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贵族姓氏中国古代有哪些贵族
白姓来源诸多 寻根确是不易
据诗人白居易的自序家状,他是周代时楚国太子建之子白公胜的后裔。《姓纂》一书上也有一段记载说:“黄帝之后,秦大夫白乙丙,楚有白公胜,楚平王太子建之子也”。把这两个说法相互印证,则可知白氏家族是源自两三千年以前的楚国公族,推溯起来是上古颛顼帝后裔。
白氏的得姓始祖白公胜,因乱国被诛之后,楚国白氏家族的子孙,为了避乱而纷纷出奔他地,到了战国时期,白姓古人便遍布于山西和陕西等地。
这个成名了两三千年的家族,依照白居易的自序家状和《姓纂》的考证,是源自楚国的公族已如上述。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他们的历史还要更早些,像《姓氏考略》及《姓氏寻源》等古籍就指出...全部
白姓来源诸多 寻根确是不易
据诗人白居易的自序家状,他是周代时楚国太子建之子白公胜的后裔。《姓纂》一书上也有一段记载说:“黄帝之后,秦大夫白乙丙,楚有白公胜,楚平王太子建之子也”。把这两个说法相互印证,则可知白氏家族是源自两三千年以前的楚国公族,推溯起来是上古颛顼帝后裔。
白氏的得姓始祖白公胜,因乱国被诛之后,楚国白氏家族的子孙,为了避乱而纷纷出奔他地,到了战国时期,白姓古人便遍布于山西和陕西等地。
这个成名了两三千年的家族,依照白居易的自序家状和《姓纂》的考证,是源自楚国的公族已如上述。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他们的历史还要更早些,像《姓氏考略》及《姓氏寻源》等古籍就指出:“元命苞,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白姓是早在炎帝神农氏的时期就已经有了的,他们的姓氏的历史,远远超过了五千年。
不论这种说法的可靠性如何,而后来白氏家族发展确是相当复杂的。除了源自楚国公族的一支之外,另外在唐朝以及五代时期,还有许多突厥人和胡人也都以白为姓,甚至,更有人“以地为氏”而姓了白。
关于白氏家族,有以下的文献可资参考——《姓氏考略》:“又或以地为氏,唐置白州,即逸周书所云白氏之国”;《万姓统谱》:“五代,吐谷浑酋长白承福,庄宗赐姓李。
陈永贵,胡人,本姓白,为行军总管。李可久为吐谷浑宁朔两府留后,本姓白氏,赐姓李,望出南阳”;《北县氏族略》:“唐白元光本突厥人,封南阳郡王,其后为白氏。”
像这样错综复杂的情形,现在的白姓人要想找出自己血缘的真正所出,除非拥有完整的族谱,否则是难以如愿以偿的。
毕姓系承毕高 望出河内东平
毕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
3000多年以前的毕国,是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的活动是十分活跃的。因为,毕公高传到春秋时代的毕万之时,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为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的后裔魏文侯,后来曾经“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并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毕万的后代既然曾改姓为魏,并且成为战国时代的著名姓氏。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正由于这样,现在的毕姓跟魏姓的,是同一血脉的一家人。
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汉代则有一支毕氏远远地迁徙到山东的东平,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历来出了不少的杰出人物。 譬如,三国时在曹魏跟创立清谈风尚的“傅粉何郎”何晏齐名的名士毕轨;南北朝时一家四代皆为州刺史的毕众敬;以及唐代安禄山反叛时死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等,就统统都是山东省的东平县人士。
毕姓系承毕高 望出河内东平
毕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
3000多年以前的毕国,是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的活动是十分活跃的。因为,毕公高传到春秋时代的毕万之时,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为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的后裔魏文侯,后来曾经“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并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毕万的后代既然曾改姓为魏,并且成为战国时代的著名姓氏。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正由于这样,现在的毕姓跟魏姓的,是同一血脉的一家人。
