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时事政治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全部回答

2016-09-18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战略思想,有其深刻的理论蕴意和时代内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华美乐章。
  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从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到十八大报告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突出了社会管理创新和改善民生两个重点,社会管理首次与改善民生并重。
  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关注社会管理创新尤其是基层社会管理,这是个重要的发展,是对公众社会服务需求的回应。  五年前,十七大报告中将民生问题作为 重点,要解决老百姓的基本需求;而五年后,则强调民生服务、公共服务的质量,必须通过社会管理的不断创新,才有可能回应、满足公众的需求。
  社会管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经济持续发展、关系社会长治久安、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着眼点,是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都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在于它反映了人民对生活的新期待,把社会主义真正建立在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基础之上,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3)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
  报告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任务,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是 今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
    我们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深化和推动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 (4)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这是党中央针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我国是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实现全覆盖,现有制度保障水平偏低。
  另外,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缓慢,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还是空白,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居民养老服务保障问题较突出。因此,实现“老有所养”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既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加快探索构建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还要通过多种方式,为养老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强大金融支持。
    此外,还必须加快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在有效加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努力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5)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农业转移人口”这个概念替代过去惯用的“农民工” 概念,将他们看作与城镇原住民一样的城镇“常住人口”,并要求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体城镇居民,反映了决策层对中国发展趋势的深刻把握。
    十八大报告首提户籍改革正当其时,户籍制度不改革,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就没有真正归宿,转移就不稳定,这将使农民不能分 享城镇化利益,使中国社会裂痕不断扩大,最终将使发展陷于停滞。
  因此,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 * (6) 使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近些年来,我们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极大努力,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在加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
  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反映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属性。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妥善协调利益关系、广泛调动积极因素、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对于国家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  对于公民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安全感,又是一种责任感。我们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新要求,自觉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定拥护者、热情宣传者、积极实践者。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时事政治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宗教
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