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韩国恨日本,怎么还会有韩日世界杯

全部回答

2018-02-12

0 0
    的确,韩日友好曾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至少韩国总统卢武铉先前的对日政策里,韩国似乎要同日本一同跨过历史的血痕,加强合作,友好相处。2002年即被两国政府定为"日韩人民友好年"。
  在日韩世界杯举办期间,日本的电视台开设了韩国语讲座,学习韩语的日本人显著增加。随即,韩国大牌明星打入日本明星圈,并在日本刮起一阵"韩流"。  但2005年,两国政府又因独岛之争翻了脸,两国重新卷入仇恨和职责的旋涡之中。
  其实独岛就是个长不过200米的礁石岛,可这恰恰见证了韩国人的血性。断指,自焚,焚旗,跳河,切腹(未遂),韩国民众为了国家主权手段用尽。反观中国,连个游行都没有。我觉得我们中国缺乏一个有效的民间组织,上次好不容易游行一次日本说是政府策划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有民间组织一些游行呢?官方和官方对话,民间的纠纷由民间的声音来解决。
    中国的民间期待一个团结的声音!。

2018-02-12

68 0
    正因为恨日本,才会有韩日世界杯! 一开始铁定日本独家主办,韩国人硬是凭着郑梦准的关系抢过半个主办权,为这个日本老大不痛快。 看样子楼主不太了解02世界杯申办时的那一幕。
   口述实录:韩日争夺世界杯举办权内幕 -------------------------------------------------------------------------------- 2002/07/09 13:46 中华读书报   世界杯原是欧洲和南美一统天下。
    而2002年世界杯由于首次由日本和韩国两个亚洲国家共同举办而具有了特殊意义。韩国足协主席郑梦准这个名字也随着韩国队的突出表现被人们日渐熟悉。   北京大学出版社适时地出版了由郑梦准著的《2002韩日世界杯——郑梦准寄语》一书。
  书中在讲述了他自己的政治生涯的同时披露了韩日共同举办世界杯的诸多内幕。  下文即是[被屏蔽广告] 该书节选。   1996年6月,国际足联(FIFA)决定由韩国和日本共同举办2002年世界杯。
  回顾世界最大的体育活动世界杯大会的漫长历史,这次大会是进入21世纪后举办的第一次世界杯,又是国际足联第一次到亚洲举办的大会,也是第一次由两个国家共同举办的跨时代的活动。     在2002年世界杯的申办活动开始时,日本处于领先位置,而韩国紧追不舍,遂演化成激烈的竞争。
  申办开始,韩国国内也曾蔓延着“要么单独举办,要么干脆不办”的氛围。作为韩国足协主席,我处于两难的窘境。   面对历史性的世界杯,韩日两国应尽释前嫌,解开疙瘩,为成功举办世界杯而同心协力。  韩国为什么晚于日本投入申办活动?通过哪些过程取得共同举办权的?我作为自始至终全身投入申办活动的当事人,很想把真实情况大白于天下,以取得日本人的理解。
     韩国有举办资格   与标榜五大洲平等的奥运会不同,世界杯由欧洲和南美垄断着,除了欧洲和南美,任何地方都从来没举办过世界杯。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期间,时任国际足联主席的阿维兰热表示,为在世界各地普及足球,很想在欧洲和南美以外的其他地区举办世界杯。
  这一愿望在1994年的美国世界杯得以实现并非常成功。   后来阿维兰热主席又表示,2002年世界杯很想在亚洲或者非洲举行。亲日倾向很浓的阿维兰热主席跟日本足协有关人员说:“你们申办2002年世界杯如何?”并予以推荐。
    正因为有这种背景,日本能够早早就进行了广泛的申办活动。日本于1989年正式申请申办世界杯,1990年10月召开了申办委员会发起大会,第二年6月正式成立申办委员会,并朝着2002年顺利地进行申办活动。
     面对日本的申办活动,韩国也没有袖手旁观。   韩国历来有足球不能让给日本的民族情绪。  截至1990年韩国队3次进入世界杯,而日本连一次经历都没有。日本第一次打进世界杯是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
  自视为亚洲足球之盟主的韩国人认为,“如果在亚洲第一次举办世界杯,当然应该是韩国,而不是日本。”但是,韩国足协在同政府的几次会谈中虽然提出申办提案,却未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世界杯大会的规模极为庞大,不当作国家级的项目来抓是不可能实现的。
