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屯田的剥削形式是怎样的?

屯田的剥削形式是怎样的?

全部回答

2016-07-01

46 0
     屯田是强制人们耕种官地。曹魏、元、明的屯田兵有特殊的军 籍,世袭服役,地位比较卑下;汉、唐、宋的屯田兵只是编入军队的 民户,身分与屯民及普通百姓无何差异。剥削形式大体有三种: 劳役地租。
  多是屯官给工具、种子,又常是集体劳作,收获除供 屯户食用外,全部交官。  唐、宋的屯田多属此类。明、清的漕运屯 田,授给军户田五十亩,令其提供漕运徭役,也是一种劳役地租。 分成制实物地租。
  曹魏的许下屯田,用官牛的,其收获官六民 四;用私牛的,对半分。西晋初年和前燕的屯田,用官牛的,官八私 二;用私牛的,官七私三。 定额实物租。西汉在西北的屯垦,“田六十五亩,租二十六石” (《居延汉简甲编释文》,1585简),即每亩租四斗。
    北魏民屯,一夫 缴粮六十斛。南朝刘宋武吏屯田,每人缴米六十斛。明初,辽东每军 限田五十亩,租十五石;惠帝时,军田五十亩,纳正粮十二石,供军 士用,余粮十二石为地租,后余粮减为六石。
  清嘉庆间,伊犁屯田每 兵每年交粮十三石。 作用屯田保证了边防军的粮饷需要,对于边疆可耕地的开拓和 边防的巩固有积极作用。  又因集中较多人力、物力,可以兴修较大的 水利工程,推广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
  但屯田的成绩与历代屯田的政 策密切相关。大致说来,凡是设置屯田的朝代,在建国初期,屯田成 绩比较显著,随着封建统治者日趋腐朽,剥削日益加重,屯田劳动者 大批死亡或逃散,幸存者怠工,屯田也就逐渐变质瓦解。
    屯田是一种 强制劳动,明清以来,分租制日益普遍化,早期所设屯田,后期多召 佃出租。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