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苏轼与不俗

苏轼关于“不俗”的理论(原文,最好两个以上例子)其不俗论与黄庭坚提出的不俗有何不同。尽量详细回答,谢谢!

全部回答

2010-06-11

0 0
    黄庭坚认为,诗中可以用俗语,例如他的:痴儿了却公家事,这是他的以俗为雅,但是,又不能使句子太平常,他在《题意可诗后》说:“宁律不谐而不使句弱,用字不工,不使语俗。”也就是说,可以用平常俗语,但要警醒有力不俗。
   而苏轼在《题柳子厚诗》说:“诗须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 以俗为雅。  好奇务新, 乃诗之病。” 清人赵翼将苏轼和黄庭坚作了对比分析:东坡随物赋形,信笔挥洒,不拘一格,故呈澜翻不穷,而不见矜心作意处。
  山谷则专以拗峭避俗,不肯作一寻常语,而无从容游泳之趣。(《瓯北诗话》卷十一) 苏轼论诗讲究清新自然,他的不俗,即不陈腐。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苏轼对“诗画一律”最直接的解释是“天工与清新”。
  
  “天工”“清新”二者似仅就作品呈现给读者的美的风格而言,但却蕴含了苏轼丰富的文艺思想。明代杨慎对“清新”的解释是:“清者,流丽而不滞;新者,创见而不陈腐也”,颇得苏轼本意。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