,婴儿的大便应该是金黄色的,事实却常是茶色、黄绿的混合色。  这是因为大便中胆汁色素(胆绿素)的缘故,本来是纯黄色大便会随着时间酸化而有了茶色、绿黑的变化。 宝宝的大便可提供许多资讯,我们也希望通过大便的特征及各种相关症状,了解宝宝是否真正生病了。
  而哪些情况是可以再观察或简单作调整即可,不用太紧张;哪些是必须立即作处理,甚至需立即送医院,紧及处理。  原则上大便的频率需合并大便性状来考虑,再配合成长状况来了解宝宝是否真的拉肚子。
  如果次数突然改变、性状改变,无论变得稀稀水水的或变得干干硬硬的,或者合并怪异味,闻起来酸酸臭臭的,就是异常的现象。若再加上某些其他的症状,例如:发烧、呕吐、不安、食欲不振等现象,就务必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当你发现宝宝有腹泻的情况时,除了送医院检查诊断外,并注意宝宝是否有因拉肚子,而产生脱水或体内电解质不平衡的现象。另外,宝宝腹泻是否因牛奶过敏而引起的拉肚子,家长不宜自行判断,以为是奶粉不合而更换品牌。
  因为有许多幼儿腹泻是由于食物受到病毒或细菌污染所引起的,更换品牌是无法改善宝宝的腹泻情况。   此外,当宝宝有肠炎、感冒、肠套叠等疾病或吃抗生素时,也是导致腹泻的因素。一般而言,当腹泻达一定程度时,会使肠粘膜层受损,降低小肠粘膜酵素,尤其是乳糖酵素的活性,而无法消化奶水中的乳糖,这些无法被分解吸收的乳糖,到小肠的后半段或大肠中,被细菌发酵产生乳酸及二氧化碳而引起腹胀、腹泻等现象,使宝宝的腹泻情况更加严重。
    而且粘膜层为肠道中的一层天然屏障,可阻止食物中未被消化的蛋白质被吸收,所以当肠粘膜被破坏时,会使奶水中的一些较大蛋白质或过敏原通过粘膜,进入血流中而引发过敏反应,如此恶性循环,将会促使宝宝的腹泻更难痊愈。
  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不含乳糖的配方,对病情会有所帮忙。  配合医生及营养师指导,适时适量添加辅食,这样,除了供给适量的营养成分,也有助于消化及排便的正常化。宝宝排便颜色异常,有疑问要随时请教小儿科或新生儿科医生,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
   。