  刚刚举办汉城奥运会后松一口气的韩国政府不愿欣然接受申办世界杯的提案。加上韩国又遇经济高速发展告一段落,逆转而进入不景气的阶段。所以韩国足球界有申办愿望却不敢挺身而出,拖延着提交申办要求的时间。
       1993年1月12日,由我担任了韩国足协第47届主席。虽然晚了一点,我上任后作为一个目标,提出“在韩国举行2002年世界杯”的提案。但当时的韩国体育界正忙于申办釜山2002年亚运会而乱糟糟的,对我的提案持否定态度。
     “举办世界杯的时机不成熟”,“日本已经正式申办,韩国竞争不过日本”,“经济不景气的现在与其举办世界杯,不如致力于重建经济”等,当时的气氛,悲观的论调占了上风。     到了1994年,政府态度仍然非常暧昧。
  当通过来往于韩国足协的记者得知,文化体育部向总统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中没有写进世界杯申办活动时,我们的内心里受到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冷淡的氛围中,1994年1月18日正式成立了申办委员会,申办委员会把各界知名人士作为发起人,做到至少不能落在日本申委会的后面。
       自1993年12月参加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1994年美国大会小组抽签仪式后,我亲身体验了国际足联的门槛太高了。5个月后的1994年5月,我就参加代表亚洲地区的国际足联(FI-FA)副主席竞选问题作了慎重的考虑。
  国际足联给亚洲的副主席名额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亚洲足联(AFC)会议通过无记名秘密投票产生。     经过竞选,我当选了国际足联副主席,向着取得世界杯主办权的目标迈出了第一步。
     决定共同举办的前夜   先从结果说起,2002年世界杯决定由韩国和日本共同举办。   共同举办的意见最早是1994年末,韩国韩升州外务部长官在和日本的河野洋平外相会谈时提出的。  当时韩国驻日本大使孔鲁明在座,他记得这是在东京的一次晚宴上。
     河野外相说:“两国的世界杯申办竞争再这样闹下去,势必影响两国间的友好关系。既然这样,共同举办怎么样?”李洪九总理在韩国国会提出,目前过分的竞争会造成韩日之间的负面影响,所以可以考虑韩日共同主办。
    欧洲有关人员对韩国和日本的申办竞争不无嘲笑地说:“韩国和日本的申办竞争好像把100米赛跑整整跑两年一样。”   2000年的欧洲足球锦标赛是荷兰和比利时共同举办的。对在东亚生活的我们来说,荷兰和比利时是互相差不多的国家,但实际上它们两国之间的关系就像我们韩国和日本的关系一样错综复杂。
    反过来在欧洲人的眼里,韩国和日本没什么两样。那么,这么相近的两国之间有什么必要竞争得你死我活呢?很难理解。   当时日本驻韩国大使山下新太郎访问贸易协会的具平会世界杯申办委员长,表明日本方面决不折腰,单独主办世界杯的态度不变,决无共同举办之意。
  到那时为止,韩国的立场是不管是单独举办,还是共同举办都可以。  只因为竞争对手是日本,事情更复杂一点。因为从韩国国民的心态来看,赢日本人比主办世界杯更重要。   我虽然没有过分地主张单独举办,但心里想“在亚洲第一次举办世界杯的国家应该是韩国”。
  我没有坚持独自举办,但由于当时的国际足联的规定是不允许共同举办,所以只好向单独举办的方向努力。  也就是以单独举办为目标,最后决定共同举办也行。着重点不在展开单独举办还是共同举办的争论,而在于多争取支持我们的势力。
     1996年5月24日在罗马举行的欧洲足联(UEFA)理事会上决定,“同意韩日两国共同举办2002年世界杯,将于5月31日的国际足联执行委员会会议上作为正式提案来讨论”。  消息一经发表,日本总理桥本龙太郎当即指出:“欧洲足联有这样的权利吗?应该单独举办世界杯。
  ”表明了反对共同举办的立场。日本似乎固守单独举办到最后一刻的时间。   阻止提前决定举办国   在1995年5月于瑞典苏黎世国际足联之家召开的国际足联执行委员会的会议上,“提早决定主办国”的提议第一次浮出了水面。
    其内容是原定1996年决定2002年世界杯主办国,今改为提前一年决定。理由是“韩日之间的申办竞争过于激烈。”   出国前,我已经知道这次会议议程里有提前决定主办国的议题,因此会前我抢先到秘书长布拉特(现主席)的办公室,确认这次会议是否确有这个议题。
