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经济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挑战和机遇有哪些方面呢

全部回答

2008-12-02

0 0
    二流!?美国今后几十年都会是一流国家,但是地位绝对不会像以前那样绝对的一把手了。美元如果不坚挺,很多国家会弱化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功能,转为其他。这个威胁是最大的,如果美元持续贬值,美元弱化,美国的经济统治地位会是受到挑战,但也只是挑战,撼动美国很难。
   这次危机就是美国惹得麻烦,全世界买单,全世界势必会想出些法则来制衡美国这种无赖做法,但又不得不依靠它,因为美国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至今其他国家没法取代,欧盟、日本、中国也只是有了点钱的佃户,还是没法跟地主美国抗争,只不过以后美国剥削会温柔点。
     估计美元还会贬,但是不会太夸张。

2008-12-02

12 0
我晕,他问的是中国,。不是美国

2008-12-02

16 0
很欣赏一楼的回答,二楼你太逗了

2008-12-02

47 0
    先给你解释一下什么是次贷危机!一看就明了过去在美国,贷款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当地人很少一次现金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可是我们也知道,在美国失业和再就业是很常见的现象。
  这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他们怎么买房子呢?因为信用等级达不到标准,他们就被定义为次级贷款者。  大约从10年前开始,那个时候贷款公司漫天的广告就出现在电视上、报纸上、街头,抑或在你的信箱里塞满诱人的传单:『你想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吗?买房吧!』『积蓄不够吗?贷款吧!』『没有收入吗?找阿?宕罟景桑 弧菏状胃犊钜哺恫黄穑课颐翘峁┝闶赘叮 弧旱P睦⑻撸客妨侥晡颐翘峁?%的优惠利率!』『每个月还是付不起?没关系,头24个月你只需要支付利息,贷款的本金可以两年后再付!想想看,两年后你肯定已经找到工作或者被提升为经理了,到时候还怕付不起!』『担心两年后还是还不起?哎呀,你也真是太小心了,看看现在的房子比两年前涨了多少,到时候你转手卖给别人啊,不仅白住两年,还可能赚一笔呢!再说了,又不用你出钱,我都相信你一定行的,难道我敢贷,你还不敢借?』在这样的诱惑下,无数美国市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贷款买房。
    (你替他们担心两年后的债务?向来相当乐观的美国市民会告诉你,演电影的都能当上州长,两年后说不定我还能竞选总统呢。)阿?宕罟径潭碳父鲈戮腿〉昧司说囊导ǎ墒乔即鋈チ耍懿荒苁栈乩茨兀抗镜亩鲁?-阿?逑壬且彩鞘於撩拦檬返娜宋铮豢赡懿恢婪康夭谐∫彩怯蟹缦盏模哉獗适找婵蠢床荒芏劳蹋腋龊匣锶朔值7缦詹判小S谑前?逭业矫拦凭绲牧焱反蟾?-投资银行。
    这些家伙可都是名字响当当的大哥(美林、高盛、摩根),他们每天做什么呢?就是吃饱了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找来诺贝尔经济学家,找来哈佛教授,找来财务工程人员,用上最新的经济数据模型,一番金融炼丹(copula 差不多是此时炼出)之后,弄出几份分析报告,从而评价一下某某股票是否值得买进,某某国家的股市已经有泡沫了,这一群在风险评估市场呼风唤雨的大哥,你说他们看到这里面有没有风险?开玩笑,风险是用脚都看得到!可是有利润啊,那还犹豫什么,接手吧!于是经济学家、财务工程人员,大学教授以数据模型、随机模拟评估之后,重新包装一下,就弄出了新产品--CDO(注: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债务抵押债券),说穿了就是债券,通过发行和销售这个CDO债券,让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
    光这样卖,风险太高还是没人买啊,假设原来的债券风险等级是 6,属于中等偏高。于是投资银行把它分成高级和普通CDO两个部分(trench),发生债务危机时,高级CDO享有优先赔付的权利。
  这样两部分的风险等级分别变成了 4 和 8,总风险不变,但是前者就属于中低风险债券了,凭投资银行三寸不烂"金"舌,在高级饭店不断办研讨会,送精美制作的powerpoints 和 excel spreadsheets,当然卖了个满堂彩!可是剩下的风险等级 8 的高风险债券怎么办呢?避险基金又是什么人,于是投资银行找到了避险基金,那可是在全世界金融界买空卖多、呼风唤雨的角色,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日子,这点风险简直小意思!于是凭借着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找利率最低的银行借来钱,然后大举买入这部分普通CDO债券,2006年以前,日本央行贷款利率仅为1。
    5%;普通 CDO 利率可能达到12%,所以光靠利差避险基金就赚得满满满了。这样一来,奇妙的事情发生了,2001年末,美国的房地产一路飙升,短短几年就翻了一倍多,天呀,这样一来就如同阿?宕罟究返墓愀嬉谎静换岢鱿只共黄鸱课荽畹氖虑椋退忝磺梗逊孔右宦艋箍梢宰槐是=峁谴哟盥蚍康娜耍桨?宕罟荆礁鞔笸蹲室校礁鞲鲆话阋校奖芟栈鹑巳硕甲峭蹲室腥床惶咝肆耍〉背跏蔷醯闷胀?CDO 风险太高,才丢给避险基金的,没想到这帮家伙比自己赚的还多,净值拼命地涨,早知道自己留着玩了,于是投资银行也开始买入避险基金,打算分一杯羹了。
