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孙子荆对王武子重情重义表现在哪?

孙子荆对王武子重情重义表现在哪

全部回答

2018-05-28

61 0
    1906年,16岁的孙楚按照晋南地区早婚的习俗,娶妻成亲。婚后,孙楚在岳家资助下,得以负笈求学,入西安陆军小学,后转入山西陆军小学兵学班。由于对“清廷昏庸,屡辱国体,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现实非常痛恨,同时又受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孙楚在学兵班时就秘密参加了革命党的活动。
    1911年辛亥之秋,他受组织委托,曾“孑然一身奔走东北,联络同志,共襄义举”。1912年春,孙楚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同年夏,转入保定军校第一期,与杨爱源同年。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孙楚与杨爱源同窗相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孙楚聪颖机警,才思敏捷,擅长谋略;杨爱源老成稳重,善于利用他人之所长。  在校期间,两人即在学习上、生活上相互接济。出任军职后,杨爱源以五台同乡关系首先得到阎锡山的器重,成为正宗嫡系。
  孙楚则一方面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实干精神,一方面得益于与杨爱源的关系,也跻身于嫡系之列,成为惟一一个非晋北籍的阎锡山嫡系将领,嫡系中的旁系。 1914年,孙楚由保定军校毕业,作为一名具有一定军事素养的近代军人,投身于晋军之中,在陆军第十二混成旅作了一名见习排长。
    他虽然身体瘦小,但做事麻利,勇敢刚毅,有勇有谋,屡立战功,并因此而不断升迁,到1927年晋军参加北伐时,已一步一步升到师长。 1926年的所谓“讨赤”之役发生时,已任团长的孙楚,奉阎锡山之命率领所属十二团先部署于大同正面,又退到雁门关防守。
  此役国民军败北,孙楚因所部表现突出──当双方争夺龙王堂、恒山等阵地,激战一天不见分晓时,孙团孟宪吉营在孙楚亲自指挥下,以强大火力发动进攻,一举占领主阵地,使战局发生重大转机。  在这次战役中孙楚的军事才干在指挥一个战术单位的作战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开始为阎锡山所瞩目。
   阎、冯战争结束后,晋军主力返回太原,进行整顿,充实装备,加强训练。孙楚得到阎锡山的赏识,被任命为训练副总监,协助总监杨爱源,督促部队实施训练。在训练副总监任内,孙楚的军事才干在军事教育方面进一步表现出来。
  
    为了对军队施行正规教育,他在组织督导训练的同时,仿照日本军队的训练方法,亲自执笔编写了《步兵操典》、《防御工程》等军事教材。这些教材既浅显易懂,又有一定的规范性,成为晋军正规化教育的蓝本。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