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数学

关于高考数学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快啊!急用

全部回答

2006-05-31

0 0
    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数学高考坚持以“两个有利”(有利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中学教学)为指导思想,严格遵循“考试说明”的规定,内容上不超纲,能力上不超规定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在考查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和四种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侧重考查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意识,特别是突出考查数学学科的思维能力。
     函数平均每年占高考总分的13。8%,考查的知识背景为幂、指、对及一般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反函数;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函数的图像等。三角函数平均每年占高考总分的12。
  6%,考查的知识背景是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以及有关公式的应用,以常规题居多。  解(证)不等式平均每年占高考总分的11。2%,考查的知识背景为不等式的性质、定理;立几、数列中的最值问题以及解几中的范围问题。
  数列、极限和数学归纳法平均每年占高考总分的13。8%,考查的知识背景为等差(比)数列的概念与计算公式;数列、极限的概念与求法。线面间的位置关系平均每年占高考总分的11。  8%,考查的知识背景为线面间的平行、垂直性质与判定及有关概念。
  每年均为阅读理解型试题。圆锥曲线平均每年占高考总分的11。7%,考查的知识背景为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及解几中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1993年—1999年高考试题中,常用的数学方法几乎每年考到,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的频率明显提高,探索性能力题年年考,对应用性问题的考查力度不断加大,阅读理解能力多题渗透。
    今年高考命题,选择题继续保持14个题题量,仍分为1-5题,每题4分,6-14题每题5分,但适当降低最后2-3题的难度,控制语言的抽象水平。填空题保持1997-1999年水平,共4个题左右,每题4分,难度仍将为中等题,以计算题为主,且计算量仍不会加大。
  相比99年高考,2000高考将适当降低试卷的难度,进一步加强对思维能力考查。  进一步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继续突出主体内容(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和圆锥曲线等),淡化某些不宜升温的知识(递推数列、复数和立体几何等),做好向新高中教材过渡的准备。
  应用题将适当控制对建模能力难度的考查,减少普通语言转译为数学语言的难度,既注意贴近生活,又注意靠近课本。  探索性综合题和信息迁移题不可能增加难度,如数列综合题仍以归纳猜想为主要形式。
   一、应用问题应用问题的“考试要求”是考查考生的应用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要求分解为三个要点: 1、要求考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信息社会,讲究联系实际,重视数学在生产、生活及科学中的应用,明确“数学有用,要用数学”,并积累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
     2、考查理解语言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够从普通语言中捕捉信息,将普通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以数学语言为工具进行数学思维与交流。 3、考查建立数学模型的初步能力,并能运用“考试说明”所规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求解。
  对应用题,考生的弱点主要表现在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能力上。  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关键是提高阅读能力即数学审题能力,审出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式,要求我们读懂材料,辨析文字叙述所反应的实际背景,领悟从背景中概括出来的数学实质,抽象其中的数量关系,将文字语言叙述转译成数学式符号语言,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解答。
  可以说,解答一个应用题重点要过三关:一是事理关,即读懂题意,需要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二是文理关,即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的符号语言;三是数理关,即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构建之后还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数理能力。
