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棉花蕾期的栽培如何管理?

棉花蕾期的栽培如何管理?

全部回答

2018-07-11

0 0
    棉花蕾期系指从现蕾至开花这一段时间,一熟棉田从6月上中 旬至7月上旬。1。施肥蕾期施肥,既要满足棉株发棵、搭起丰产架子的需 要,又要防止施肥过多、过猛,造成棉株旺长。因此,蕾肥要稳施 巧施,因苗施用。
  北方棉区,对基肥不足,未施种肥、棉株缺肥的棉田,如果化 肥数量不多,只追一次肥的,以蕾期追用效果最好。  中上等地力, ℃其是高产田,强调蕾肥应将化肥与饼肥混施,每公顷施硫铵75 ~ 105千克,饼肥225 ~3乃千克,过磷酸钙150 ~225千克,结合中耕 开沟深施至地表10厘米以下,做到无机肥与有机肥混施,速效肥与 缓效肥混施,氮肥与磷肥混施,既快又稳,既满足蕾期需要,又做 到“蕾施花用”。
    南方棉区,则有施“当家肥”的经验,为“蕾施花用”,以有 机肥料为主,再根据苗情和地力配合适量化肥。2。浇水北方棉区,蕾期一般雨量偏少,土壤蒸发和叶面蒸腾都较多,适时、适量浇水,对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
  一般棉田,为 缓和“三夏”农活集中和夏种用水紧张,常把蕾期浇水提前到麦收 前,一般均有增产作用。  但对高产棉田,容易徒长,应适当推迟浇 头水,有利棉株稳长,根系深扎,增强抗旱能力。
  头水要控制水量, 用小水隔沟浇,切忌大水漫灌。南方棉区的蕾期,一般正值梅雨季节,继续加强清沟排水,消 除明涝、暗渍。3。中耕蕾期中耕可起到抗旱保墒、消灭杂草、促根下扎、生 长稳健的作用。  对有疯长趋势的棉田进行深中耕,有控制营养生长 的作用。
  现蕾后到封垄前,一般应中耕3〜4次,做到雨后锄、浇后 鋤、有草锄。旺长棉田应深锄,深可达10~ 14厘米。封垄前,中耕 结合培土,分次进行,雨季到来前结束。培土高度以17厘米左右为 宜。培土的好处是,小旱能保墒,大旱利沟灌,天涝好排水,还能 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抑制杂草生长等。
    4。整枝(1)去叶枝当棉株现蕾以后,能清楚地区分出果枝和叶枝时, 应及时将第一果枝以下的叶枝打掉,这样可促进果枝生长。一般在 去叶枝时,保留2 ~3个主茎叶片,这些叶片制造的养分,可供棉株 生育的需要。
  对有旺长趋势的棉株,可把主茎叶片一齐打掉,称之 为“捋裤腿”,以抑制旺长。  去叶枝要适时,不宜过早区分叶枝和果 枝。过晚,消耗养分多,且枝条木质化,容易损伤主茎,费工也多。
   去叶枝要灵活掌握,不可强求一律,在地头、缺株断垄处,可保留 1~2个叶枝,利用空间多结桃。当叶枝长出1~2个果枝时,应将其 顶端打掉,促使叶枝上的果枝更好地发育。近年来提出的保留叶枝、 利用叶枝的措施,在本章“简化整枝”部分将作介绍。
    (2)抹赘芽主茎和果枝的叶腋里,常会长出一些芽。这些芽 生长时,消耗养分,又影响通风透光,通常称为赘芽。生产上,对于赘芽要随出随抹,力求及时和彻底。(3)去早蕾这是近年来发展的整枝技术,已在河南、山东、 江苏、湖北等省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作用。
    去除早期的花蕾后,利用棉株本身所具有的结铃调节能力和补 偿能力,可产生下列效应:一是减少伏前桃,可相应减少烂铃和僵 瓣,并解决和减缓早衰;二是增加伏桃和早秋桃,使大量开花期与 最佳结铃期相遇;三是增加内围和中部果枝、果节结铃比例,增收 霜前花;四是促进根系发育,延长叶片功能期,使棉株健壮生长。
    去早蕾的方法很多,一般在棉株达6〜7个果枝时进行,以去掉 基部2 ~3个果枝的全部花蕾的效果最佳,可增加单株结铃数,增加 伏桃和早秋桃,减少烂桃和霜后花。此措施宜在中等以上肥力的棉田进行,并增施花铃肥。
  盛蕾期 和初花期要防止旺长。去除早蕾结合去除晚蕾、无效花蕾进行,其 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效果会更佳。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