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散曲是怎样的?

散曲是怎样的?

全部回答

2016-08-13

55 0
    词到宋末,很多都已经不可歌了,一方面是文人创作过分雅化,已经 丧失了词的通俗性和生活化特色,已经远离了广大民众,成为少数文人雅士案头的玩物。一方面,是旧谱的零落。就是可歌之词,大多已经传唱数百 年之久,早已没有新鲜感了,因此,统治者和文人雅士又把眼光投向民间,到民歌中去寻找新的形式,去汲取新鲜的养料、创造新的艺术形式。
    这一 次他们找到的是散曲。散曲是元代兴起的一种新的艺术歌曲形式,它是金、元时期北方民族 在唐代以来不断发展着的“俚曲”和由这些“俚曲”派生出来的包括唱词在内的艺术形式,如诸宫调、唱赚、陶真、鼓子词、院本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 的一^种新的艺术体裁。
  和词相比,散曲的结构要自由得多。  它不像词一样,每一词牌的字数、 结构、曲调、用韵等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旧一支曲牌,其长短结构可以有比较大的区别,尤其是可以增加许多“衬字”。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散曲的旋 律结构和曲式结构应该是比较自由的,给创作者和演唱者都提供了更大 的发展空间。它使用的是流行于北方的语言系统,入声字消失,派入平、上、去三声,而平声又分阴平和阳平,加上上声和去声,仍然是四声。
    散曲有小令和套曲两种。小令,是指单支小曲。这些小曲大多来自民间和诗词。套数是由两支 以上同宫调的只曲联缀而成的组曲,是对唐、宋以来的大曲、鼓子词、诸宫调、唱赚等的继承和发展。
  元代后期,流行于南方的南曲得到很大发展,甚至出现了南北合套的 情况。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舞蹈
器乐/声乐
器乐/声乐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