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课堂导入分哪几种

上课之前,必须有个好的开端,这就在于老师的导入

全部回答

2006-06-07

0 0
     1.不同教学方式的导入 这是按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方式分类的导入。 (1)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法就是不用借助其他材料,教师只要概述新课的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引起学生思想重视并准备参与教学活动,做到“课伊始,意亦明”的一种导入。
    直接导入有多种方式: ①解释题目,直截了当点明课题基本特征及重要概念。 如新编《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二课的标题为“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讲课时可先就该标题简要点明什么是“贞观”,什么是“开元”;什么是“贞观之治”,什么是“开元盛世”,以先人为主的方法进行导学,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②通过交代学习新课的目的与现实意义导入。 如一位教师上课伊始便单刀直入地向学生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题是‘英国工业革命’”。(板书课题)“学好这一课,可以帮助我们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点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等问题加深理解。
    所以学好这节课具有不寻常的现实意义。”这样导入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更增强了学习这堂课的责任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直接导入有其局限性,它过于笼统、概括,也过于刻板、枯燥,缺乏更强烈的感染力,因而不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导入法在高中使用尚好,但对初中学生要在适当的时候选用。   (2)复习导入。 这是一种从已有知识入手,由已知引向未知的导入方法。 ①如讲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导入新课时这样讲:“当时世界已被瓜分完毕。
  后起的德国来到瓜分宴席上,已经没有它的席位了。英国抢占全球土地的四分之一,号称‘日不落国’。德国工业急遽发展已超过英国而居世界第二位,但其殖民地还不及英国的十分之一,也不如法、俄。  德国这个暴发户,怎么能满足于英、法、俄等帝国主义饱餐以后的残羹剩饭呢?!于是它迫不急待地要按‘资本’和‘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德国首相扬言:‘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日光下的地盘!’英国不仅要确保它已经抢占的殖民地,甚至还想扩大地盘。英德之间的矛盾成了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  为了进行你死我活的争夺,双方加紧扩军备战、剑拔弩张,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这时任何一个政治事件都可能成为发动战争的借口。”随之引出“奥匈帝国皇太子被刺”事件。 又如,讲“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一课,有位教师是通过在黑板上勾勒简图复习旧课而后导入新课的。上课时,他一边通过师生共同活动,复习旧课,一边在黑板上写上年代、地点。
    仅用几行数字、几个符号,便形象地说明了“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鲸吞东北,占领热河以及入侵华北的过程。“箭头”和“长城”的结合,不仅增加了板书的直观作用,而且形象地反映了“一二·九”运动前,中国面临的深重的民族危机,为后文“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作了准备,有利于新课的展开。
     以上教例是教师用讲述法总结上一节课的旧知识而导入新课的,使新旧知识的衔接十分自然、贴切,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旧知识,也为接受新知识作好了铺垫。 ②学科间的知识联系,也可作为导语的材料,如历史与语文、地理、化学等的联系。
  例如讲《王安石变法》时的导入: 老师:同学们还记得在小学时学过这么一首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知道作者是谁吗? 学生:是北宋诗人王安石。
   老师:对的。王安石很有诗才,一生写过不少好诗。但王安石所以能成为历史名人并不只是由于诗才拔群,他是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改革家而彪炳史册的。这一节课主要是学习王安石变法。这是文史之间横向联系导入的例子,不仅使学生复习了诗词,使王安石的形象突现在学生面前,又巧妙地导入新课题,并能增强学生学科知识渗透与综合的意识。
     又如,《新航路的开辟》一课的导入: 上课时,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根据世界地图和地球仪,指出从亚洲通向欧洲的道路,使学生回忆“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航路。
  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还可找出哪些从西方到东方的航路。这时学生的思维由已知的历史知识转入所学过的地理知识,找出绕过非洲或绕过南美洲到达亚洲的两条航路。  还有少数学生找出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到达亚洲。