  他反问我,韩国方面对提早决定有什么意见?我说:“最好是一切按原定计划办。  ”“知道了,好像日本方面也反对。”布拉特秘书长表示要去掉这个议题。   执行委员会会议在第二天上午9点正式开始。
  到了下午1点,阿维兰热突然提出提早决定主办国的议案。“请问主席先生,着急决定主办国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吗?”北中美加勒比海足联主席提出了质疑。   阿维兰热主席有点掩盖不住惊惶失措的心情。  以往主席的话具有绝对权威,不管他说什么话,别说是反对,连提出疑义也不可能。
  因为反对或质疑都被看作是对主席的挑战,所以不管有什么疑义,不能明确表示自己的意见。听到质疑以后,阿维兰热主席有点措手不及,回答:“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   我主张“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有前有后。
    韩日之间的申办竞争虽然有不好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通过正当的竞争选出最能办好世界杯的国家,才能说服球迷,推动足球运动的发展”,并批评道:“提早决定主办国好像与足球赛里上半场一方明显优势就取消下半场一样。
  ”   通过这件事我以为提早决定论已经过去,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7月末在加勒比海的开曼群岛,由北中美加勒比海足球联盟主办,举行了薛儿杯足球赛。为了和该地区足球界人士增进感情,也为了向他们介绍韩国,我访问了那里。
  在下榻的饭店,我突然接到国际足联发来的传真,传真的内容是5月末在瑞士举行的那次执行委员会会议记录,写有与会者赞同(agreement)提早决定主办国的提议,并要求:若对记录有异议,须在3日内通告。
       我立即向国际足联总部发了信函。我在信中说“我记得对提早决定主办国没有形成决议。你们在执行委员会会议结束两个月后才给我发来会议记录,并要求我3日内通告,这公平吗?”不久,苏黎世给我发来了回信,将原来的“赞同”改为“大体上赞同(consensus)”。
  我又发了抗议信,指出:“当时在执行委员会会议上,包括我在内只有几个人发了言,怎么能说大体上赞同呢?”   随后,我去了厄瓜多尔,那里准备举行17岁以下世界青少年足球锦标赛(U17)。  一天下午5点,阿维兰热主席要在自己的房间见我。
  我觉得这是直接阐明我反对提早决定主办国的好机会,所以我准备见他,并让同我一起去的李福衡委员做翻译。   李委员曾任韩国驻阿根廷和墨西哥等中南美国家的大使,讲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语。他性格开朗,在声乐方面造诣根深,为申办活动做了大量工作。
    我和李委员一起走进阿维兰热主席的房间,鲁菲南副秘书长已在那里等候我们。阿维兰热主席一上来就大声训斥我,说你为什么对原定1995年在尼日利亚举行的青少年锦标赛因当地发生传染病而易地举行的提议不支持?“对主席决定的事情你应理所当然地支持吧。
  ”阿维兰热担任24年的国际足联主席,我理解国际体育界的氛围,也理解他的想法。  但我对他说:“我是通过选举上来的国际足联副主席,我有说出自己意见的权利。”   阿维兰热主席大声呵斥了一个小时后,似乎寻找到了平常的感觉,话也变少了。
  他问我:“你不愿意提早决定,是吗?”我说最好是一切按原定计划办。他说:“知道了,那么取消提早决定主办国的提议吧,但以后你要尊重我的意见。  ”就这样,提早决定2002年世界杯举办国的提议终于取消了。
     同年秋季,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委员紧急会议上,阿维兰热主席履行承诺,正式放弃了提早决定世界杯举办国的主张。   体育也政治   主张共同举办的改革派代表是欧洲足联的约翰松,他得到欧洲的8位执行委员和3位非洲执行委员的支持。
    也就是说欧洲和非洲的执行委员共有11名,占21位执行委员的一半以上。即使我主张韩国单独举办到底,所得票数也不及共同举办派的票数。   也许我会跟约翰松说:“希望你们欧洲的8票支持我们韩国单独举办。