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汉代则有一支毕氏远远地迁徙到山东的东平,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历来出了不少的杰出人物。 譬如,三国时在曹魏跟创立清谈风尚的“傅粉何郎”何晏齐名的名士毕轨;南北朝时一家四代皆为州刺史的毕众敬;以及唐代安禄山反叛时死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等,就统统都是山东省的东平县人士。
卞、曹两氏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
在3700多年以前的夏朝末年,我国历史上便已经有了卞姓的名人出现,那就是记载于《吕氏春秋》上的高士卞随。据该书的记载,这位卞随的事迹是这样的:“汤遂与伊尹谋夏伐桀,克元,以让卞随,卞随辞曰:‘后之代桀也谋乎我,必以我为贼也,胜桀而让我,必以我为贪也。
吾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询我,吾不忍数闻也。’乃自投于颍水而死。”
到了大约3000年以前的周代,现在山东省定陶县一带,又出现了另外一支卞姓,那就是《姓纂》所记载的:“曹叔振铎之后,支庶食采卞曹叔振铎之后,支庶食采于卞,因以为氏,鲁有卞庄子,楚有卞和”,以及《广韵》上所同样指出的:“周曹叔之后,曹之支子封于卞,遂建族。
”曹叔振铎,是周武王之弟,他是后世曹姓的始祖,而卞氏又分自曹氏,这么说来,曹、卞两氏很显然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相传,在山东和江苏一带,至今仍有曹、卞二姓不相联姻的习俗,看来倒的确是“事出有因”的。
“和氏之璧”,在国人的心目中,可以说是大名鼎鼎。当年赵国的蔺相如,曾经冒着随时可能被杀的危险,以过人的勇气和智慧,为它创下了那一页脍炙人口的“完璧归赵”的史实。而这件至宝,正是由春秋时代的楚国人卞和所发现的,所以才会被名之为“和氏之璧”。
岑姓系承周渠 显赫汉唐两代岑
岑,是出现于周代初期的一个姓氏,算起来已经有了3000年的悠久历史。关于岑姓姓源,是见诸秦相吕不韦所著的那一部自称“有能增减一字者即以千金赏之”的《吕氏春秋》。
该书指出:“周文王封其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其地也,今梁国岑亭是也。”另外,《通志氏族略》也指出:“周武王封文王异母弟耀之子渠为岑子……。”
这两段考据文字,内容上可以说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是前者认为岑子是周文王所封,而后者认为是周武王所封。
这一点差别,目前虽然无从弄清楚,好在不管是何人所封,得姓的年代都差不多,所以不妨认为无关宏旨,不必在这上面多加推敲。
3000年前,周朝的开国天子把同父异母的兄弟之子渠封为岑,子孙以国为氏,就产生了“岑”这个古老的姓氏。
当时的岑邑,根据考证,是在今陕西省的韩城县境内,可见得后世姓岑的汉人,最初都是发源于这个地方。
另外,根据《姓氏考略》所记载的:“望出南阳,又,两越娌人多岑姓”,则南方,是有很多姓岑的外族的。
现在,广西省苍梧县的西南有一县名为岑溪,贵州有一个叫做岑巩的地方,可能跟当地的众多岑姓,不无关系。不过,源自古公??父的汉族岑姓,后来主要是繁衍于河南省的南阳一带,所以只要按着自己家族的播迁经过逐步推溯,今日岑姓的人士也不难找到自己的真正血统和来处。
在历史上,岑姓曾经是一个光彩而神气的姓氏,尤其是汉、唐两代,棘阳的岑家人材辈出,出将入相,显赫万分,他们的子弟备受朝廷的重视,岑家也俨然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汉代的棘里,就是现在河南省新野县的东北。
棘阳岑家的崭露头角,是开始于中兴汉室的光武帝之时,而头一个把这个家族引领上青云之途的,正是鼎鼎大名的光武帝大将岑彭。自岑彭之后,岑氏就扶摇直上,历经南北朝和唐朝,前后差不多1000年间,所享声誉始终不衰。
前清时代,最南方的广西省,又出了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在中法越南之役中,以“地营法”大战法军的“开花炮”,把来势汹汹的法军大败于临洮,其他各省闻风纷纷起而响应的抗法名将岑毓英。中法之战后,他曾高官厚禄,当到清廷的太子太傅,显赫不可一世。
常姓历史悠久异常
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以常为氏的古人似乎相当不少,有一位占月的常仪,还有一位曾经被任命为大司空的常先。因此,后世许多学者都认为,我国的常姓应该是在5000年以前就有了的,历史悠久异常。
《姓氏考略》上就是这样说的:“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为大司空,常姓当出此”。此外,唐代《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和《通志氏族略》也指出:“黄帝臣常先之后。”可见得常姓的出现于古远黄帝时代是被许多学者所普遍承认的。
被后世认为最正确的常氏出处,是《姓纂》和《通志氏族略》二书所同时记载的:“卫康叔支孙封常邑,因氏焉。”卫是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由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当时卫国所拥有的土地,是现在沿着黄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带。