  这时,教师又问:那么西欧绕过非洲或南美洲到达亚洲的两条航路是由什么人、什么时候、怎么开辟的?由此导入新课。 另如,讲《宋元文化》时的导入: 上课时,教师首先在黑板上写出火药的化学方程式: 接着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吗? 学生可能一时回答不出,然后教师说:据史料记载在唐朝有一本道家炼丹的著作,叫《真元妙道要略》,里面提到火药的成份,黑板上就是火药的化学方程式。
    并指出,由于其中的硝酸钾为白色,所以,阿拉伯人称火药为“中国雪”。遂即导入新课。 ③由旧知导入新知的方法也可以是由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参与导入活动。 例如,教师:“我国战国时期开始于何时?”生答:公元前475年。
  教师:“这时期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教师又问:“这时期战国七雄指哪些国家?”学生齐答七国名称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七国的大致位置,为讲秦灭六国采取远交近攻战略、灭六国的先后顺序及完成统一全国的过程作铺垫。
  然后又问:“七国中哪国最强大?为什么?”学生回答:秦国最强大。因为早在秦孝公时就重用商鞅实行最为彻底的改革,加上秦王赢政的励精图治,所以秦国最强大。  教师最后指出:“秦国具备了实现全国统一的条件,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朝。
  ”由此导入讲秦朝。 这种提问旧知识、师生共同讨论式的导入,环环相扣,自然易懂,一问一答,教、学融洽。 ④由旧知导入新知的方法,还可以是从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有机联系中导入。  如在讲世界古代史中《日本》一节时,“导言”可以是这样的:唐朝被尊称为“诗仙”的是谁?生答:李白。
  李白《哭晁卿衡》的诗你们读过吗?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是日本随“遣唐使”来唐朝的留学生,擅长诗文。  与李白,王维为契友。
  传闻晁衡回国途中在海上遇难,李白深感悲痛,写这首诗表示哀悼。我们今天要讲的日本怎样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其中关键的事件是大化改新,它就同中国对日本的影响有关。高向玄理等留学生做了孝德天皇的顾问。
  这样导入,开阔了学生的历史视野,既加深了对中外历史横向联系的理解,又加强了与日本“一衣带水”之隔的中国对日本的影响的认识,可谓一举多得。   (3)悬念导入。 这是一种以认知冲突的方式设疑,使学生思维进入惊奇、矛盾等状态,构成悬念的导入方法。
   惊奇、疑惑、矛盾是心理冲突的现象,亦是产生认知的冲突方式。这些心理冲突具有两重性,既是认知的障碍,更是探索的新起点。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自疑和惊奇开始”。  教师若能设置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并同时具有趣味性的疑难问题,开讲时就创设了悬念,学生就会激起求知欲望而“愿闻其详”。
   ①例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时,有教师这样导入:“在20世纪的英国有这么一种奇怪的现象,英国的议会要员们,必须走下汽车,坐上17世纪的马车,穿上17世纪的官服才能进入王宫内,宫内所有的布局装饰及卫兵、宫女的服饰全都是17世纪的。
    那么为什么在20世纪的英国要保持这种17世纪的风格习俗呢?17世纪的英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使人们至今念念不忘呢?”。由此导入新课。 ②又如,讲述秦末农民战争这一堂课时,可以这样导入: 陈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揭竿而起的农民领袖,他出身雇农,曾在田间与贫苦农民一起耕作时说过:“将来富贵了,可别忘记穷朋友呀!”后来陈胜果然做了王,富贵了。
    他忘记过去的穷朋友没有?推翻秦朝以后,力大过人,能举起铜鼎的楚霸王项羽没能当上皇帝,而当过亭长的布衣刘邦却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这是为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③设置悬念,也可从有学术争议的问题着手。如讲南宋抗金的教材,有的教师这样导入: 在学习之前,我先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注意。  抗金斗争中最有名的将领是岳飞,为什么有时在报纸上和电台上称岳飞为“民族英雄”,而课本称岳飞为“抗金将领”?这两种评价有什么区别?你同意哪一种看法?等我介绍了岳飞的抗金事迹以后,大家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运用悬念导入技能,教师要问到“点”子上,抓住学生产生疑虑、困惑、矛盾时的契机,引发思维。  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底”;所提悬念的问题,应围绕教学中的重点。
  难点、相近知识的易混点、研究问题的关键点等等,同时设问要新颖,学生闻所未闻,始料不及的,才能造成悬念,从而产生探求的积极性。 (4)直观导入。 这是一种以引导学生观察文物、模型、图表、看影视片段或幻灯片等活动方式,引起学生兴趣,再从观察中设置问题情境的导入方法。
    从一幅图或一件文物导入,由点及面,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学生认识的思维路线,易激起兴趣和学习动机,效果十分理想。 ①文物导入。 导入不必非用真品,可用复制品或自制教具替代。
