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黄巢起义为何使唐朝灭亡?

黄巢起义为何使唐朝灭亡?

全部回答

2017-05-27

0 0
    公元780年,由于均田制瓦解,唐以两税法代替租庸调制,征收户税和地税,地税按亩 收谷,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由于税额不断增加,农民负担日益加重。统治者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
  苛捐杂税中以盐税对人民影响最大。玄宗开元时,斗盐10文钱,而至公元 788年猛增到370文。  百姓吃不起官盐,只能买价廉的私盐。政府对贩私盐的人残酷镇压。盐贩以武装对抗。
  盐贩武装后来成为唐末农民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后期,北方一带连年水旱灾害。关东地区几乎颗粒无收,政府仍派人催交赋税, 广大人民被逼得走投无路。公元875年,濮州(今河南范县)人王仙芝领导数千人在长垣(今河南长垣)起义,黄巢在家乡带领数千人响应,唐末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黄巢是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县)人,与王仙芝同贩私盐,他们很快会合在一起,各地 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公元878年,王仙芝战死。黄巢被义军共推为王,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
  黄巢挥军渡江,转战江南,然后又挥师北伐,沿途农民踊跃参加,起义军迅速发 展到60万之众。公元880年十二月,起义军攻占长安。  黄巢称皇帝,年号金统,正式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齐。
  农民政权以尚让等为宰相,朱温等为大将,留任唐朝四品以下官员, 安定社会秩序,打击顽抗之敌。起义军禁止滥杀,但严厉镇压了一大批大官僚、大贵族。唐末诗人韦庄的诗句“天街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形象地描绘了当时起义军镇压大地主势力后长安城的情景。
    起义军没有乘机派劲旅追歼唐军,逃往成都的唐僖宗纠集残部和藩镇兵力卷土重来, 包围了长安。公元882年,大将朱温叛变投唐,僖宗赐名“全忠”,起义军受到很大损失。公元883年,唐请沙陀贵族李克用领4万强悍军队协助镇压起义军,唐王朝力量大增。
  黄 巢带15万义军撤出长安,其后尚让等将领又投降唐军。  公元884年,黄巢在泰山狼虎谷的襄王村(今山东莱芜境)战败自刎而死。历时10年的黄巢大起义最终失败。黄巢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消灭了残存的士族集团,此后“取士不问家世,婚姻 不问阀阅”。
  唐王朝经过起义军的再次打击趋于瓦解,此后20余年,藩镇攻伐并吞不断。宣武(河南)节度使朱全忠先后打败河东(山西)节度使李克用、凤翔(陕西)节度使李茂 贞,控制唐昭宗,然后先杀宦官数百人,接着杀宰相。
    公元904年,朱全忠杀死昭宗,立李祝为傀儡皇帝,次年为清除称帝阻力,又杀宰相等30余人,投尸黄河。公元907年,朱全忠 废李柷,自立皇帝。唐朝历289年亡。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