跟周室的其他诸侯比较起来,卫国的寿祚还特别的长,历经周朝春秋,战国的漫长八、九百年,眼看许多曾经赫赫不可一世的诸侯纷纷被灭,而卫国仍然屹立不移,连那位号称统一天下的秦始皇都没有能够动摇他们,一直到秦二世时,才被灭国亡。
在周代的封建制度之下,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又分封采邑,而我国的常姓,正是当时卫国所封出去的一个采邑,其始祖则为卫康叔的孙子。因此,推算起来,卫康叔既然是周武王的兄弟,则常姓自然也是源自最为神气的周文王姬姓了。
他们跟后世姓卫的人士,同时还应该是同一血脉的人,因为卫康叔的后裔,后来在国亡之后也曾以国为氏而姓卫。
卫国被秦二世所灭,是在大约2200年以前的事,则我国常姓的出现,自也在这个时候。
这个姓氏出现之后,很快地出人头地,在稍后的汉朝初年,便已由一位叫做常惠的太原人士,光耀门庭。
常惠的成名,跟著名的持节牧羊的苏武一样是由于追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拘留10余年而始终持节不屈。
他是在汉武帝时走的,获释返国已经到了汉昭帝的朝代,就被拜为光禄大夫,荣耀异常。后来班固作《汉书》,并且特别为他列传,指出:“惠,太原人,甘露中为右将军”,名垂史册。
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我国常姓主要有太原、平原两望族,太原即今山西太原,平原为今山东一带,并且繁衍滋长为当地的望族。
这种情形,只要看历代常姓名人的出身地方,就不难了解了。
我国南方的闽、粤一带,在唐朝以前还算是一处荆蛮之地,人烟不多,教化亦未行。到了大约1200年以前唐德宗建中年间,由于出了一位叫做常衮的贤士,才把这种情况逐渐地改变了。
在他的苦心教化之下,“荆蛮”之人也慢慢地知书懂礼,全盘接受了中原的文化,闽、粤之地,自此不再被人视为未开化的落后地区,而逐渐地有人愿意向南播迁,造成了中华民族在南方的繁荣滋长。
另外,在宋代之时,还出现过一支新加入的常氏,那就是《通志氏族略》所指的:“恒氏,避宋讳改为常。
”恒氏,根据《世本》的记载,是楚大夫恒惠公之后,这位恒惠公的后裔,不是姓恒,就是姓常,而且主要繁衍于江苏的东海一带,所以有一部分常氏,跟恒氏实际上是一家人,不宜联姻。
明代是常氏大露锋芒的时期,论起当代的常氏名人,仅仅一位垂名千古的大将常遇春,便足以叫后世的子孙傲视人前了。
常遇春是安徽怀远人,是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大将,曾经从安徽一路打到顺天,凭着这份彪炳的汗马功劳,后来常遇春在朝廷的显赫,是不难想象的,他累任中书、右丞相,并被封为鄂国公,开平王,可谓实至名归。
这位赶走蒙古人,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历史名将,据传生平沉毅果敢,善抚士卒,不习书史,而用兵往往与古代的兵法相合。他并自言能将10万众,横行天下,所以在军中又有“常十万”的尊号
妫完因故奔齐 创造早期陈姓陈
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
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了“陈”这个姓氏。
当时,胡公满所拥有的陈地,大致是现在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即现在的河南淮阳县。这块地方应该是陈姓汉族的最早发源地。
奔齐之后首先以陈为氏的陈完,字敬仲,后来在齐国逐渐发达起来,食邑于田。
这时,他又改姓为田,《史记》上有一段“田敬仲完世家”,记载的就是他的故事。因此,田姓应该是自陈姓分出去的,两姓在三千多年以前本来是一家人呢!
胡公满本支所繁衍的陈国,传了二十五世,到妫健的时候,被秦始皇所灭。
妫健生了ㄙ、桓、轸三个儿子,在国亡之后,桓改姓王,轸则跑到楚国,后来还做了楚国的丞相,封为颍川侯,并且搬到河南的颍川地方,改姓为陈——这一支,被普遍认为是陈姓的共同祖先。
不过,陈姓的组成分子,也跟其他的大姓一样,并不仅仅为胡公满所传下来的这一支。
《通志氏族略》上面有一段记载,把陈姓各种形成因素,说明得十分清楚。
“公元二十四年,楚惠王使子西之子公孙朝伐陈而灭之,子孙以国为氏。又广陵之陈(在今江苏镇江东北),实刘氏,鲁相无子,以外孙刘矫嗣。
《河南官氏志》云:侯莫陈之后,亦改为陈氏。又曰:白永贵隋初改为陈氏,是为万年之陈。”
陈姓,至少有来源不同的四群——舜帝的后裔,白永贵的后裔,刘矫的后裔,以及突厥族的侯莫陈氏的后裔。
这四支陈姓“人马”,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已经遍布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过,其中要以颍川、汝南(今河南省)、下邳、广陵(今江苏)、东海(今山东东南部与江苏交界处)等地的陈氏,最为族大支繁。
头一个以陈为姓,后来又改姓为田的那个陈完,也是头一个在历史上大出风头的陈氏。太史公在《史记》上面,对他有过详尽的叙述。据说,他在齐国改姓为田之后,子孙世代都是齐国的大官,传到田和的时候,进一步列为诸侯,他的儿子田平乾脆并掉齐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田齐”。
张氏荣耀大姓 历史人材辈出
张,是一个十分荣耀的大姓,历史悠久,族大支繁,人材辈出。姓张的人要是数起“家珍”来,恐怕很少有人能比得过他们。
《姓纂》上面说:“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张星,因姓张氏。
”
《姓氏考略》上又说:“挥造弧矢,受封于张,后为弓氏、张氏、望出太原。”
