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无氧工作能力各有哪些特点?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各有哪些特点?

全部回答

2017-04-20

0 0
    一切运动的能量供应过程都是由有氧代谢和无氧代 谢以不同比例组成的,因此,运动能力又可分为有氧工作能力和 无氧工作能力。有氧工作能力是指运动时肌肉组织所能利用氧 的最大限度,氧供充足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制约有氧工作的关键因素,由于以有氧氧化代谢方式产生的能量最经 济、有效和无任何副作用,故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与运动耐力大 小关系密切。
    无氧工作能力是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 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它由能快速、短时间内发挥作用的三 磷酸腺苷-碟酸肌酸(ATP - CP)分解供能(非乳酸能)和稍微缓 慢、但发挥作用时间较长的糖无氧酵解供能(乳酸能)两部分 组成。
  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强度要控制在有氧代谢的范围之 内,故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安排至关重要。  目前,用于发展有 氧能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持续训练法、乳酸_强度训练法、间歇训 练法和高原训练法。
  ①持续训练法:是指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 长且不间歇地进行训练的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心肺功能和发展 有氧代谢能力,练习时间要在5 min以上,甚至可持续20~ 30 min。  ②乳酸阈强度训练法: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 力训练的最佳强度,以此强度进行耐力训练能显著提高有氧工作能力,在具体应用乳酸阈指导训练时,常采用乳酸阈心率来控 制运动强度。
  ③间歇训练法:是指在两次练习之间有适当的间 歇,并在间歇期进行强度较低的练习,而不是完全休息,在具体 应用时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训练水平及不同项目特点,科学合 理地安排每次练习的距离、强度和间歇时间。
    ④高原训练法:由 于人体要经受高原缺氧和运动缺氧两种负荷,可以提高训练难 度,给予机体更强烈的刺激,以调动人体的最大潜力,产生复杂 的生理效应和训练效应。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发展ATP- CP供能能力的训练。
  一般采用短时间、高强度的重复训练。  目前 主要采用无氧低乳酸的训练。其原则是:最大速度或最大练习时 间不超过10 s;每次练习的休息间歇不小于30 s;成组练习后,组 间的练习不小于3~4 min。
  ②提高糖无氧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 包括最大乳酸能力训练和乳酸耐受能力训练。机体生成乳酸的最 大能力和机体对它的耐受能力直接与运动成绩相关,为使运动中 能产生高浓度的乳酸,练习强度和密度要大,间歇时间要短,目前 认为1 min左右的超极量强度间歇运动,可以使机体获得最大的 乳酸刺激,是提高最大乳酸能力的训练方法。
    提高乳酸耐受能力 对400 m、800 m跑取得优秀成绩尤为重要,1 500 m跑的后半程也 需要有较好的乳酸耐受能力,该能力的提高一般可通过增强缓冲 能力和肌肉中乳酸脱氢酶活性而获得。
  有氧、无氧工作能力是竞技运动员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基本 素质,故在体育运动界长期以来受到高度重视。
    部队在组织体能 训练时,尽管难以像专业运动员那样采取一些专业的手段和方法 (如测定血乳酸值等)来量化评定有氧、无氧工作能力,但利用其基 本概念和一般训练方法来指导官兵体能训练是可行的,并且可取 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因此值得提倡。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公务办理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其他社会话题
法律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