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京杭大运河开挖历史是什么样的?

京杭大运河开挖历史是什么样的?

全部回答

2017-04-23

0 0
    第一期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大破越国,一心要北进中原与齐国争霸。但长途跋涉最大的难题就是军粮和武器战备的运输问题,若靠陆上运输,不仅花费巨大而且道路不畅通,很难达到目的。
  但吴国有一个优势就是舟师和先进的开河、造船、航运技术,他们利用江淮间湖泊密布的自然条件,就地度量,局部开挖,把几个湖泊连接起来。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始在扬州开凿邗沟,把长江和淮河两道水系连接了起来。
  战国时期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人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第二期运河主要是指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琢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了多枝形运河系统。关于隋场帝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说隋炀帝有一次夜间做梦,梦到一种非常漂亮的花,但是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长在什么地方。
  醒来以后,隋炀帝就命人把他梦中的花画成图案,发布皇榜寻找认识这种花的人。  当时在扬州见过琼花的王世充刚好在京城,看到这张皇榜,便揭榜进宫,对隋炀帝说,图上所画的花叫作琼花,长在扬州。
  隋炀帝听后,很想见一见,便开运河、造龙舟,与皇后和嫔妃下扬州看琼花。隋朝修筑的南北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西至长安,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条大水系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络。
    这是一项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它全长1794千米,水面宽50多米,最窄的地方也有30米。运河修通后,隋炀帝杨广率领几千艘船组成的长达200里(1里=500米)的船队,从洛阳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前往扬州游玩。
  据史书记载,杨广乘坐的龙舟,高近15米,宽16。5米,长达66米。  由此不难看出大运河的规模和通航能力。隋朝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功在当时,利在千秋。大运河自从凿通以后,就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运河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铭》中说:“今自九河外,复有淇汴(即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在运河两岸,商业都市日益繁荣。  自隋唐以后,沿运河两岸如杭州、镇江、扬州、淮安、淮阴、开封等地,都逐渐成为新兴商业都会,这些城市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成为繁盛一方的大都市。
  第三期运河主要是指元、明、清阶段。元代开凿的重点段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和大都至通州段,目的是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比隋朝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的航程,这是今天京杭运河的前身。  明清两代维持元运河的基础,明时重新疏浚元末已淤废的山东境内河段。
  从明中叶到清前期,在山东微山湖的夏镇(今微山县)至清江浦(今淮阴)间,进行了黄运分离的通济新河、中河等运河工程,并在江淮之间开挖运河,进行了湖漕分离的工程。开挖大运河,要穿越复杂的地理环境,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都需要解决一系列科学技术上的难题。
  
      工程涉及测量、计算、机械、流体力学等多方面的科技知识。这一工程的完成,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起了巨大作用。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