2006-09-04

832 0

    《黄帝内经》说:“凡病必观其下”。意思是说根据大小便的情况可以观察人体的健康状况。小儿有病常可以从其粪便变化中显示出来,通过观察孩子粪便的性状和次数常常可以为发现某种疾病提供重要的线索。
   新生儿出生后三四天内所排出的大便称为胎粪,呈墨绿色粘糊状。以后随着小儿主食不同,大便性质也有所不同。  生后即采用母乳喂养的小儿,大便渐渐转为金黄色软膏状,略带酸性。
  每天排便2-4次。 人工喂养儿(以牛、羊奶为主食)的粪便,一般呈黄色或土灰色,质地比母奶喂养儿粪便稍硬,略带腐臭气,每天排便1-2次。 混合喂养儿(母奶不足,加用其他乳类或代乳品)的粪便比人工喂养儿多,一般呈黄色或褐色,质地软且臭气较大,每天排便1-2次。
    自食的幼儿的粪便与成人的粪便相似,一般为黄色成形便,但臭气较小。每天排 便1-2次。 父母应当了解婴儿正常粪便的变化,就可以从小孩粪便的变化中发现异样,以便及时进行保健和预防。
   [饥饿便] 量少,色深绿,有粘液,见于母乳不足的小儿。哺乳时或哺乳后常见小儿啼哭。  有的家长看见粘液误认为是腹泻,于是就减少奶量,结果,腹泻反而加重。其实,只要适当增加奶量,腹泻即会好转。
   [颗粒便] 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1)粪便呈颗粒状棕黄色,多为饮水过少,或在热天衣着过厚,婴幼儿出汗失水过多所引起。也有的是由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太少所引起。   (2)粪便似乳汁凝固的小块,有灰白或白色光泽,这是消化不良的先兆,要求喂乳要定时、定量。
   [粘液便] 大便像鼻涕样,有的无色透明,有的颜色污秽,这是肠道粘膜发炎,要及时治疗。 [血样便] (1)脓血便:主要见于小儿痢疾,大使呈血样状,可混有粘液,排便时哭闹不安,有里急后重现象,便 后常不愿意离开便盆,可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
    轻症每日排便数次,重症可有数十次。发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2)鲜血便:大便表面有鲜血,或便后滴血,可能为直肠息肉或肛裂。 (3)果酱样便:为血和粘液混合的红色粘胨样粪便,像红果酱样,有时为深红色的血水,并伴有阵发性哭吵,频繁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这常见于肠套叠92岁以下小儿最多见)。
    此外,果酱样大便,也可见于阿米巴痢疾。 (4)柏油样便:又称黑便,提示胃或小肠大量出血,应寻找出血部位和病因。 当发现小儿血性粪便时,除了考虑胃肠道疾病外,还应当想到以下几种可能,应给予鉴别: (1)首先要检查乳母的乳头有无皲裂出血,临床发现,婴儿排黑粪有很多是由乳母的乳头裂开出血引起的。
     (2)父母应检查孩子口腔有无破损出血。因为这些血液被孩子吮吸入消化道后,就会排出黑粪。 (3)进食猪肝、动物血之后,粪便也会变黑。 (4)服铁剂补血药,粪便亦可变成黑色服利福平,粪便可染成红色。
   以上这些情况均不是胃肠道出血,应仔细鉴别。   [泡沫便] 粪便量多、泡沫多、粪质粗糙且含有多量食物残渣或完全未消化的食物,大多是由于进食多或食物中糖量过高所造成。
  这时应少吃糖,控制米面摄入,可喂些米汤、藕粉糊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以减轻肠道负担。经饮食调整后,一般在1-2天内即可恢复。如果家中备有酵母片,可让孩子每天吃一粒,有助消化作用。   [水样便] (1)蛋花样便:出现这种粪便为孩子消化不良。
  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排5-10次,且均为黄绿色水样带白色小块(系消化的脂肪等)和粘液样粪便。调整的方法应控制食量,适当加喂含糖盐水或少量普通茶水。 (2)绿色絮状水样粪便:常在着凉或食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
    如果大便次数每日达10次以上,一般表示中毒消化不良,须及早医治。 [散乱便] 外观的特点为一部分是成形便,一部分是腹泻便,这种粪便常见于营养失调或有感冒及麻疹等病的小儿。
   [糊状便] (1)粪便呈淡黄色稀糊状,不含粘液,每日3-4次。多为睡觉时腹部着凉引起。  这时应采取保暖和减少食量的措施,或暂时少吃、不吃油脂食物和蔬菜,稍饮浓茶即可恢复。
   (2)大便呈糊状,颜色较淡,若将大便放入水中,大便呈油样在水面上,这说明婴儿吃得太油腻,为脂肪消化不良。此时应调整饮食,吃得清淡一些。 [豆渣样便] (1)新生儿肝炎大便呈淡黄色、灰白色豆渣样,皮肤及眼白黄染,小便深黄。
     (2)一种为黄绿色带粘液的稀便,有时呈“豆腐渣”样,是一种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表现,称为霉菌性肠炎。多见于体弱、营养不良的婴儿,或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婴儿。
  患此病的孩子多同时患有鹅口疮。 [稀便] 稀便若呈深绿色,含纤维较多,则是因吃蔬菜过多所致。  若是大便量多、不成形、淡黄或深黄色、含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有恶臭的粪便,则是因进食太多所造成的,应减少其食量。
   [干硬便] 多见于便秘症。粪便干结而坚硬,量少,表面偶尔带有少量粘液或血丝,可以几天排便一次,排便时常伴有哭闹或用力的“吭吭……”声。便秘产生的原因与摄入的食量、饮水量、纤维性食物的多少有关,也与摄入的蛋白质、钙质含量偏高有关。
    应适当减少食物中蛋白质、钙质的含量,增加谷类、蔬菜、水果等含渣和纤维的食物,并在两次进食的间隔内喂一次稀释过的果汁、糖开水或果泥等,这些办法可使粪便恢复正常。对便秘比较严重的幼儿,往肛门内挤进一些开塞露可帮助排便,可加喂蜂水60-70ml,或植物油5-10ml,熬热冷却后口服。
     [脂肪便] 粪便呈灰白色,糊状或液状,外观如奶油,具有油光色彩,可在便盆中滑动,有腐臭,这是由胰腺功能障碍,胰脂酶分泌不足,食物中的脂肪不能吸收所致。 [肥皂样便] 大便颜色像蛋黄色或接近白色,有的好像石块,这表示食物在肠内发生腐败。
  在孩子食蛋白质比米、面、淀粉类食物多的情况下,容易排肥皂样便。  此时可增加一些糖类食品,如蜂蜜、白糖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