    求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四步法): 1、读题:读懂和深刻理解,译为数学语言,找出主要关系; 2、建模:把主要关系近似化、形式化,抽象成数学问题; 3、求解:化归为常规问题,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求解; 4、评价:对结果进行验证或评估,对错误加以调节,最后将结果应用于现实,作出解释或验证。
     在近几年高考中,经常涉及的数学模型,有以下一些类型:数列模型、函数模型、不等式模型、三角模型、排列组合模型等等。 例题下载 1 二、探索性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要求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开拓型、创造型人才。
    在这种要求下,数学教学中开放型问题随之产生。于是,探索性问题成了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中的热点问题,它既是高等学校选拔高素质人材的需要,也是中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具有创造能力、开拓能力的任务所要求的。
  实际上,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知识的形成过程也是观察、分析、归纳、类比、猜想、概括、推证的探索过程,其探索方法是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是今后数学教育的重要方向。   一般地,对于虽给出了明确条件,但没有明确的结论,或者结论不稳定,需要探索者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出结论或判断结论的问题(探索结论);或者虽给出了问题的明确结论,但条件不足或未知,需要解题者寻找充分条件并加以证明的问题(探索条件),称为探索性问题。
  此外,有些探索性问题也可以改变条件,探讨结论相应发生的变化;或者改变结论,探讨条件相应发生的变化;或者给出一些实际中的数据,通过分析、探讨解决问题。   探索性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猜想归纳型、存在型问题、分类讨论型。
   猜想归纳型问题是指在问题没有给出结论时,需要从特殊情况入手,进行猜想后证明其猜想的一般性结论。它的思路是:从所给的条件出发,通过观察、试验、不完全归纳、猜想,探讨出结论,然后再利用完全归纳理论和要求对结论进行证明。
    其主要体现是解答数列中等与n有关数学问题。 存在型问题是指结论不确定的问题,即在数学命题中,结论常以“是否存在”的形式出现,其结果可能存在,需要找出来,可能不存在,则需要说明理由。
  解答这一类问题时,我们可以先假设结论不存在,若推论无矛盾,则结论确定存在;若推证出矛盾,则结论不存在。  代数、三角、几何中,都可以出现此种探讨“是否存在”类型的问题。 分类讨论型问题是指条件或者结论不确定时,把所有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后,找出满足条件的条件或结论。
  此种题型常见于含有参数的问题,或者情况多种的问题。 探索性问题,是从高层次上考查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新题型,正确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桥梁和向导,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归纳与猜想、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转化与非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得到解决,我们在学习中要重视对这一问题的训练,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开拓能力。
     例题下载 2 三、选择题解答策略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试题中选择题稳定在14~15道题,分值65分,占总分的43。3%。高考选择题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渗逶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基础知识求深度的考基础考能力的导向;使作为中低档题的选择题成为具备较佳区分度的基本题型。
    因此能否在选择题上获取高分,对高考数学成绩影响重大。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准确、迅速。准确是解答选择题的先决条件。选择题不设中间分,一步失误,造成错选,全题无分。所以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初选后认真检验,确保准确。
  迅速是赢得时间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  高考中考生不适应能力型的考试,致使“超时失分”是造成低分的一大因素。对于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应该控制在不超过50分钟左右,速度越快越好,高考要求每道选择题在1~3分钟内解完。