    这就好像阿宅家里有放久了的饭菜,正巧看见隔壁邻居那只讨厌的小花狗,本来打算毒它一顿,没想到小花狗吃了不但没事,反而还越长越壮了,阿宅这下可傻眼了,难道发霉了的饭菜营养更好?于是自己也开始吃了!这下又把避险基金乐坏了,他们是什么人,手里有1块钱,就能想办法借10块钱来玩的土匪啊,现在拿着抢手的CDO当然要大干一票!于是他们又把手里的 CDO 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 10 倍的贷款操作其他金融商品,然后继续追着投资银行买普通 CDO 。
    科科,当初可是签了协议,这些普通 CDO 可都是归我们的!!投资银行实在心理不爽啊,除了继续闷声买避险基金和卖普通 CDO 给避险基金之外,他们又想出了一个新产品,就叫CDS(注: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交换)好了,华尔街就是这些天才产品的温床:一般投资人不是都觉得原来的 CDO 风险高吗,那我弄个保险好了,每年从CDO里面拿出一部分钱作为保险费,白白送给保险公司,但是将来出了风险,大家一起承担。
    以AIG为代表的保险公司想,不错啊,眼下 CDO 这么赚钱,1分钱都不用出就分利润,这不是每年白送钱给我们吗!避险基金想,也还可以啦,已经赚了几年了,以后风险越来越大,光是分一部分利润出去,就有保险公司承担一半风险!于是再次皆大欢喜,Win Win Situation!CDS也跟着红了!但是故事到这还没结束:因为"聪明"的华尔街人又想出了基于 CDS 的创新产品!找更多的一般投资大众一起承担,我们假设 CDS 已经为我们带来了 50 亿元的收益,现在我新发行一个基金,这个基金是专门投资买入 CDS 的,显然这个建立在之前一系列产品之上的基金的风险是很高的,但是我把之前已经赚的 50 亿元投入作为保证金,如果这个基金发生亏损,那么先用这50亿元垫付,只有这50亿元亏完了,你投资的本金才会开始亏损,而在这之前你是可以提前赎回的,首次募集规模 500 亿元。
    天哪,还有比这个还爽的基金吗?1元面额买入的基金,亏到 10% 都不会亏自己的钱,赚了却每分钱都是自己的!Rating Agencies 看到这个天才的规画,简直是毫不犹豫:给出 AAA 评级!结果这个基金可卖疯了,各种退休基金、教育基金、理财产品,甚至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买入。
    虽然首次募集规模是原定的 500 亿元,可是后续发行了多少亿,简直已经无法估算了,但是保证金 50 亿元却没有变。如果现有规模 5000 亿元,那保证金就只能保证在基金净值不亏到本金的 1% 时才不会亏钱,也就是说亏本的机率越来越高。
  当时间走到了 2006 年年底,风光了整整 5年的美国房地产终于从顶峰重重摔了下来,这条食物链也终于开始断裂。  因为房价下跌,优惠贷款利率的时限到了之后,先是普通民众无法偿还贷款,然后阿?宕罟镜贡眨芟栈鸫蠓魉穑潭跘IG保险公司和贷款的银行,花旗、摩根相继发布巨额亏损报告,同时投资避险基金的各大投资银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最终,美国Subprime Crisis 爆发接近成为 Prime Crisis。
    Credit Crunch 开启的地狱大门,还不知道如何关上……看完了上面的再说说中国,中国主要的外汇储备是美元已经有1。9万亿,这次的金融危机美国增加了不少现金流,多印出来不少钱,所以短期内有通胀,美元贬值就在情理之中了,当然受损失的还是中国,谁叫你储备美元了??看完国外再看国内,国内的楼市泡沫也很大,人民都在单款买房子。
    国家是放宽金融政策,说白了就是降息刺激钱的流通,反正放银行里也没利息,再者国家也说了增加资金流,说白了也是多印钱。短期的增加货币量,降息可以有点作用,这就好比在烂疮上擦粉,短期看似盖住了,其实烂疮烂得更深,至于挑战和机遇没有看到,发改委又说粮价要和国际“接轨”了,好比石油,国际原油价格到150美圆了发改委就“接轨”了,现在跌到60美圆以就看不到接轨了。
    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了发改委就“接轨”了,为什么只看所谓的汇率不考虑国内货币实际购买力和工资水平? 生活水平与朝鲜接轨,老百姓的福利待遇和医疗保障与非洲接轨,物价房价油价与欧美接轨。
  这就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挑战和机遇,楼主你明白了么。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经济
经济研究
股票
银行业务
外汇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贸易
基金
商务文书
保险
个人理财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证券
金融
银行
黄金
期货
商业
财政
房地产
经济
经济
政治经济
微观经济
通货膨胀
市场经济
物价上涨
经济增长
通货膨胀率
国民经济
贸易经济
市场需求
资本经济
利率政策
财政分权
经济预算
世界经济
货币贬值
经济访谈
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
通货紧缩
经济体制
宏观政策
经济指标
p2p
经济合作
中外企业
中小企业
供不应求
财政赤字
供求关系
区域经济
国有经济
经济效益
资本运作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