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生活常识

冬天冻手冻脚怎么办啊?

全部回答

2018-04-15

0 0
及早预防啊。 我以前也是,但是现在不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呵呵 有一年不冻以后就不爱冻了。 多用热水烫手脚。

2018-04-15

13 0
多带手套 多穿些袜子

2018-04-15

40 0
  教你一个方法,很有效:做一道菜叫:行气补血姜酒鸡 材料:鸡一只,红枣5枚,姜3片,盐,酒,芡粉各适量。 制法:1。将鸡宰杀,脱毛去肠脏,以盐略搓鸡皮后,以清水洗净,将鸡斩为小块,以少许芡粉拌。
  
   2。将红枣洗净,去核切丝,姜洗净去皮,切片。 3。水5碗,下红枣/姜片,烧滚片刻,趁大滚下鸡,加盖翻滚,开盖,撇去汤面浮油,下盐调味,并酌加烧酒即可食用。 食疗功效:补气养血,治气虚血弱,手足冰冻。

2018-04-15

13 0
积极治疗慢性贫血及消耗性疾病

2018-04-15

45 0
    你好,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生在肢体的未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现代医学认为冻疮是因为患儿的皮肤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袭,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得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的组织损伤。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儿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常见症状为,冻疮初起为局限性蚕豆至指甲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触之冰冷,压之退色,去压后恢复较慢,自觉局部有胀感、瘙痒,遇热后更甚,严重者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经久不愈。
    如果肢端血运不好,手足容易出汗以及慢性营养不良者更容易发生。一般在冬季发病,随着气候的转暖可逐渐痊愈。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以揉法、摩法、擦法等在患处的局部进行操作,时间为5~10分钟。
  要轻快柔和,切忌生硬粗暴。 (2)如果局部发生了水疱或溃疡,在操作时要避开局部,先在其四周操作,待局部溃疡愈合、血脉流通后,再在局部进行操作。   (3)患儿仰卧,家长以掌心对准关元穴,逆时针摩动2~5分钟,以温阳散寒。
   2.随证加减 (1)耳部冻疮者加 ①按揉外关、翳风穴各1分钟。 ②家长以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相对用力搓擦患儿的耳部,时间为2~5分钟。 (2)鼻尖处发生冻疮者加 ①按揉迎香穴1分钟。
     ②拿合谷1分钟。 ③家长以大拇指指腹轻擦鼻部,以透热为度。 (3)面部发生冻疮者加 ①按揉合谷穴2分钟。 ②按揉下关、牙关颊车等穴各20次。 ③家长以大鱼际轻擦面部,以透热为度。
   (4)手部发生冻疮者加 ①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 ②家长以大拇指指腹按压患侧的缺盆穴处、约1分钟,然后慢慢松手,患儿自觉有热流向手部传导。   ③以两手掌相对,横搓上肢1~3分钟。
   (5)足部发生冻疮者加 ①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②家长以单掌搓擦患儿患侧的足底,以局部发热为度。 ③患儿侧卧位,两腿前后分开,患侧在下面,然后,家长以掌根按压屈、肢的大腿内侧面,持续按压1分钟,然后,慢慢松开手,患儿自觉有股热流冲向足部,用同样的方法操作另一侧。
     生活调理 (1)加强体育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患儿的耐寒能力。 (2)注意保暖,避免受冷。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时,要注意及时增添衣服,外出时戴口罩,防止冷风刺激。
  从室外返回时,切忌立即烘火取暖,应先慢慢把手足活动一下,然后再取暖为好。   (3)对于冻疮严重者及常年反复发作者,可应用中、西药物内服外用。 (4)合理喂养,加强营养,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5)积极治疗慢性贫血及消耗性疾病 。

2018-04-15

11 0
不出门。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生活常识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