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请教,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装,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料想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上面这段词出自何处,原文是怎样的,

全部回答

2007-08-22

0 0
    江城子① 【宋】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③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者】  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山(今属四川)人。
  宋仁宗朝进士,曾  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杭州等地,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历尽仕途坎坷:  神宗年间,以“作诗讪谤朝廷”罪贬置黄州;哲宗年间,又以“为文讥斥朝廷”  罪远谪惠州、儋州。
  卒谥文忠。他是宋代最为著名的作家,诗、词、文皆独步  一时。  其词雄阔超旷,横放杰出,于传统的花间词风外别立一宗。又以诗入词,  开拓词境,推尊词体,对北宋词坛多所革新。
   【注释】  ①又名《江神子》。双调,七十字,平韵。 ②乙卯:熙宁八年(1075)。   ③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 【品评】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  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  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  解,始终存在。  “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
  这种感情深深  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  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  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
    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  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  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
  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  美”的艺术风格,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词还有  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印。
    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  当年的闺房之乐。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  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
  
    王弗见  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  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末了三句设想  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巢灰选? 。

2007-08-22

133 0
宋•苏 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007-08-22

120 0
苏轼的《江城子》,上文只是有个别的错字,原文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007-08-22

101 0
是的,只是标点有问题.这是是苏轼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