《风俗通》上则指出:“张、王、李、赵、黄帝赐姓。”
由以上三段记载看来,张姓的祖先,可以直接追溯到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而不必像许多别的姓氏一样,须得费点力气才能拐弯抹角地找到自己是黄炎子孙的证明。
光是这一点,张姓的人就要比别人幸运而神气得多了。
其次,张姓还有一个可以自夸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祖先挥,是古代的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使用弓矢以前,必须先用力气把它张开,所以挥的后代有的姓弓,有的姓张。
现在姓张的人介绍自己的姓氏时,每每使用“弓长张”的说法,实在非常有道理,也足见中国文字的无比巧妙。
这一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张姓,最初的发源地,是在今山西省的太原一带。
到了大约三千年前的周代,黄帝的另外两支姬姓的后代,又有以张为姓的。
其一,为据元代袁桷《张氏宗谱序》上所说的:“张姓出于姬姓,至周而氏者祖于韩,其得望者十二,曰襄阳、洛阳、河东、始兴、冯翊、吴郡、平原、清河、河间、中山、曰魏、曰蜀。”
其二,则系根据《通志氏族略》所说的:“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始有张氏;出清河、南阳、吴郡、安定(在今甘肃省)、敦煌、武威、范阳、犍为、沛国、梁国、中山、汲郡、河内、高平十四望。
”
由此可见,张姓与姬姓,固然是五千年前同时受黄帝赐姓的姓氏,但是,到了两千年后的周代,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立的韩国和晋国,又都有人以张为姓,这两支张姓而且后来居上,繁衍很广,在襄阳、洛阳等26处地方都是望族。
因此,汉族的张姓,追溯起来虽然同为黄帝轩辕氏的后裔,但其得姓之先后有别,支派也有不同,后来使得张姓成为汉族一个大姓的,则主要是张姓的后裔,他们族大人众,繁衍到今天,几乎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姓张的人出现。
历来张姓的济济多士,人材辈出,更足以羡煞别人,从战国时游说六国连横事秦的张仪开始,历代的史籍之中,就满载着张姓之人的事功和成就,他们不但在事功上出人头地,对于学术、艺术、以及医学等方面,也有了不起的贡献。
白姓来源诸多 寻根确是不易
据诗人白居易的自序家状,他是周代时楚国太子建之子白公胜的后裔。《姓纂》一书上也有一段记载说:“黄帝之后,秦大夫白乙丙,楚有白公胜,楚平王太子建之子也”。
把这两个说法相互印证,则可知白氏家族是源自两三千年以前的楚国公族,推溯起来是上古颛顼帝后裔。
白氏的得姓始祖白公胜,因乱国被诛之后,楚国白氏家族的子孙,为了避乱而纷纷出奔他地,到了战国时期,白姓古人便遍布于山西和陕西等地。
这个成名了两三千年的家族,依照白居易的自序家状和《姓纂》的考证,是源自楚国的公族已如上述。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他们的历史还要更早些,像《姓氏考略》及《姓氏寻源》等古籍就指出:“元命苞,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
”白姓是早在炎帝神农氏的时期就已经有了的,他们的姓氏的历史,远远超过了五千年。不论这种说法的可靠性如何,而后来白氏家族发展确是相当复杂的。除了源自楚国公族的一支之外,另外在唐朝以及五代时期,还有许多突厥人和胡人也都以白为姓,甚至,更有人“以地为氏”而姓了白。
关于白氏家族,有以下的文献可资参考——《姓氏考略》:“又或以地为氏,唐置白州,即逸周书所云白氏之国”;《万姓统谱》:“五代,吐谷浑酋长白承福,庄宗赐姓李。陈永贵,胡人,本姓白,为行军总管。
李可久为吐谷浑宁朔两府留后,本姓白氏,赐姓李,望出南阳”;《北县氏族略》:“唐白元光本突厥人,封南阳郡王,其后为白氏。”
像这样错综复杂的情形,现在的白姓人要想找出自己血缘的真正所出,除非拥有完整的族谱,否则是难以如愿以偿的。
毕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
3000多年以前的毕国,是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原或咸阳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都是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的活动是十分活跃的。因为,毕公高传到春秋时代的毕万之时,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为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的后裔魏文侯,后来曾经“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并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毕万的后代既然曾改姓为魏,并且成为战国时代的著名姓氏。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正由于这样,现在的毕姓跟魏姓的,是同一血脉的一家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