  选择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练、基本计算的准确、基本方法的运用、考虑问题的严谨、解题速度的快捷等方面,是否达到《考试说明》中的“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要求。  历年高考的选择题都采用的是“四选一”型,即选择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它包括两个部分:题干,由一个不完整的陈述句或疑问句构成;备选答案,通常由四个选项A、B、C、D组成。选择题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它具有相应的特殊作用与特点:由于选择题不需写出运算、推理等解答过程,在试卷上配有选择题时,可以增加试卷容量,扩大考查知识的覆盖面;阅卷简捷,评分客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试卷的效度与信度;侧重于考查学生是否能迅速选出正确答案,解题手段不拘常规,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选择支中往往包括学生常犯的概念错误或运算、推理错误,所有具有较大的“迷惑性”。
    一般地,解答选择题的策略是:① 熟练掌握各种基本题型的一般解法。② 结合高考单项选择题的结构(由“四选一”的指令、题干和选择项所构成)和不要求书写解题过程的特点,灵活运用特例法、筛选法、图解法等选择题的常用解法与技巧。
  ③ 挖掘题目“个性”,寻求简便解法,充分利用选择支的暗示作用,迅速地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题下载 3 四、填空题解答策略 填空题是一种传统的题型,也是高考试卷中又一常见题型。
  近几年高考,都有一定数量的填空题,且稳定了4个小题左右,每题4分,共16分,越占全卷总分的11%。 填空题又叫填充题,是将一个数学真命题,写成其中缺少一些语句的不完整形式,要求学生在指定的空位上,将缺少的语句填写清楚、准确。
    它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句形式,填写的可以是一个词语、数字、符号、数学语句等。 根据填空时所填写的内容形式,可以将填空题分成两种类型: 一是定量型,要求学生填写数值、数集或数量关系,如: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大值或最小值、线段长度、角度大小等等。
    由于填空题和选择题相比,缺少选择支的信息,所以高考题中多数是以定量型问题出现。 二是定性型,要求填写的是具有某种性质的对象或者填写给定的数学对象的某种性质,如:给定二次曲线的准线方程、焦点坐标、离心率等等。
   填空题不要求学生书写推理或者演算的过程,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它和选择题一样,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答,因而可加大高考试卷卷面的知识容量,同时也可以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量问题的计算解决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在解答填空题时,基本要求就是:正确、迅速、合理、简捷。一般来讲,每道题都应力争在1~3分钟内完成。填空题只要求填写结果,每道题填对了得满分,填错了得零分,所以,考生在填空题上失分一般比选择题和解答题严重。
  我们很有必要探讨填空题的解答策略和方法。 例题下载4 有好的例题啊!!!!!!!!!!!!。  。

2006-05-31

52 0
    第三讲 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 三、选择题解答策略 近几年来高考数学试题中选择题稳定在14~15道题,分值65分,占总分的43。3%。高考选择题注重多个知识点的小型综合,渗逶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基础知识求深度的考基础考能力的导向;使作为中低档题的选择题成为具备较佳区分度的基本题型。
    因此能否在选择题上获取高分,对高考数学成绩影响重大。解答选择题的基本策略是准确、迅速。 准确是解答选择题的先决条件。选择题不设中间分,一步失误,造成错选,全题无分。所以应仔细审题、深入分析、正确推演、谨防疏漏;初选后认真检验,确保准确。
   迅速是赢得时间获取高分的必要条件。  高考中考生不适应能力型的考试,致使“超时失分”是造成低分的一大因素。对于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应该控制在不超过50分钟左右,速度越快越好,高考要求每道选择题在1~3分钟内解完。
   选择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练、基本计算的准确、基本方法的运用、考虑问题的严谨、解题速度的快捷等方面,是否达到《考试说明》中的“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要求。  历年高考的选择题都采用的是“四选一”型,即选择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它包括两个部分:题干,由一个不完整的陈述句或疑问句构成;备选答案,通常由四个选项A、B、C、D组成。 选择题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它具有相应的特殊作用与特点:由于选择题不需写出运算、推理等解答过程,在试卷上配有选择题时,可以增加试卷容量,扩大考查知识的覆盖面;阅卷简捷,评分客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试卷的效度与信度;侧重于考查学生是否能迅速选出正确答案,解题手段不拘常规,有利于考查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选择支中往往包括学生常犯的概念错误或运算、推理错误,所有具有较大的“迷惑性”。
