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古代的濠州是指现在的哪里

全部回答

2006-10-08

0 0
    是今天的安徽省凤阳县 据凤阳县志记载: 凤阳古为淮夷之地,春秋时,在今临淮镇附近建钟离子国,并筑钟离城。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因钟离地枕豪水,钟离郡改称豪州。
  大业三年,改豪州为钟离郡。隋末,为杜伏威的属地,改钟离郡为豪州。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杜伏威降唐后,钟离县属淮南道豪州。  天宝元年(742年)改豪州为钟离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名豪州。
  唐元和三年(808年)改豪河为濠河,改豪州为濠州。   北宋时,钟离县初隶淮南路,后属淮南西路濠州。南宋时由于金兵常南下在濠州一带骚扰,开禧二年(1206年)曾一度把州治迁往定远。   元朝时,钟离县隶河南行中书省安丰路濠州安抚司。
    至正十二年二月(1352年)郭子兴领导农民军占领濠州,至正十三年又被张士诚夺去。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打败张士诚,濠州又为朱元璋所有。次年,朱元璋改濠州为临濠府。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钟离县为中立县,同时在濠州西南凤凰山南麓建中都。
  洪武三年因县城北临淮河,将中立县改为临淮县,这是临淮地名之始。  洪武六年临濠府改为中立府,洪武七年中立府改名凤阳府,府治迁往新城,同时割临淮县的太平、清洛、广德、永丰4乡设凤阳县,洪武十九年将虹县(今五河、固镇一带)南8都并入凤阳县。
  据《明一统志》记载,凤阳因在凤凰山之阳,故名。自洪武七年至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今凤阳县境内为凤阳府治和凤阳、临淮二县地。  凤阳府,明初直属中书省,永乐元年(1403年)改属南京。
     清顺治二年(1645年)凤阳府改属江南省,康熙元年(1663年)改属安徽省。乾隆十九年(1754年)将临淮县并入凤阳县。乾隆二十年,凤阳县属安徽省凤颍六泗兵备道,道员驻凤阳。   辛亥革命后,取消府的建制,凤阳县直属安徽省。
    民国3年(1914年)设淮泗道,道尹驻凤阳。民国21年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区,凤阳县属第四专区。民国27年2月,府城被日军占领,汉*倪道?R在蚌埠组织“安徽省维新政府”,凤阳县直属伪省府管辖,伪凤阳县政府设在蚌埠。
  民国29年“安徽省维新政府”改为“安徽省政府”后,设8个行政督察区,凤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抗战时期,府城、临淮关等城镇虽被日军占领,但在广大的农村和山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定凤怀县、凤定嘉县、盱凤嘉县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占据府城、临淮关等城镇,并向淮南津浦路西解放区发动进攻。民国35年8月,定凤怀县党政机关,除留少数武装工作人员坚持游击战争外,全部北撤,定凤怀、凤定嘉、盱凤嘉等县政府先后撤销。
    民国36年元旦,蚌埠正式设市,从此蚌埠从凤阳分离出去。   民国37年,定凤怀县政府重新成立,民国38年1月16日,凤阳解放,2月,定凤怀县政府撤销,凤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凤阳县属江淮第四专员公署,4月改属定远专区,7月改属滁县专区。
  1956年,宿县、滁县两专区合并成蚌埠专区,凤阳县属蚌埠专区。  1961年,蚌埠专区分为滁县、宿县两专区,凤阳县属滁县专区。

2006-10-08

993 0
就是凤阳县古称钟离国、濠州,明朝洪武七年改为凤阳县,位于安徽东北部,淮河南岸。南近合肥,北依蚌埠,西靠淮南。

2006-10-08

975 0
古代的濠州是指现在的哪里? 濠州(今安徽凤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