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有关雍正皇帝的故事
雍正皇帝推行廉政,提倡节俭的故事
摘录自《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作者:梅朝荣
清雍正认为,一个人只有为官清廉,才能主持公正。为此,雍正帝告诫官员:“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操清廉乃居官之大本。 故凡居官者,必当端其操守以为根本,乃可以为良吏。”
雍正帝对于清廉刚正的官员很爱惜。浙江总督李卫以严猛廉洁著称,雍正帝曾赐他御书"公勤廉干"匾额一方。李卫不苟同于官场积习,无所瞻顾,不徇私情,不避权贵,得罪了不少大员,这些人串通告状。 雍正帝心中有数,指出:李卫粗率狂纵,人所共知,但他却是刚正之人,"朕取其操守廉洁,勇于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视国政为膜外之颓风耳!"
雍正帝虽然...全部
雍正皇帝推行廉政,提倡节俭的故事
摘录自《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作者:梅朝荣
清雍正认为,一个人只有为官清廉,才能主持公正。为此,雍正帝告诫官员:“以循良为楷模,以贪墨为鉴戒…操清廉乃居官之大本。
故凡居官者,必当端其操守以为根本,乃可以为良吏。”
雍正帝对于清廉刚正的官员很爱惜。浙江总督李卫以严猛廉洁著称,雍正帝曾赐他御书"公勤廉干"匾额一方。李卫不苟同于官场积习,无所瞻顾,不徇私情,不避权贵,得罪了不少大员,这些人串通告状。
雍正帝心中有数,指出:李卫粗率狂纵,人所共知,但他却是刚正之人,"朕取其操守廉洁,勇于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视国政为膜外之颓风耳!"
雍正帝虽然很重用清官,但他对清官也会作具体分析。他说:当官的若不干事或者干不好事,人品再好,也不过是个木偶,起不到治世安民的作用。
直隶吴桥知县常三乐,廉洁安分,也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他胆小软弱,以致地方好多事久拖不决,工作难有起色。直隶巡抚李维钧要把常三乐从县令职位上调开,吏部却认为常三乐没有什么劣迹而不予批准。雍正帝知道这件事后,毫不含糊地指出:常三乐当官软弱,实属失职,应当免去官职。
由此可见,雍正帝不仅要求官员们清廉刚正,而且要有真实的才干。为了造就一支高效的官吏队伍,雍正帝还命令文武百官荐举人才。
雍正帝要求官吏必须为官清廉,但同时也反对某些官员借清廉之名而沽名钓誉。
为此,他指出:"取所当取不伤乎廉,用所当用不涉乎滥。固不可竣削以困民,亦不必矫激以沽誉。"
这就是说:做官的取自己应当取的钱财不能算作不廉,用自己应用当用的钱物不能算是滥用。所以,既不要剥削老百姓,也不要伪饰清廉而沽名钓誉。
在官场上,确实存在着沽名钓誉的现象。清朝曾经流行着这样一个术语"名实兼收"。对此,雍正帝进行了入木三分地分析:"所谓名者,官爵也;所谓实者,货财也。"他进一步指出:"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而云名实兼收。
"即:这些名实兼收的官僚,品行似乎很公道忠诚,操守看上去廉洁无私,实际上却是善于钻营者。他们对应尽的民生职责并不经心,专以逢迎上司为能,甚至暗通关节,私受请托,巧吞钱财,很是神通广大。结果,既捞到了实惠,又博得了美名,可谓名利双收。
为了有效地推行廉政,雍正帝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号召群臣提倡节俭。雍正帝素喜清淡,"御膳"常常是烧豆筋、炒豆芽等几个简单的素菜,外加一碗糙米饭。掉一个饭粒都要捡起来吃掉,未动的菜则回锅热热下顿再吃。
连李卫都感叹皇帝太"寒碜",雍正帝则淡淡一笑:"朕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何物不可求?何膳不可进?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啊!"雍正帝从未去过承德避暑山庄,也没到江南做过巡幸活动。就算他不得不去拜谒祖陵时,都不同意在沿途安放过多的临时设施,稍有花销,就认为是过奢之举。
此外,他对群臣进献的稀世珍宝也大不以为然,反倒认为:"行一利民之政,胜于献稀世之珍也;荐一可用之才,胜于贡连城之宝也。"
雍正帝明确指出:"世人无不以奢为耻,以勤俭为美德,若诸臣以奢为尚,又何以训民俭乎?"即:世人都反对骄奢淫逸,都把勤俭当作美德。
假如群臣反过来都以奢侈为时尚,那又怎么去教导百姓们提倡节俭呢?