     一般地,解答选择题的策略是:① 熟练掌握各种基本题型的一般解法。② 结合高考单项选择题的结构(由“四选一”的指令、题干和选择项所构成)和不要求书写解题过程的特点,灵活运用特例法、筛选法、图解法等选择题的常用解法与技巧。
  ③ 挖掘题目“个性”,寻求简便解法,充分利用选择支的暗示作用,迅速地作出正确的选择。   Ⅰ、示范性题组: 一、 一、 直接法: 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等知识,通过推理运算,得出结论,再对照选择项,从中选正确答案的方法叫直接法。
   【例1】(96年高考题)若sin x>cos 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A.{x|2k - cos x得cos x-sin x|cosx|,画出单位圆: 利用三角函数线,可知选D。
   【例2】(96年高考题)设f(x)是(-∞,∞)是的奇函数,f(x+2)=-f(x),当0≤x≤1时,f(x)=x,则f(7。5)等于______。   A。
   0。5 B。 -0。5 C。 1。5 D。 -1。5 【解】由f(x+2)=-f(x)得f(7。5)=-f(5。5)=f(3。5)=-f(1。5)=f(-0。5),由f(x)是奇函数得f(-0。
  5)=-f(0。  5)=-0。5,所以选B。 也可由f(x+2)=-f(x),得到周期T=4,所以f(7。5)=f(-0。5)=-f(0。5)=-0。5。 【例3】(87年高考题)七人并排站成一行,如果甲、乙两人必需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的种数是_____。
   A。   1440 B。 3600 C。 4320 D。 4800 【解一】用排除法:七人并排站成一行,总的排法有P 种,其中甲、乙两人相邻的排法有2×P 种。
  因此,甲、乙两人必需不相邻的排法种数有:P -2×P =3600,对照后应选B; 【解二】用插空法:P ×P =3600。   直接法是解答选择题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低档选择题可用此法迅速求解。
  直接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只要运算正确必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提高直接法解选择题的能力,准确地把握中档题目的“个性”,用简便方法巧解选择题,是建在扎实掌握“三基”的基础上,否则一味求快则会快中出错。 二、 二、 特例法: 用特殊值(特殊图形、特殊位置)代替题设普遍条件,得出特殊结论,对各个选项进行检验,从而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叫特例法。
    常用的特例有特殊数值、特殊数列、特殊函数、特殊图形、特殊角、特殊位置等。 【例4】(97年高考题)定义在区间(-∞,∞)的奇函数f(x)为增函数,偶函数g(x)在区间[0,+∞)的图象与f(x)的图象重合,设a>b>0,给出下列不等式①f(b)-f(-a)>g(a)-g(-b);②f(b)-f(-a)g(b)-g(-a);④f(a)-f(-b)1,排除答案A、C;若a=2,由2-ax>0得x0) B。
     y=log 5+1 (x>0且x≠1) C。 y=log (x-1) (x>1) D。 y=log x-1 (x>1) 2。
  (90年高考题)已知f(x)=x +ax+bx-8,且f(-2)=10,那么f(2)等于_____。 A。   -26 B。 -18 C。 -10 D。
   10 3。一个凸多边形的最小内角为 ,各内角成等差数列,公差为 ,则此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 A。 9 B。 16 C。 9或16 D。 16或25 4。
    设a、b、c为实数,且cos2x=acos x+bcosx+c恒成立,则a +b +c =______。 A。 2 B。 3 C。 4 D。
   5 5。若a、b是任意实数,且a>b,则______。 A。 a >b B。   0 D。 ( ) <( ) 6。
  如果方程x +ky =2表示焦点在y轴上椭圆,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 A。 (0,+∞) B。 (0,2) C。 (1,+∞) D。 (0,1) 7。
  中心在原点,准线方程为x=±4,离心率为 的椭圆方程是______。   A。 + =1 B。 + =1 C。 +y =1 D。 x + =1 8。
  已知正三棱台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2和4,高为2 ,它被中截面截得的较大部分体积是_____。 A。 B。 C。   D。
   9。若α=arg(2+i),β=arg(-3+i),则β-α等于______。 A。 B。 C。 - D。 - 10。 (95年高考题)等差数列{a }、{b }前n项和分别是S 和T ,若 = ,则 等于______。
     A。 1 B。 C。 D。 。

2006-05-30

54 0
     若你用的是全国卷的话,不妨将卷子分为3部分来看。首先是选择填空,其次是前四到计算题,最后是21,22两道大题。 若你是中等偏上的学生,我建议你主攻1,2两部分与21,22除最后一问外的题。
  也就是说,作选择与填空时将自己无把握的题勾起,再当你做到21与22的最后一问时,看看自己是否有思路,没思路就丢(因为这两问不过才11,2分)。  然后再转过来确定自己没把握的题。
  这样是上120最有效的方法 具体来说,选择题能巧解就巧解(特值法,答案带入法,自命函数法),填空题考的是真功夫,要放慢速度仔细解全。三角的热点不外乎就是降次 ,概率题要仔细,立几注意用体积法求解的妙用,解析不过是关键方程,函数热点是根的分布与导数的结合。
     祝你高考取得好成绩! 。

2006-05-30

35 0
告诉你一个最简单的吧 去书店买天利出的大纲的红本本 一套才25块多. 而且你要的问题全在里面还有题 呵呵.不用客气拉 大家都是同道中人.还有几天.努力吧!

