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古代县官为什么称为“知县”?

古代县官为什么称为“知县”?

全部回答

2016-09-02

73 0
    国家设立县级政权,是秦始皇的一大发明创造。秦灭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此后两干多年,行政区域屡有变化,但是县级政权还是被保留下来,到清朝 末年全国有1591个县。
  每个县都有长官,古时称其为“知县”,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知县是官名。知,就是管理、主持的意思。  知县就是县官,负责掌管一县的政事。 为何要在“县”字前面加上“知”字,这种做法源于《左传》:“子产其将知政矣。
  ”意思是说,子产这个人将要主持政务了。宋代魏了翁在《读书杂钞》里说:后世官职加“知”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知县名称可以追溯到唐代。那时已有权知县令、知县事的名称。  意思是本来不是县令,而使其管理全县的事情,并不是后来真正意义上的知县。
  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初,大 名府(今河北大名)等地所属的县份乱得不可收拾,宋太祖建隆四年(963),朝廷选 派得力人员去大名等地,知(主持、管理)这些县的政务,罢免原来的县令而设知县,从此有了 “知县”名称。
    对此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有记载:“今差京官曰知县,差选人曰令,与唐异矣。”也就是说宋代的这种做法,与唐代大不同了。到了明代, 才开始正式用“知县”作为一县长官的名称。
  知县要负责监管财政、税收、府库、司制作法、监察、征兵等相关事宜,虽然一个人,但各方面知识具备,当个好的知县并不容制作 易。  清代沿用知县的名称,也叫县尊,县正堂,为正七品官。
  辛亥革命后改称“县知 事”,再后来改为县长直到今天。那么,知县为何会被称作“父母官”呢?这种称呼已很久了,来源于“召父杜母”的典故。《汉书。循史传》载:西汉元帝时期,南阳郡治安状况非常糟糕,盗贼猖狂,百姓逃离,田园荒芜,境内一片狼藉。
    一 个名叫召信臣的到这里任太守,此公为政勤勉,很有计谋,首先严厉打击盗贼,稳定社 会秩序,劝说人民发展生产,对游手好闲、不干农活的浪荡子弟毫不客气,像严父一样督促他们搞好农桑,“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止”,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人们十分感激这位好官,被大家尊为“召父”。
    另据《后汉书。杜诗传》载:东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31),南阳郡新任太守杜诗也是个好官,“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任期之内兴修水利,铸造农器,开垦荒地,多收 粮食,像慈母那样细心关心百姓疾苦,大家有吃有穿,日子过得很是开心,被当地人尊 为“杜母”。
  “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由此人们把关心百姓疾苦,推动生产发展的州县好官尊称为“父母官”,从此相沿成俗,这个称呼流传下来,直到现代仍有这种称呼。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