  ”但以约翰松为代表的改革派认为,韩日两国中无论哪一个国家全胜,或哪一个国家全败都不是完美的结局,于是支持韩日共同举办。  他们是不会最后变卦的。   起初,阿维兰热主席对所发生的动向没有在意,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阿维兰热主席认为,他曾给予非洲相当大的恩惠,约翰松再闹腾也不过是8票而已。但知道非洲的执行委员们确实背叛了自己时,他才醒悟到,如果继续坚持由日本单独举办,万一失败了,那就要承受巨大的冲击,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他改变了原来的主张,主动接受了反对派“韩日共同举办的提案”。这是5月30日、也就是6月1日投票决定2002年世界杯举办国前两天的事情。好像要证明历史常有惊人的反复似的,4年后的2000年夏天,在决定2006年世界杯主办国时也出现了同样的情景。
  光阴似箭。韩日大会以后的下一届即2006年世界杯举办地选为德国。     围绕2006年世界杯举办权,流传着很多小道消息。想要首次在非洲举办世界杯的南非以11比12的一票之差败给德国,咽下了遗憾的眼泪。
  由于来自澳洲的查尔斯·汤普西执行委员弃权而导致了一票之差的结局。如果他不弃权,投南非一票,成为12:12,则最后的决定权留给主席布拉特。  布拉特主席早就说过“2006年世界杯的主办权非南非莫属”,德国必败无疑。
  但最后的情形截然相反。   1999年7月,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国际足联大会为德国拿到举办权埋下了伏笔。会上亚洲足联要求6个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除了主办国韩国和日本,实际上是4个),但布拉特主席只同意给4个,并拒绝同澳洲比赛的获胜者出线的要求,把这个名额转给欧洲。
       亚洲代表团对布拉特主席的决定表示抗议,全体代表退出会场,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决定抵制2002年世界杯。在亚洲首次举办的世界杯上,亚洲国家起来抵制,这的确是一件难堪的事情。
     我开始走访亚洲各国,想方设法避免最坏的事情发生。经过欧洲足联约翰松主席的斡旋,把0。  5个名额让给了亚洲。加上这0。5个名额,亚洲国家能够进入世界杯决赛的名额增为4。
  5个。这里包括韩国和日本,除去这两个国家,就只有2。5个名额。也就是说亚洲40个国家通过预赛,前一二名进入决赛,第三名还要与欧洲的第14名比赛,胜者出线。   我认为,因亚洲足球水平不高而减少参赛名额是错误的,也与国际足联向足球水平不高的国家积极投资以发展其足球运动的政策相违背。
    亚洲无论是从面积还是国家数量及人口总数都占世界的绝对多数,所以给亚洲增加一个名额是为发展整个世界足球运动做贡献。   无视上述这些事实,不顾亚洲的执行委员少的情况,以多数表决绝不是民主,而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横。
  到决定2006年世界杯主办国时,来自亚洲的4个委员一致团结起来,逆布拉特主席的意图而行,把4票都报给了德国。  这样和欧洲足联的8票合起来一共12票。   据说,澳洲足联的汤普逊站在欧洲足联和非洲足联中间左右为难,加上澳洲足联内部复杂的原因,苦恼之余决定弃权。
  这对布拉特的意图是致命一击。   像国际社会的外交一样,在国际足联组织内部,也存在着用一般手段解决不了的“政治”,排除这些问题便无法谈论国际足联组织。  与国际奥委会不同,国际足联是凭借每4年换届选举出的主席等成员运营着。
  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谈到国际足联的政治力学,让人想起中东的复杂形势。”   国际足联章程明确规定反对政治的无理干涉,但即使体育也不能没有政治,或许需要政治。   日本终于服气了   再回到决定2002年世界杯举办国的前夜。
       阿维兰热主席派秘书长布拉特作为特使访问日本,并询问“如果2002年世界杯共同举办,日本方面能不能接受?”他要求日本明确表示“接受共同主办,操办其中的一部分”或者“放弃世界杯的申办”,两者必居其一。
     开始用电话询问,日方要求发来书面文件,于是按要求发去文件。  在15天之前,韩国方面已将“我们正在研究共同主办的可能性”的文件提交给了国际足联。   日本当然不可无视国际足联的文件。
  事后才知道日本足协负责人直到最后一刻还顽固地坚持“单独举办”的主张。最终改变日本主张的是前日本首相、日本申办委主席宫泽喜一。他于5月30日到达瑞士苏黎世。     宫泽喜一利用自己申办委主席的身份,多方进行活动。