   例如,讲述唐代的手工业时,有一教师将一件唐三彩骆驼(复制品)展示在学生面前,由此导入:请同学们看,这是一件多彩的陶器,名字叫唐三彩,它是一只骆驼。  一件唐三彩要经过两道烧制工序,第一次是素烧,也就是用白色粘土制成胎后,先入窑烧一次,然后上釉,再入窑烧一次,就成为黄、绿、青三色的成品了。
  唐三彩有日常用品,更多是上层人物用来作为陪葬冥器的。其造型有牲畜、人物、家具、建筑等等。唐三彩作为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曾大量传到国外,今天的印度、伊朗、伊拉克、埃及、意大利、朝鲜、日本等国都发现了唐三彩。
    除陶器唐三彩外,还有什么手工业曾对世界发生过影响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又如,老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之前,他先环视一周,然后说:“大家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几十双眼睛一下集中到老师的手上。
  “是一个个铅字!”“对!这是一个个铅活字。你们知道吗?最早的活字是谁发明的?今天,我们学习‘宋元时期的文化’,大家可以知道包括这问题在内的许多的有关宋元文化问题的答案。  ” 例如,在讲文艺复兴一课,老师拿着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对同学们说,“这是你们所熟悉的一幅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
  这幅画为什么能流芳百世?要了解画的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我们必须了解这幅画产生的时代——欧洲文艺复兴。”这节课就学习这个内容。   例如,讲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章,可让学生先看教材上(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插图,同时配上一段生动的导言:“1649年1月30日的伦敦,清冷而阴暗,天刚蒙蒙亮,人们便迎着凛冽的寒风三五成群地向卫厅宴会堂外面的广场涌来,顿时,一个偌大的广场被挤得水泄不通。
  下午一点半钟,面对广场的宴会堂中间那扇窗子打开了,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全身黑衣装扮,面色惨白的瘦长男人被带到了宴会堂外面的断头台上,这就是被英国国会宣判死刑的国王查理一世。  随着查理一世被处死,市民群众振臂欢呼,互相拥抱,有的把帽子抛向天空。
  英国国会为什么要处死国王?人民群众为什么会这样欢迎呢?”从而导入这节课的教学。 ②幻灯导入。 例如,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开始》一章,上课后,录音机便放出了著名钢琴协奏曲《黄河》中的“黄河愤”,顿时,带着满腔悲愤的音符如潮涌出,伤感的心情立即充溢了每一个人的胸膛。
    教师这时打开幻灯机,用慢镜头放出一张张日本侵略者屠杀我中国民众、蹂躏我大好河山的历史照片。此情此景,教师已不必言语,音像已经把每个学生的思绪带回到了耻辱的岁月……,这种方式的导入,最能激起学生思想的共鸣,达到了“课伊始,意境生”的艺术境界。
   ③影视导入。 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虽有虚构,但主体是符合历史真实的,其中有不少与历史知识相关的情节,在导入新课中适当地运用,能烘托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共鸣。  如在讲《伟大的战略决战的胜利》这一节时,可先放一段电影《大决战》的录像,把学生的思绪拉回到硝烟弥漫的淮海战场,看完之后,教师指出: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那么,战略决战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具体的经过怎样?旋即导入新课。
   又如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鉴于学生已看过《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  老师就以此导入:大家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看完电影以后,你们的心情如何呢?和我一样吧?一定是又气又急又恨,气的是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恨的是外国侵略者肆无忌惮地侵我中华、杀我同胞、焚我家园;急的是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斗争失败了,不知何日才能得到解放。
    那么,英法资本主义为什么要侵略我国,侵略者怎样打进北京,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慈禧太后又是怎样发动政变,垂帘听政的呢?惊心动魄的过程你们都已看过了,今天我们要分析原因,解剖历史的本质。
   2.不同教学内容的导入 (1)经验导入。 所谓经验导入,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通过提问、讲解,以期引起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忆,并引导学生发现与该经验密切相关的新课内容的联系,进而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的一种导入技能。
     例如,有一位教师一上课就说道:“大家都爱吃土豆、西红柿,它们是大众化的蔬菜。它们又叫什么呢?”(学生众口一词:又叫马铃薯、番茄。)教师:“马铃薯又叫‘洋芋’,谁还能举出带‘洋’字的东西吗”?(学生:石油又叫“洋油”,火柴又叫“洋火”。
