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什么意思

第一种 昨夜西风雕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全部回答

2005-01-07

0 0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段:“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宴同叔《蝶恋花》)此第一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阶级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阶级也。  未有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邃跻第三阶级者。   ---王国维[清] 就是说,一个成功者,首先要摆脱现实的种种纷扰,高瞻远瞩,认清前人走过的路。
  独自去寻找发展的道路。 第二步,要孜孜苦求,犹如热恋中的情人一样热切地、不惜一切地追求着自己的目标。这是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为之“不悔"、为之“憔悴"。  这里不仅有躯体上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
   最后,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又执着地追求,经过千百次劳作,必有所成,最终豁然开朗,才能一朝顿悟,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入真理之长河做出独创性的贡献。 王国维的三境界说蕴含了深邃的哲理。
  而王国维本人的治学过程,也正是经历了这样三种殚精竭虑、孜孜矻矻痴情执着的追求,最终才获得成功的。    可以说,这也是他对自身经历的一种总结。 附录 “西风凋碧树”,是一种烦躁的心情,人要作学问干事业,首先要摆脱现实的种种纷扰,包括苦乐、毁誉、利害、得失,挣脱一切个人的私念,达到胸中洞然无物,才能有敏锐独到的眼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即找到成功之路)   。

2005-01-09

111 0

人生三大境界,亦是爱情三大境界之一 一: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柳永 三: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

2005-01-09

124 0

    蝶恋花①【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② 罗幕轻寒,③ 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④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⑤ 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  《凤栖梧》等。  双调,六十字,仄韵。 ②槛:栏杆。 ③罗幕:丝罗的帷幕,  富贵人家所用。
   ④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⑤尺素:书信的代称。  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诗》“客从远方来,遗  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品评】    此词经疏澹的笔墨、温婉的格调、谨严的章法,传达出作者的暮秋怀人之  情。
    上片由苑中景物起笔。“槛菊愁烟兰泣露”,开篇即推出这一亦真亦幻幽  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为写照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罗暮  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
  “轻寒”,即是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  心之所感。“燕子又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  “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  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  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  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
  前人往往视明月为聊寄相思怀抱的多情  之物。如张九龄 《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孟郊《古怨  别》:“别后唯所思, 天涯共明月” 。  张泌《寄人》便径直赞叹明月多情: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而作者却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  当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  略致微词,不也是情理中的事吗?后来,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怅问:“不  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正是从同一方向去发掘明月这一意象的丰饶而复  杂的内蕴。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  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由  此驰骋想象,作者亦当是朱颜尽改。
  而从结构上看,碧树尽凋,野外才能变得  格外空旷,作者也才能骋目远眺。这样,“凋碧树”又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  的一种必要的铺垫。  “独上西楼”,正面点出“独”字,与上片的“双飞”遥  相照应,是章法谨严的又一实例。
  “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  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  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于是逗出歇拍,“欲寄彩笺” 二句。  “彩笺”与  “尺素”都是指代书信。
  二词重叠使用,一则是表示寄书意愿之热切,二则表  示欲书内容之繁富。“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  悠悠、恨也悠悠之感。作者另词有句:“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踏莎行》)另诗亦有句:“鱼书欲寄何由达,山远水长处处同。
    ” (《无题》)措辞相近,而不及此二句意味深长。 。

2005-01-07

90 0

一.怀思. 二.无悔之爱,思念之切.

2005-01-07

93 0

第二种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舞蹈
文学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