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皮肤科端午上班

湘西的大端午怎么过

在湘西有传统的大端午,什么是大端午?

全部回答

2011-06-06

0 0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而溆浦却以农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从五月初五一直过到十五。《溆浦县志》上记载有这样一段话:“端午做角黍、饮蒲酒、簪艾叶、插朱符,为竞渡之戏,而俗以初五为小端午,望日为大端午。
  ”大端午这一天,溆浦人做粽子、饮蒲酒、划龙舟,河两岸人山人海,观者如云,十分热闹。   溆浦为什么会有此民俗呢?相传,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为了统一全国,武威将军刘尚带兵征湘西,全军覆没。
  在朝廷无将可使之际,年逾六旬的伏波将军马援主动请战。马援曾有两句名言,一句叫做“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另一句叫做“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汉光武帝刘秀考虑到他年纪大了,颇犹豫。
  马援则一再声言自己尚能披甲上马,并且当着刘秀的面,“据鞍顾眄,以示可用”,终于使刘秀消除了疑虑,夸赞他说:“矍铄哉是翁也!” 马援举兵之时,正值农历五月初五,士兵面带难色,马援厉声说:“端午佳节,蛮酋必醉,进可成功今日乃小端阳也,后将与诸将过大端阳。
    ”当即进兵,果然对方因过端午喝得醉醺醺的,毫无防备,不几日就被马援打败了。五月十五日这一天,马援杀猪宰羊,犒劳将士。自此之后,溆浦便把农历五月初五定为小端阳节,五月十五定为大端阳节,一直沿袭至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
   。

2011-06-06

127 0

    这是 沈老先生 在 《湘西。箱子岩 》 里写的端午 那天正是五月十五,乡下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全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桡手,头腰各缠红布。
  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  河身大约一里宽,两岸都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边炮从高岩上抛下,尽边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
  彭彭彭彭的边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于历史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 两千年前那个楚国逐臣屈原,若本身不被放逐,疯疯癫癫来到这种充满了奇异光彩的地方,目击身经这些惊心动魄的景物,两千年来的读书人,或许就没有福分读《九歌》那类文章,中国文学史也就不会如现在的样子了。
    在这一段长长岁月中,世界上多少民族都已堕落了,衰老了,灭亡了。即如号称东亚大国的一片土地,也已经有过多少次被来自沙漠中的蛮族,骑了膘壮的马匹,手持强弓硬弩,长枪大戟,到处践踏蹂躏!然而这地方的一切,虽在历史中也照样发生不断的杀戮、争夺,以及一到改朝换代时,派人民担负种种不幸命运,死的因此死去,活的被逼迫留发,剪发,在生活上受种种限制与支配。
    然而细细一想,这些人根本上又似乎与历史进展毫无关系。从他们应付生存的方法与排泄感情的娱乐方式看来,竟好像今古相同,不分彼此。 日头落尽云影无光时,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暮色里。
  两岸看船人呼喝声越来越少。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除了从锣鼓声中尚能辨别那些龙船方向,此外已别无所见。  然而岩壁缺口处却人声嘈杂,且闻有小孩子哭声,有妇女尖锐叫唤声,综合给人一种悠然不尽的感觉。
  ……过了许久,那种锣鼓声尚在河面飘着,表示一班人还不愿意离开小船,回转家中。待到把晚饭吃过,爬出舱外一看,呀,好一轮圆月!月光下石壁同河面,一切都镀了银,已完全变换了一种调子。  岩壁缺口处水码头边,正有人用废竹缆或油柴燃着火燎,火光下只见许多穿白衣人的影子移动。
  那些人正把酒食搬移上船,预备分派给龙船上人。原来这些青年人划了一整天船,看船的已散尽了,划船的还不尽兴,三只船还得在月光下玩个上半夜。 提起这件事,使人重新感到人类文字语言的贫俭,那一派声音,那一种情调,真不是用文字语言可以形容尽致的。
     这些人每到大端阳时节,都得下河玩一整天的龙船,平常日子却各个按照一种分定,很简单的把日子过下去。每日看过往船只摇橹扬帆来去,看落日同水鸟。虽然也有人事上的小小得失,到恩怨纠纷成一团时,就陆续发生庆贺或仇杀。
  然而从整个说来,这些人生活却仿佛同“自然”已相互融合,很从容的各在那里尽其性命之理,与其他无生命物质一样,惟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放射,分解。  而且在这种过程中,人是如何渺小的东西,这些人比起世界上任何哲人,也似乎还更知道的多一点。
   。

2011-06-06

96 0

吃粽子,看龙舟

2011-06-06

125 0

    湘西人有过“小端午”和“大端午”之分,“小端午”就是每年农历五月初日,因为日子数小称为“小端午”;“大端午”就是每年农历月十五日,当然是因为日子数大称为“大端午”。 湘西人过“小端午”要包粽子,要杀鸡宰鸭,一家人不管有多远都要赶回来过节。
  首先将房前屋后打扫干净,并撒上雄黄,据说是可以防蜈蚣、防蛇和千脚虫爬进家里来。  然后,全家人一起包粽子,包好粽子就用木蒸蒸,粽子快蒸熟时冒出来的气最香,用沁人心脾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将粽子上蒸后就杀鸡宰鸭,将鸡鸭摆上桌之前,要先祭祖,要让祖先先过节。将粽子、鸡、鸭用一木盆盛上,烧几柱香,还烧一些钱纸,不是现在大街上卖的那些“美女”和“白纸人民币”,而是一种用叫“毛边纸”的冥钱。
    祭祖,一是要子孙后代要记住自己的祖宗,二是表示对先人的怀念,三是祈求祖宗庇护全家人万事顺心,幸福安康。祭完祖后就开始吃“端午餐”。吃完“端午餐”,老前辈就会聚在村子里大户家唱“太平歌”,要闹到后半夜才会散场。
  小孩子就在村子里玩捉迷藏等游戏。日子显得祥和、幸福。 湘西人过“大端午”也要包粽子,也要杀鸡宰鸭,除了“小端午”要做的都要做以外,还有一项更吸引人的“大家伙”,大运动,那就是划龙船!几乎全家人都要跑到河边看划龙船。
    要是那家小孩没有去,会天天抱怨大人说大人不喜欢自己,甚至连读书、做事都憋气。记得小时候邻家一小伙伴有一年他家大人没有带他去看划龙船,躲在外面几天没回家,急得全家人四处寻找,打那以后,再也没有哪家大人不带小孩看划龙船的。
  湘西人划龙船犹以沅陵人为盛。沅陵人每个乡要举行划龙船比赛,选拔出优秀划船队参加全县的划龙船比赛。    据说沅陵是“全国传统龙舟之乡”!小时候只看过乡里划龙船,没有钱去县里看划龙船,因为那时没有钱,所以没有去县里看过划龙船,可心里却痒痒的,甚至发誓,长大了一定要到县去看一场划龙船比赛。
  听说今年沅陵人要举行大行的划龙船比赛,我一定要去看一场,以圆了小时候的梦。 如今离家远了,不可能年年都能回家乡看龙船,但儿时的龙船记忆仍然很新。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文学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