2006-05-30

53 0
    高考热点 一,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发现:知识点的热点一直是:函数、数列、不等式、解析几何,特别是在这些知识点的交汇处命题。能力考查的热点突出一般能力的考查,即学习型能力、应用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
  为此最后一段宝贵时间重点应该突破这些热点内容。 二,关注新教材的“亮点”,适当跟进   平面向量在新教材中作为工具受到广泛的应用,平面向量可以和函数、三角、复数、解析、三角形等知识交汇命题。
    近两年来,无论是全国高考还是上海高考,平面向量都成为新宠,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2005年上海高考题中第3题、第22题都对向量进行了考察。建议考生予以关注和练习。 三、了解目前高考“冷点”,有所不为   立体几何的考查因为受到新旧教材和文理一卷的限制,出题很困难,这部分的复习应重点放在线面关系的判断和简单的几何体中计算和证明,不宜做难题。
     四、梳理练习中的“弱点”,逐一消灭   在最后十几天时间的考前复习最有效措施,就是梳理自己原来做错的题,把过去练习卷中做错的题重新思考一遍,因为这些错误是自己的“弱点”,除了把每一道错题做对之外,还应该想错因,对概念不清的应重新看课本,弄清基本概念;对公式不熟的应记熟。
    此时还可以找老师集中答疑,解决自己的弱点。你不妨一试。 五、保持自己数学的“兴奋点”,数学天天练   最后一段时间,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时间、生物钟和心态,适当休息。
  但是我建议考生在最后冲刺这段时间数学也要天天练(至少两天一练),但要讲究练法,时间应与高考时间一致,重点练填空题和选择题(也可以练1-20题),不要选题太难,现在的目的是保持状态,保持数学的“兴奋点”,以保证能有良好的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高考数学解题方法 当一个考生进入考场后,他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就是一个定值了,如何将自己的水平在短短的120分钟内表现在答卷上,这不仅需要有很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数学能力,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当的考试技术。
    根据高考数学的特点,怎样来参加考试及在考试过程中如何正常发挥水平乃至高水平发挥,这除了基本功面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考试的“技艺战术”问题,即考试的策略问题。本文就如何参加高考谈两个方面的问题,先谈几点建议,后谈高考解题的基本思维和规律。
   三点建议 1、保持内紧外松的临战状态 ①考生在考试前一、二周陆续放松,进入临战状态,并进行生物钟的调节,让自己的作习时间安排得与高考同步。  在这段时间内,要保持情绪的稳定、降低学习强度,增加睡眠时间,进行轻微的活动,增加体质,熟悉考试细则,作不要的物质准备,在一种宁静的气氛中,只要做复习的识证性的复习工作。
  比如回想学科的整体结构,疏通知识网络,背诵重要的定理公式,查阅笔记中的重要内容等,发现缺漏时,千万不要焦急,应从容不迫坐下来翻看一下资料。  经过强化训练后的静息,是记忆恢复的最佳选择,相反这段时间还做难题,加班加点,只会带来精神的过渡紧张疲劳,直接或间接、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考场的发挥。
  至于作习时间进入工作状态并迅速达到高潮。 ② 考离家前,要按预先列好的清单带好一应用具,如准考证、文具等,否则进土考场后又为忘这忘那引起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慌,影响考试的发挥。  (如:进入考场后发现缺了什么或者什么找不到,急得脸面发红,冷汗直冒,未考先慌,未战先败这种现象时有发生) 。
