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求对对联 上联是: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全部回答

2018-12-24

0 0
    洞庭湖畔赛趣联 明代永乐年间,四川名士李元调出任广东某府学政。乘小舟,过三峡,经过洞庭湖。有湖南抚台。平生喜好交结四方贤士,为了结识这个李学政,乃招聚本府文人骚客,在洞庭湖畔设下盛宴,为李接风。
  来宾中有一候补学道,自以为知书通文,更得意于自己在作对联上有些特长,便想在抚台大人面前卖弄才华。  于是,等李学政临筵后,便提出要与李联诗作对,以助于席者的酒兴。李再三逊让,执拗不过。
  只好同意奉陪。候补学道当即出了一道上联: “洞庭湖八百里波滚滚浪滔滔大人从何而来” 李见此人态度傲慢,目中无人,乃将杯中酒一饮而进,立刻答出下联: “巫山峡十二峰云霭霭雾蒙蒙老子从天而降” 这工整而俏皮的下联一出李学政之口,顿时博得满堂喝彩。
    抚台大人兴致骤起,乐滋滋地离座亲斟一杯酒递给李学政,以表嘉赞。候补学道被这开头一炮搞得一惊,暗忖道:李学政气势与才华果然不同凡响,下一步可不能马虎对待。于是,他眼珠一转,又道出一个更难的对子: “四维罗夕夕多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 这刁钻古怪的上联,包含了中国封建社会中的男尊女卑思想,把自己比作罗汉,把李比作女观音,意在罗汉总比观音强,借以讥砭李学政。
    李学政一听他说完,遂付之一笑,道出下联: “弓长张只只双张生求红娘男单女成双” 这下联不仅用典有据,对仗严密,而且在内容上也针锋相对。那候补学道不觉面红耳赤,暗暗佩服李的才华。
  就连那抚台大人和众位才子也埋怨候补学道不该多事,出此下联,以至弄得众位‘大丈夫’受侮。  然而,那候补学道仍不肯就此认输,还想在抚台大人面前挽回败局。他抬头向四周看了看,只见岸边不远处,李树一片,果实累累。
  当下即景生情,招手朝李林一指。对李学政得意洋洋地道出: “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吟罢说道:“学政大人,此乃观眼前之景,抒胸中之情,大人下联若对得如此,我当甘败下风”。   当时正值仲夏瓜花盛放之时,群蜂纷飞,时而遇风扑地,时而风息即飞,正忙着采花酿蜜哩!李学政偶观此景,文思随即涌出,马上诵出了下联: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妙、妙、妙!’众才子无不拍案叫绝。
  那抚台大人离席拉过候补学道,对他说:‘天外有天,人上有人,你今遇此高手,就甘败下风吧!’这个候补学道正羞愧无地,经此一指点,当即下跪,拜李学政为师。   这李学政经人一下拜和抚台大人一称赞,也踌躇满志起来。
  他趁着酒兴,决意要将心中精华一吐为快。乃举目扫视满席,乐滋滋地说道:‘小生不才,在此群英荟萃之际,倒有几句悬联求教诸位。’说完就出了一联: “枣棘为薪截竖开横成四束” 此联既出,席间一时哑然。
  抚台大人此刻已察觉出李学政并非沉笃稳足之士,乃含讥喻讽地对下属一管家道:‘你不妨一试。  ’管家胸有成竹,随命接出下联: “阊门启户移多补少作双间” 李学政闻后不由一怔:‘其家丁已有此高才,那抚台大人之文薮必定更深阔了’。
  但旋即佯装镇静,又出一联: “寄宿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此联之难处,一看便知每字皆用‘’部首,若要对好下联,自然也必须部首一致。少倾,抚台大人‘呵呵’一笑,一边拈须一边缓缓道来: “远避迷途退回莲迳返逍遥” 李学政听罢不禁频频叫好,后悔自己沉不住气,在此班门弄斧。
      正当他暗下叫苦不迭之时,抚台大人却出了一道难题: “桥上晒樵风吹樵动桥不动”李学政一时愧急,竟对不上来。正发窘时,抚台大人又出了一联:“东风劲吹有伞难遮西晒日”抚台大人见李学政仍对不上来,乃立起身来,对他说道:“贤弟呀,谦受益,满招损,古之良训也。
  你正年富力强之时,好好去学习学习,还不算晚哩!” 抚台大人的两句上联已出来数百年至今无人以对,不只网友有兴趣否,不妨试试。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