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折枝诗(二):“知、识、人”第一唱凤尾,欢迎挑战!

    上礼拜日,即6月10日,在下应政协梅声诗社邀约,荣幸出席了政协楹联学会成立大会,并有幸获赠一册不含海外的社(会)员通讯录,在下好奇,对册中62位社(会)员年龄作一番统计:30~39岁1人,40~49岁6人,50~59岁12人,60~69岁11人,70~79岁18人,80~89岁13人,90~99岁1人。
  会上及午宴上有幸拜会八十以上高龄的诗宗老前辈们,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实令在下敬慕心仪不已。可见,诗宗吟长平日爱好诗联创作,锤字炼句推敲佳句,有益健康长寿。此乃题外话。  上期折枝诗“爱、问”第一唱,到昨天已有十七位吟长参与,收到了预期效果。折枝诗是诗坛联苑的一朵奇葩,十分盛行于闽、台及海外华人诗社,是祖国传统文化的菁粹瑰宝,是海内外华人沟通交流的桥梁。
  折枝诗分上下两句对句,虽只区区十四个字,可谓一字千金,要做出一首意境出神入化而耐人品味的上乘佳句绝非容易,真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上期已简略介绍了折枝诗的格式、命题方式及平仄用字规范,本期介绍折枝诗一些常见的对仗规范和技巧。关于诗词的对仗有很多古籍名作可作借鉴,下面为在下在习作折枝诗中对对仗的体验总结,乃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折枝诗不同于对联(对子),对联的对仗要求颇宽,一般相同词性的词均可对仗,而折枝诗的对仗要求甚严,除了具有对联的对仗通性外,还自有其独特的规范限制,十分讲究相同词类的词对仗。所谓词性,通常指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叹词等等。所谓词类,通常指将名词依照属性进行分类,属于同一分类的词称为词类。
  词类主要限定于名词。  一、对仗的形式分为:字面对(明对)、意境对(暗对)。字面对在字面上体现逐字逐词工整的对仗,而意境对在字面上看起来并不对仗,但其含意却十分工整的对仗,多见于典故、成语、特殊词汇对仗。  二、名词的分类总体分为:自然、人类、动物、植物、建筑、器具、食物、活动、感知和肢体等十大类。
  而每一分类又可以细分:  (一)自然可分为:空间和时间两大类。通常所言:空间对、时间对与时空对。  1、空间又细分为:天体、气象、方位、地貌、地物、区域。  2、时间又细分为:年代、季节、日夜、时辰。  下期将继续介绍。  本期命题眼字“知、识、人”第一唱凤尾,即“知、识”两个字必须出现在上下联的第一个字中,但不限顺序“知、识”或者“识、知”,“人”字必须用于下联的尾字。
    评选方法:每人限作十首以内。由出题者优选出:“元、眼、花”各一首,“卢”两首,“斗”五首,合计十首,列于采纳评语中,答题采纳被选出“元”的答题者。出题者示例:  知心或见神交者   识趣难寻莫逆人。

全部回答

2007-06-21

0 0
  我也来凑个热闹: 知诗鲜有摧眉者 识礼几无仰面人 知情尽是痴情者 识意多为失意人 识命闲成垂钓客 知天悔作浣纱人 识古贤才为雅客 知今俊彦属高人 识古心难传今世 知今月已照古人 识木难成攀桂客 知花不作折枝人 识律方家应笑我 知声泰斗莫嫌人 ------------------- 加一个: 识味须尝薪上胆 知情只看枕边人 。
  

2007-07-17

24 0
知之肢残志更长; 识斯时龙酷醉人。 (赞残奥会冠军)

2007-07-14

39 0
偶逛至此,热闹非凡,试作折枝,以求指点。 知晓联词易得韵 识透折枝难煞人 得维克兄指点,谢了!看来必有“一三五要论,二四六分清”之理。试改二字,再求指教: 知通联字易得韵 识透折枝难煞人

2007-07-13

23 0
重在参与 识趣童生迎旧客 知途老马带新人

2007-07-12

54 0
  匆匆赶来凑兴几首: 识才明主多贤士 知礼睦邦尽善人 知秋叶落霜侵客 识月潮生浪弄人 知春草木皆如客 识节虫鱼亦若人 知心或见殊途事 识面常逢背道人 知天造化千般物 识世包容万类人 识律长吟天上月 知书尽读世间人 识子功高堪盖世 知君度大可容人 识时事业中天日 知命英雄下里人 识巧工心唯政客 知机励志乃贤人 识古今传千种事 知天地育万方人。
  

2007-07-06

23 0
知人未必识真情,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