  他是日本政治家中被誉为英语最好的国际通。   1996年4月,我参加国会议员选举,来不及看开票结果,便飞往美国圣何塞,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北中美足联大会,与宫泽喜一共进午餐。当时虽然申办竞争异常激烈,他却敞开胸怀,谈吐坦荡,给我以堂堂正正的大人物的印象。
       说由于宫泽喜一的决断,日本朝着共同举办的目标迈进决不过分。日本终于接受了阿维兰热主席关于共同举办世界杯的要求,正式表示:“只要国际足联愿意,我们可以考虑共同举办。
  ”   虽然世界杯赛第一次采用共同举办的形式,但每两年举行一次的非洲杯2000年足球赛由尼日利亚和加纳共同举办;2000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也是由荷兰和比利时两国共同举办的。     我相信,共同举办在业务上麻烦事比较多,但比起单独举办,收获是多方面的。
     为什么叫韩日(KOREA/JAPAN),而不叫日韩(JAPAN/KOREA)?   决定共同举办世界杯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这两个国家分配大会的主要活动。1996年5月末发表了韩日共同举办世界杯的决定,同年11月就主要议程的安排问题进行了研究。
    日方强烈要求决赛应在日本举行,单独举办是失败了,但决不放弃主办决赛的权利。而韩国的态度是采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   也是11月的那次会议上,在国际足联的主持下,韩国足球协会、日本足球协会和国际足联组织委员会共同研究决定,最后决赛在日本举行,开幕式在韩国举行。
     此外,为2002年世界的正式名称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争论。  国际足联把2002年世界杯的名称初步定为“2002年日本/韩国世界杯(2002 Japan-Korea World Cup)”。
  韩国方面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在正式名称里为什么把日本放在韩国前头?”当时的布拉特秘书长解释说:“英语是国际足联的第一共同语言,在英语字母顺序里‘K’在‘j’后,所以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   我当即反驳,在法语里韩国叫做“Coree”,日本叫“Japon”,“标记顺序应韩国在前日本在后。
  国际足联组织的名称也是法语“Federation Internationnale de Football Association”的简称,因此不管怎么想,在标记上韩国应放在日本前面。     最后会议采纳了我的意见,把正式名称定为:“2002国际足联世界杯韩国/日本(2002 FIFA World Cup Korea/Japan)”。
   。

2018-02-12

68 0
    韩日世界杯不是韩国,也不是日本所愿意看到的,实际上是有世界足联造成的,2002年按当时世足联的规定,这一届世界杯应有亚洲来举办,当时,韩国和日本分别申请,世界足联大部分委员倾向于让韩国举办,而日本为了申请成功,仗着经济强大,给了世足联大笔的经济援助,而且答应以后每年都要给予世足联一经济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世足联主席抢先提出,让韩日联办,而且提出在韩国搞开幕式,在日本搞冠亚军决赛和闭幕式,结果就这样定了,由于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韩日世界杯后,世足联把权利下放给了洲足联,让洲足联来决定本洲内由那一个国家来举办,2006年轮到了欧洲,德国和英国争办,欧足联裁决由德国来承办。
    。

2018-02-12

38 0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2018-02-12

38 0
韩国高丽棒子都是垃圾.虚张声势来提高自己国家的知名度.

2018-02-12

38 0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