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律

限制行为能力人怎么离婚?

限制行为能力人怎么离婚?

全部回答

2018-03-02

50 0
    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享有离婚自由,但由于其具有独特性,这两类人离婚只能通过法院诉讼离婚,而不能通过民政局协议离婚。   民法中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类人,即一是10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但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以自己的劳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就是16岁以上18岁以下已经工作了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是身体有缺陷(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心理有缺陷的人不算)以及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行为能力人离婚: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离婚不能通过民政局协议离婚,只能通过法院诉讼离婚。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作为原告提出离婚诉讼。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通常受理此类案件。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第一顺位法定代理人是其配偶。在离婚诉讼中,其配偶自然不能作为其代理人,要变更其父母等近亲属为代理人。在离婚诉讼程序中或离婚诉讼程序前,必须通过一个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特别程序,确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能力。
    该特别程序是在离婚本诉前还是中提出,均符合法律规定。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作为被告进行离婚诉讼。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配偶在离婚诉讼前或诉讼中必须提出确认行为能力特别程序的申请。
  该特别程序应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确认行为能力,一个是监护人即法定代理人的变更或指定。  如果是在离婚本诉中提出,本诉应当中止,待特别程序完成后,恢复本诉的审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法律
法律
民事
离婚
刑事
经济
遗产
工伤
公司法
诈骗
其它
拆迁
个税
股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