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历史上义和团的“刀枪不入”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义和团的“刀枪不入”到底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2017-07-24

0 0
    义和团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洋人和清政府的想象,各地到处都建有拳坛,大街小巷处处有人练拳,人们头上包着红布手里拿着大刀,就连裹着小脚的女人也开始迷恋神拳。义和团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规模和影响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入侵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但另外还有个原因也是历史学家不应该忽视的,那就是义和团号称具有“刀 枪不人”的本领。
    这里固然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是一些有 关“民间法术”的资料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武术里有铁布衫这样的功夫,这种功夫极难练成。铁布衫之练法主要是通过各种硬物与身体的直接碰撞,让骨骼时常与坚硬物体接触磨炼,久而久之筋骨将渐渐坚 实。
  然后直接用铁杆等硬物向练武者身体上不断捶打,如果坚持三五年,铁布衫功夫将 小有所成。  即使练成铁布衫,也只能抵挡一般的冷兵器,但是绝对不可能抵挡火枪。义和团起于习武之乡山东,据说当时著名的义和团首领心诚和尚就是练铁布衫的,慈禧太后派人 去查验义和团“刀枪不人”是否真实的时候,就遇见了表演铁布衫的高手。
  铁布衫功夫 如此难练,会这门功夫的又有几个?山东的大刀会是义和团的重要分支,据说当时徐州道阮祖棠对大刀会练习“金钟罩”进行了实地考察,他的报告是这样的:那些练习者一般都在晚上进行,他们常常会 点烛焚香,口念咒语,然后那些传授功夫的师傅们会用刀砍受业者,果然不伤。
    但是他 发现砍的时候那些师傅们常常会在砍到身体的时候改变角度。当然也不乏有些有武术底子的拳民,他们有比较好的心理状态再加上气功师傅的指点,潜能被激发,自然就会出现比平常的情况跳得高、奔得远的情况。
  有时候运气得当偶 尔也会出现刀砍下去不受伤害的情况,这样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神灵附体,刀枪不入。  因为参加义和团的人鱼龙混杂,有些耍杂技的人也到义和团来表演,这就更加逼真了。
  据当时记载,义和团在坛上表演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漏刀”、“漏枪”的情况,也 就是说在表演“刀枪不人”的时候不幸假戏真做了。义和团运动的时候,有一位县令在他的著作《榆关纪事》中有这样的记述:“当时街面纷传,此系真正神团,众民眼见,用抬枪洋枪装药填子,拳民等皆袒腹立于百步之 外,任枪对击,弹子及身,不惟不人,竟能如数接在手里以示众,众皆称奇,以为见所 未见,奔坛求教者如归市。
    ”这个表演最后没有成功,因为有个高手当场就把这个把戏 给拆穿了。据说当时还有好多执迷不悟者,非要在洋枪下试一试自己的身手,结果可想而知……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