   ③ 考试过程要放得开,挺得住,精神集中,心态和平,善于暗示自我,还要认识到个别题目不会做,个别科目未能发挥应有的水平都是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惊慌失措,自乱阵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坚持做好每一题,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不到时间决不放弃,发扬“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顽强作风,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树立“我难、你难、他也难,大家都难不算难”的全局意识。 2、使用适应高考的策略 高考的性质与平时的训练不同,高考的形式也与平时的作业有很大的区别,如时间的限制性,分数的选拔性,评分的阶段性等,都要我们采取一些不同平时的解题措施,再次提两条建议: ① 由于高考时间的限制,因此拿到题后要迅速解决“从何处下手”, “向何方前进”这两个基本问题,这与平时作业没有时间限制有很大的区别,高考有明显的速度要求。
    据资料统计:一套高考数学 试题通常控制在2000个印刷符号,若以每分钟300—400个符号的速度审题,约需5—7分钟,考虑到有题目要反复阅读,实际需要时间不少于12分钟,书写主要用于解答题约3000个印刷符号,若按每分钟150个印刷符号书写大约28分钟,也就是说看清楚土模后直接抄写答案都得40分钟,留给思考、草算、文字组织和复查的时间只要80分钟,平均到每道题(通常22道题,近30个问)保证不了3分钟,为了给解答留下思考时间,选择、填空题就应在一、二分钟之内解决,解决不了就跳过去,不能纠缠解答题中容易题也只能边想边写,节省时间。
    对于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时间分配应以4:6为宜,具体到每一道题,一旦找到了解题思路,书写要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能拉泥带水,罗嗦重复,更不能添蛇画足,注意知识的得分点,对于设计初中知识的可以直接写出结论,须知“言多必失”,多写一步就是多出现一个错误的机会,就多占用了后面高分题的时间,叫做“潜在丢分”。
    如解应用题或排列组合问题时,在引进所需字母后可写。依题意”直接写出数字模型,话件题目较长时,多用。原点二”,这就节约了很多时间。 ② 灵活机动,由于高考题量大,且实行“分段评分”,所以考生必须作心理换位,从平时做作业的“全做全对”要求,转到立足于完成部份题目的部份上来,并积极争取“分段得分”。
    即合理应用数学解题策略,使所掌握的知识能充分表示出来,并转化为得分点,比如:分解分步的解题策略;引理或中途点的解题策略;以退求进 的解题策略;正难则反的解策略;从特殊到一般的解题策略等解题技术,使得进可以全题解决,腿可以分段得分。
   3、 运用应对选拔的考试技术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从技术上考虑,有两点建议,即制定科学的解题程序,树立“进入录取线”的全局意识。   这就是说要尽量避免因“顺序答题、自然书写”所带来的缉私户性的失分,对次提出五点建议: ① 提前进入角色; ②迅速摸清题型;③执行“三个”循环;④做到“四先四后”;⑤答题”一快一慢” 。
  对每条建议作如下说明: ①提前进入角色是那到试卷前半小时,应让细胞开始简单数学活动,让大脑进入单一的数学情景,这不仅能转移临考前的焦虑,而且有利于把最佳竞技状态带进考场,这个过程跟体育比赛中“热身”一样,具体操作如下:清点用具是否齐全,把一些重要的数据,常用的公式,重要的定理过过电影,同学之间互问互答一些不大复杂的问题,但要注意提出的问题不能太难,否则回出现紧张情绪。
     ②迅速摸清“题情”。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思考问题尚未进入高潮,不要匆忙答题,可先从头 尾正面反面览一遍全卷,弄清全卷有几页,几题,印刷是否完整、清晰,尤其认真读试卷说明与各类题型的指导语。
  其主要作用是:a、了解试卷的全貌和整体结构,便于从科学的知识体系产生联想,激活回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效率;b、顺手解答,即顺手解答那些一眼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题、填空题,寻找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易上手会做的题目,主要能很快答出一、二道题,情绪就会迅速稳下来,有“旗开得胜”的愉悦,有一种增强信心的作用,他将会鼓励自己能更充分的发挥。
