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作何解释,出自何处.

全部回答

2005-04-29

0 0
     一、“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句诗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王风》集中,题为《黍离》。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原意为: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黍离》全诗如下: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二、“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诗句,在文学作品中被引用过太多次了,连穷摇小说中都有。
  并且已经有很多版本,所以很难考证那个才是原版。 但从能够查到的出处,按出现的时间顺序,应该是元代高明所著的《琵琶记》最早。  网上有帖子说最早的出处是《封神演义》,但《封神演义》为明代天启年间所作,而《琵琶记》却是在元末,所以《琵琶记》最早,除非找到比《琵琶记》更早的。
  但是更早的至今只能找到半句,在唐代齐?鹊氖杏小敖耐忻髟拢饔叭刖场钡乃捣ǎ獠荒芩恪? 以下为引语: 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 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
    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封神演义》第十九回——且说妲已深恨:“这等匹夫!轻人如此。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满沟渠?反被他羞辱一场。
  管教你粉身碎骨,方消我恨!”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那女子不曾面订得杜郎,只听他一面哄词,也是数该如此,凭他说着就是信以为真,道是从此一定,便可与杜郎相会,遂了向来心愿了。  正是: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金瓶梅》第四回——柔玉见世贞语意皆坚,垂泪叹道:“唉!罢了,正是,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奴有从兄之意,兄却如此无情;如今在你面前,我丑态尽露,反招君笑,有何脸面为人,留得此画又有何用,罢!不如与画同尽,抹去世上耻笑。
    ”。

2005-04-29

895 0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一作倍侍御叔华登楼歌)】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2005-04-29

881 0
心有灵犀一点通, 有时候, 两个不了解的人在一起会比他们一个人时更加孤独! 你.....在干什么啊?会问这种问题!?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