  )教师:很好。那么大家知道这些东西为什么都带‘洋’或‘西’的名称吗?”(学生:都从外国传入我国的。  )教师:“很对。‘洋芋’和‘西红柿’都原产于古代美洲,是在明朝中后期,从当时吕宋(菲律宾)传入我国南方的,然后在各地广泛种植,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
  ”由此导入讲述《明朝中后期的经济》一课。 又如,讲授《美国独立战争》一章时,教师拿出一张美国星条旗图案,演示后问学生:“同学们都见过这面旗帜吧!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旗帜?”学生:“这是美国的国旗。
    ”教师:“很对。但是美国国旗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条纹和星星呢?”接着介绍说:“美国的国旗是星条旗,它有十三道红白相间的条纹和五十颗白色的五角星,这五十颗星代表着美国现在的五十个州。
  但在最初的星条旗上,却只有十三颗五角星,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美国独立前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这十三道条纹和十三颗星就代表着当初发动独立战争时的十三个殖民地。  因此,星条旗就与美国独立战争紧紧联系在一起,记载着独立战争的光辉历史。
  ”由此导入新课。 生活了十几年的中学生,多少已积累了生活上的各种经验,有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的仅是肤浅的体验。从学生生活经验或熟悉的某些事物入手,恰当地导入新课,并作必要的点拨,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从而缩短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使历史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把握。
     (2)故事导入。 “故事”,这里指真实的历史故事和神话及民间传说等。教材中有许多饶有兴味的故事,有的早已家喻户晓,对中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民间传说等也能揭示若干历史真相,可以作为史实的旁证。
  运用它们恰当的导入,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还符合中学生认知的心理轨迹,引起他们的共鸣。  当然,不少故事、神话及民间传说,带有文学渲染的成分,甚至是虚构的因素,教师要善于撷取其精华,剔除其离奇的成分加以运用,才会起到理想的导入效果。
   例如,讲“神圣抗战的开始”教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南京市当年16岁的摄影冲洗员罗理亲身经历的故事。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后进行疯狂地大屠杀,有个日本兵把屠杀中国人的照像底片拿来让罗瑾冲洗。
    罗瑾冒死留下这些照片,后被迫参加汪伪通讯队,就把照片藏在厕所砖墙夹缝里,当他仓促转移,来不及带走,就委托队友徐贞,把这些照片藏到一所庙宇的佛像底下。1945年,这些照片提交国际军事法庭,成为判处指挥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谷寿夫死刑的铁证。
  表现了民族大义和人类良知。由此导入新课。   另如,讲授契丹的兴起,可以由“白马和青牛”的传说导入:在我国东北地区的辽河上游一带,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契丹族。关于契丹族的祖先,史书记载是炎帝的后代,契丹族却有自己的说法。
  相传远古时候;有个漂亮的小伙子乘着一匹雄健的白马,沿土河(今内蒙古老哈河)上游来到下游。  他遇上了一个骑着青牛的美貌少女。少女是沿潢水(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上游来到下游的。
  他们相遇在两条河汇合的本叶山(今辽宁境内)上。相遇之后,两人都产生了爱慕之心,就结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就是契丹族的祖先。这个美好动人的故事说明契丹族最初是由“白马”和“青牛”两个原始氏族组成的小部落,并且过着游牧的生活。
    你想知道“白马”和“青牛”的后代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问题的答案。 至于早已为学生所熟悉的许多成语故事,也可作为导入的材料。如用“纸上谈兵”导入“长平之战”;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导入“班超通西域”;用“卧薪尝胆”导入“吴越争霸”;用“破釜沉舟”导入“项羽起义”;用“闻鸡起舞”导入“祖逖北伐”;用“三顾茅庐”导入“赤壁之战”……上述众多的成语故事虽为学生所熟知,但究其来源却大多鲜为学生所知,故利用成语导入,颇具新鲜感,且饶有兴味,可使学生迅速地产生求知欲望。
     例如,在讲《淝水之战》一节时,提问学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的意思,然后总结: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出自什么历史典故吗?它出自这节课将要学习的《淝水之战》。
   涉及历史内容的笑话,辅之以恰当地讲解,用作导入材料,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讲《1794—1814年的法国》一节,有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言:“同学们,过去有这样一个笑话,有一个人历史知识贫乏,当问到他拿破仑是何许人也时,他竟说‘霸王能举千斤鼎,何况拿个破轮子?’那么我说的这个拿破仑,是何许人物呢?拿破仑身高一米六八,科西嘉人,有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战场上度过的。