    C、粗略分类,给“先后难”做好准备。d、心中有数,即题目有数,各学科知识心中有数,每一道题得分情况有数,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 ③执行“三个循环”,这就是讲完整解答一套试题可经过三个循环,一头一尾两个小循环,各用时10分钟左右,中间一个大循环用时近100分钟。
     第一循环通览全卷,先作简单的第一遍解答是第一个小循环,按高考题的难度比例3:5:2计算,可先做30%的容易题,获二、三十分,同时把情绪稳定下来,将思维推向高潮。 第二个循环用时100分钟,基本完成全卷,会做的都做完了,在这个大循环中,要有全局意识,能整体把握,并要执行“四先四后”, “一快一慢”的原则。
     第三个循环查收尾,用大约10分钟的时间来检查解答并实施“分段得分”,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不可能字第二个循环中答对所有题目,因此要对那些答不全或答后一关,即使做完了题目,也要复查,防止“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一步是正常发挥乃至超水平发挥不可缺少的一步,否则将遗憾终身。
     ④做到“四先四后”,考虑到满分卷极少数的,绝大多数考生都只能答部份题或题目的部份,执行好“四先四后”的技术是明智的。即: a、先易后难:就是说先做简单题,后做困难题,跳过啃不动的题目,对于低分题不能耽误时间过长,千万防止“前面难题久攻不下,后面易无暇顾及” 。
     b、先熟后生:通览全卷,即可看到较多有利条件,也可观到较多不利因素,特别是后者,不要惊慌失措,万一试题偏难(比如2003年高考卷),首先要学会暗示自己,安慰自己“我难、你难、他也难,大家都难不算难,要镇定,不要紧张”,先做那些容易掌握比较到家,题目比较熟悉的题目,这样容易产生精神亢奋,会使人情不自禁的进入境界,展开联想,促进转化,拾级登高,达到预想不到的目的。
     C、先高后低:就是说要优先处理高分题,特别是在考试后半时间,更要注意解题的时间效益,两道都会做的题,应先做高分题,后做低分题,尽可能减少时间不够而失分其次要注意前面低分题久攻不下,后面高分容易题无时间光顾这种想象发生。
   d、先同后异:就是说考虑将同学、同类型的题目集中处理,这些题目常常用到同样的数学思想和类似的思考方法,甚至同一数学公式,把它们和起来,一齐处理,思考比较集中,方法知识网络比较系统,有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小,避免兴奋中心的过快转移带来不利的影响。
     ⑤答题“一快一慢”:这就是说审题要慢,答题要快。 审题要慢:是说题目本身包含无数个信息,问题是你将如何将这无数个信息通过加工、整理成你的有用的东西。这就是需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解答形式、数据要求等各方法弄懂这一步不要怕慢。
    “成在审题,败 在审题” 。 二、掌握高考解题的思维规律 研究表明:中学教材是高考试题的基本来源,每年平均有50%--80%的试题是课本的类型、变题。少量高难题找不到课本的原型,但实际也是按课本知识所能达到的范围来设计的,因此解高考题与平时作业不同之处在于他在特殊环境下和特定的条件下完成的,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严格受时间的限制,因此解高考题必须做到:①迅速解决“从何处着手”;②迅速解决“向何方前进”; ③立足中下题目,力争高水平;④立足一次成功,重复复查环节。
     因为高考时间较为紧张,不可能做大量细微的接后检验,所以要立足与一次成功,稳扎稳打,字字正确,步不有据努力提高解题的成功率,最好每进行一次书写,都用眼睛的余光扫视上下两行,顺便检查有无差错。
   复查应“以粗为主,粗细结合”,其主要目的在于看题目是否遗漏﹖题意是否弄错﹖要求是否符合﹖解题过程是否合理﹖步骤是否完整﹖结果是否科学﹖其复查方法主要有:复查核对、多解对照、逆向运算、观测估算、特值检验、条件检验、逻辑检验等。
     三、注意加强分段得分技术 高考试题的有一个明显特点是“进门容易、出门难”,因此,在解高考试题分段中又一个技术是分段得分。 ①分解分步----缺步解答:解题中遇到一个很难的问题,实在啃不动,一个明智的策略是,将他分解为一系列的子问题,先解决问题的饿一部分,把这种情况反映出来,说不定起到“柳暗花明” 的效果,也就是说在高考解答中能做几步算几步,能解决什么程度就表达到什么程度,最后虽不能拿满分,但部份分总是可以拿的。