应当说,雍正帝的确是一位胆识皆备、办事雷厉风行的皇帝。他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他在位十三年,励精图治,在施政的各个方面实行了独具特色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尤其是他坚决打击贪污腐败行为,力倡廉政,整饬吏治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革除了康熙王朝后期遗留下的虚诈不实的官场弊端,为"雍正改元,政治一新"打响了第一炮,为乾隆初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严惩贪吏,雷厉风行
雍正帝在清查亏空的活动中查出了一大批贪官污吏。
为了肃清吏治,辟一朝清廉之风,罢官、抄家,是雍正帝对贪官们采取的严厉惩戒措施。
雍正帝采取的罢官策略是针对所谓"留任补亏"的,这也是历朝历代的老办法,即查出亏空后,勒令该官在限期内补齐。
但是,有哪个贪官会从自己身上挖肉下来填补亏空呢?他们的常用手段就是加紧盘剥百姓,正所谓"不取于民,将从何出?"结果,国库是充盈了,百姓却大吃苦头。雍正帝要改革,是既要国富,也要民强,不能让贪官污吏分文不损,平民百姓加重负担。
因此,他的对策是先罢官,后索赔。凡是贪官,一经被人告发,就要革职离任,不许再像以前那样可以留任以弥补亏空。如果已经清还完毕,尚可为官者,由吏部奏请。
实行社仓,节约粮食
可以说雍正帝当时首先照顾粮食生产是无法之法。
在清朝,较低的生活水平和一部分地区不畅的交通状况,使得国内各地之间的经济交流受到阻碍。在这种情况下要取得全国范围内产业结构的合理协调是无法办到的,因而只能力求先确保百姓果腹,在当地解决当地问题,孤立地协调种植结构。
显然这种方法虽然不利于后世,但在雍正朝,却是当时条件下的现实出路。
提倡实行社仓,这是封建统治者实现救荒的办法。早在隋唐时期,封建统治者便出台了较成熟的救荒措施---义仓。隋文帝杨坚首倡义仓,唐太宗李世民将之推广,方法是政府代储百姓丰年余粮,以备荒年之用。
当时吏治清明,贪贿现象较轻较少,李世民的一些大臣都过着十分清苦的生活,如魏征家无正堂,岑文本家无尺素,这种自上而下的良好世风为义仓的实行提供了现实基础,义仓中的粮食,官员不敢分毫动用。但事实上这种丰年积粮备荒年的仓储办法,早在宋代就由于吏治颓败而难于实行,所以著名的老夫子朱熹虽大力提倡,却一直难于实现。
康熙帝执政时期但有官员建议推行义仓,康熙帝一概不准。有个姓张的户部侍郎呼声最为激烈,康熙帝就请他去实际体验一下,让他至山西身体力行,结果处处碰壁,张侍郎满面羞愧,主动奏请作罢。
雍正帝同其父康熙帝对此事的态度大不一样,他即位后不久,就谕令湖广督抚杨宗仁等设立社仓。
地方官员为了迎合他,强令百姓缴纳仓粮,规定凡交正赋银一两的,外纳社仓谷一石,并以存储多少作为州县官的考成,这等于是新的加派,而且很重。雍正帝于二年(1724年)提出明确的社仓办理办法:由民间承办,不用官办;官员只宜劝导举行,不可强迫命令仓中存粮数目、出入办法。
同时确定管理奖惩办法:仓粮由百姓捐输,捐至十石给花红,三十石以上挂匾,三百石以上的给八品顶戴;每社设正副社长,选择人品端方家道殷实者充任,表现优秀者十年以上亦给八品顶戴;侵蚀仓粮的依法严办;借谷收息,一石加息二斗,若遇荒歉年头,小歉减半,大歉全免,只收本谷。
办理社仓难于进行,雍正帝并非没意识到。他知道富饶之家自有储蓄,即使遇上荒年,也不会依赖仓谷,所以不愿输纳;贫穷人家希望社仓办好,然而却无力纳粟。百姓们为避免吃亏,也都不想缴纳仓粮。官吏对有关考成的平仓尚有侵蚀挪用之弊,对不计考成的社仓更难望其用心办好了。
雍正帝并非不知道这个道理,只不过他个人富有挑战精神,即使知道此事难以成功,还是要放手一试。这也说明他救荒心切,想造福于民。而且,社仓对于灾年赈饥的确发挥着意想不到的效果。西北战事骤起的时候,陕西总督岳钟琪奉命设立社仓,采买谷麦近四十万石,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说提倡实行社仓是雍正帝实现救荒的一个好办法,那么提倡节约粮食则是雍正帝另一项防患于未然的措施。雍正帝不仅深知"民以食为天"、"农为天下之本务"的道理,而且看到了人口日益增加而粮食产量有限、"所入不足以供所出"的问题。
为此,他在采取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努力增加粮食生产、慎重仓储的同时,还特别强调爱惜和节约粮食。
雍正二年(1724年),他谕令膳房:"凡粥饭及肴馔等类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者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抛弃。
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数年之后,他得知膳房沟水内仍有倒掉的饭食,又训诫膳房太监说:"膳房沟水内魁弃饭粒甚多。从前不时晓谕,尔等并不严饬所管人役。如朕再行查出,必不轻恕尔等,不单罚尔等之俸、革膳房人等钱粮而已。
慎之!慎之!"
在这里,雍正帝为节约粮食可谓费尽心思,从人食、猫食到鸟食,交代得清清楚楚。至高无上的封建皇帝,专门为剩粥剩饭的处理下一道特谕,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大概也绝无仅有。
雍正五年(1727年)三月,他颁布长篇特谕,说:"夫米谷为养命之宝,既赖之以生,则当加以爱惜,而不可存轻弃之心。
且资之者众,尤当随时撙节,而不可纵口腹之欲。每人能省一勺,在我不觉其少,而积少成多,便可多养数人。若人人如此,则所积岂不更多,所养岂不更众乎?"为了打消人们"少食伤身"的顾虑,他说:"养生家以食少为要诀,固所以颐神养和,亦所以节用惜福也。
况脾主于信,习惯便成自然。每见食少之人其精神气体未尝不壮,此显而可见者。"他还用"天人感应"说训诫缙绅百姓:"米谷乃上天所赐以生养万民者,朕为天下主,惟有敬谨宝重,仰冀天心默佑,雨畸时若,岁获有秋,俾小民家有盖藏,人歌乐土。
朕既为万民计,不敢轻忽天贶,尔等绅衿百姓,独不为一身一家之计乎?朝夕生养需用,既受上天之赐,若果加以爱惜,随时撙节,则上天必频频赐赉,长享盈宁之福;若恣情纵欲,暴殄天物,则必上干天怒,不蒙赐赉,而水旱灾棂之事不免。
其理岂或爽哉!"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