    他参加过多次战斗,但没有负过一次伤。有一次,炮弹在他不远的地方爆炸了,却没伤他一块皮。”接着,教师讲授新课。 (3)诗文导入。 这是指利用相关诗词、历史资料、历史小说以及历史评论文字等,来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导入方式。
   ①利用能够反映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的诗词导入新课。  例如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节,课前用幻灯打出谭嗣同的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蹈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指出这是《马关条约》签订后,针对中国现状,诗人写下的一首忧国忧民的诗。甲午战争以后,外国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那么当时中国面临什么样的形势呢?由此导入新课。   又如,在讲《隋朝的统治》一章前,教师先给学生朗读两首诗,第一首是《汴水》(胡曾):“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第二首诗是《汴河怀古》(皮日休):“人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为多。”教师简单解释后指出:“这两首诗对隋大运河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第一首诗把隋大运河的开凿说成是隋亡的主要原因,对大运河持否定态度;第二首诗指出开大运河利远大于弊,数百年后,人们往来千里仍依赖它,持肯定态度。
    那么,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到底哪一种正确呢?隋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到底起了怎样的作用呢?隋的灭亡与大运河是否有联系呢?下面我们根据教材所给的材料,去作出正确的评论。” 另如,讲五代十国的历史,有一位教师用一首诗来开头:“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这首诗把五个朝代的称呼、每一朝代统治者的姓氏、五代十国的帝数和时间都说明了。 ②历史性文字材料的运用,使导入更具魅力。例如,讲《唐朝的衰落》时,上课一开始,教师便挂出小黑板,上面写着一段材料,《唐女娲》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
    ”然后教师解释说:“这是清代史学家赵巽对唐朝衰落原因的分析,他把原因都归结到了杨贵妃一人身上。显然,这种说法是我们无法接受的。那么,我们用哪些史实来为杨贵妃洗清不白、给她‘平反’呢?唐朝衰落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正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导语,又使学生带着一种为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责任感去学习,学生积极性就被很好地调动了起来。   又如,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把著名作家对这场战争的评论作为导语,老师先问学生是否知道法国有个名作家雨果,学生都说知道。
  然后说:“雨果是一位正直的法国作家,他曾对英法侵略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暴行作了深刻的揭露和形象的描绘:‘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抱了东西,一个放了火,这个胜利者把口袋装满,那个把箱筐装满。
    他们手拉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那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雨果的这些话,表达了全世界的正义之士对英法等侵略者无比的愤怒和强有力的控诉!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场战争,去声讨英法侵略者的罪行,去总结它留给后人的教训吧!”这种导语,不但使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这场战争,而且在上课一开始就接受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达到了知识传授和德育渗透的双重效果。
     ③历史谜语、寓言的运用较为适宜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巧妙而又恰当地用于导入新课,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讲《王安石变法》一节时,先引导学生猜字谜:“具字欠两点不是目,目字加两点不是具,打两个字。
  ”引导学生清出是“资”和“贺”两字,此时,教师引导说:“你们知道这绝妙的字谜是谁编出来的吗?是宋代宰相王安石,王安石不仅会编字谜,更可赞扬的是他还是一位改革家……”遂引入课题。   又如,讲授科技文化史时,有位老师引用列宁在笔记本上摘抄的圣西门的精彩政治寓言: “两个有趣的假设?”假如法国突然损失了50名优秀的物理学家、50名优秀的化学家、50名优秀的数学家、50名优秀的诗人、50名优秀的作家、50名优秀的工程师,法国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因为这些人“对祖国最有用处”,重新培育他们,则“至少需要整整一代的时间。
    ” 假如法国只是失去国王的兄弟、王公大臣、议员、主教、元帅、省长和上万名财主,则不会“给国家带来政治上的不幸。”因为这些人没有以劳动直接促进社会的进步。由此引入课题,自然、贴切、意味深长。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