     ③以退求进---退步解答: “以退求进”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如果我们不能马上解决的所面临的问题,那么可以从一般到特殊,从抽象到具体,从复杂到简单,从整体退到部分,从较强的结论退到较弱的结论,总之退到一个能够解决的问题上来。
  这叫做“退一步,海阔天空” 。 ④ 正难则反---倒步叫做“正难则反”也是一个重要的解题策略,顺推有困难时就逆推,直接证明有困难时就从见解证明,从左推有困难时就从右推,从条件有困难时就从结论出发,这种死亡方式叫逆向思维,效果很好。
     ⑤扫清外围---辅助解答: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即有主要的实质步骤,也要有辅助性的步骤,实质性的步骤找不到,找辅助解答的步骤也是明智的,有时间甚至是必可少的。辅助解答的内容十分广泛,如准确作图,条件翻译等。
   ⑥大胆猜测—认真作答:猜测是一种能力,最后就是在结实过程中实在没有办法,无从下手,不妨就用猜想来“进可攻全守,退可分步得分” 。   总之,在解高考试题时,知识能力固然重要,但考试技术也是不可缺少的。
   该回答在5月30日 17:45由回答者修改过 修改回答 ┆ 采纳答案 ┆ 评论 ┆ 举报 回答:tang115 级别:新手 5月30日 18:02 我说说自己的经验, 先说高考,高考的出题都本着一项原则:源于教材而略高于教材, 数学这门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所谓基础,就是课本上的东西,像什么概念公式定理经典例题,一定要滚瓜乱熟,再就是 老师在课堂总结的解题方法,这才是你对付任何题目的直接的法宝,用这些方法基本上可以通杀高考中85%以上的题目 但是有些难题是很难用常规解法应付的,这也是高考出题者拉开分距的工具,这就相当考验做题者的水平了,我觉得你不要去想高考可能会去怎么出题,如同你说的热点问题,因为这是很难猜中的,即使猜中的话,你没有那个解题能力,也是白搭。
    培养作难题的能力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只有经常不断的总结才会使你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思想,只要你具备那些数学思想,解任何题只是小事一桩,当然数学思想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所以积累才是最重要的,更现实点说,就是做题,高考不改革,题海战术绝对永远是非常实用的。
     本人不才,但也考过市理科状元,这是我自己的一点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加哟。

2006-05-30

51 0
    我说说自己的经验, 先说高考,高考的出题都本着一项原则:源于教材而略高于教材, 数学这门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所谓基础,就是课本上的东西,像什么概念公式定理经典例题,一定要滚瓜乱熟,再就是 老师在课堂总结的解题方法,这才是你对付任何题目的直接的法宝,用这些方法基本上可以通杀高考中85%以上的题目 但是有些难题是很难用常规解法应付的,这也是高考出题者拉开分距的工具,这就相当考验做题者的水平了,我觉得你不要去想高考可能会去怎么出题,如同你说的热点问题,因为这是很难猜中的,即使猜中的话,你没有那个解题能力,也是白搭。
    培养作难题的能力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总结,只有经常不断的总结才会使你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思想,只要你具备那些数学思想,解任何题只是小事一桩,当然数学思想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所以积累才是最重要的,更现实点说,就是做题,高考不改革,题海战术绝对永远是非常实用的。
     本人不才,但也考过市理科状元,这是我自己的一点经验,希望对你有帮助。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数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数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数学
数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