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该不该为孩子补钙?

孩子快1岁了,检查微量元素不缺,但大家都说不缺也要补钙,因为孩子个子长的快,钙会该不上的.该不该为孩子补钙?

全部回答

2007-02-04

0 0
    由于儿童个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有的孩子胃肠道吸收功能较差,有的孩子可能有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导致出现营养素缺乏的情况,如:缺钙、锌、铁等,究竟缺乏哪种营养,应经医生的检查、确诊,再选择适合的营养补充品,给不给孩子吃强化食品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习惯   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提倡给婴幼儿吃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各种天然的食材,这是提供营养所应遵循的原则之一,也就是自然法则。   这些食物包括粮食类(粗、细粮搭配吃),畜、禽类的肉与内脏、鱼、蛋类、奶类、蔬菜及水果等,而且按一定的比例搭配,采用符合儿童消化能力的烹调方式,只要做到食物品种多样化、数量足、品质 高、营养全,食物营养素含量比例合适,烹调、制作科学合理,加上不挑食、不偏食,孩子完全可以从饮食中均衡地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不需额外摄取强化的营养补充品。
       而且人体处在各类物质均衡的状态中,才能保持健康,单方面地强化某一方面的功能,势必打破机体的平衡。各种养分的补充比例必须合理,过多钙的摄入会影响锌的吸收,所以不能偏补或过补。
   适合对象:9~12个月大宝宝   排骨炖粥   材料:新鲜小排骨l两、菠菜l/2棵、蕃茄l/4个、米l/4杯(先洗净)、快煮燕麦片l匙、水l杯。     作法:   1。
  米先洗净,泡水3小时以上。   2。排骨先以滚水烫过后,放入l杯水及去皮了的蕃茄加盖以中小火炖煮l小时,直到排骨肉和骨头都分开为佳,你也可以用压力锅,水可以少加l/3杯,只要15—20分钟就好了。
     3。洗净去泥根与燕麦及一杯水混合,放入果汁机里打碎。     4。将炖好的排骨取出,剥下肉捏碎,尽量将肥肉挑掉。   5。将碎肉、菜汁、排骨蕃茄汤及米混合放入电锅,炖煮约半小时至粥很烂糊为止(外锅约放入一杯的水)。
   。

2007-02-12

44 0
  小儿的生长发育十分活跃,适当的补充钙质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注意不要过量,一般两岁以内小儿每天限制在0。75g,以乳酸钙为佳,同时补充维生素A、D制剂,多晒太阳以活化维生素D促进钙的沉积。小儿补钙的最佳时期是两岁以内,因此时小儿的牙齿尚未出全,无法食用很多含钙高的饮食,营养涉入势必不均衡,两岁以内也是小儿对钙吸收的最佳时期,此时补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两岁到两岁半以后,牙齿出齐,注意饮食均衡,可不必再补钙。

2007-02-05

28 0
不缺不用补,补过量有副作用,会影响宝宝的骨质代谢,最好去检查一下血清型骨碱性磷酸酶,看是否缺维生素D,如果缺,会影响钙的吸收,一般2岁内的宝宝都会补鱼肝油

2007-02-04

26 0
得看你的孩子的情况而定的,是不是头秃呢?就是后勺有一圈头发少,是不是出汗多?是不是睡觉时爱晃头呢?这些都是缺钙的一些表现 如果缺少钙的话,建议先多晒晒冬阳,这是最好的,再补维生素D,最后再补钙。

2007-02-04

30 0
可以适当吃一些盖片,冬天孩子出门少晒太阳少,孩子又在长身体,还是吃一些吧.夏天可以不吃或少吃

2007-02-04

46 0
    应该的。。 给小儿补钙当注意什么? 许多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出生之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再开始补钙。其实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胎儿出生之后脐带被剪断,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营养通道也就此中断了,可小儿的生长发育仍在继续,因而每天都缺少不了对钙的需求,所以正确的做法应是在出生后第三天就开始补钙,一直要补到小儿能够吃与成人一样的普通食物为止。
     我们知道,婴儿的营养主要来自乳类,而母乳是最理想的婴儿食品。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钙34毫克,含磷15毫克,两者之比为2。4:1,这种比例最适合婴儿肠壁对钙的吸收。
  所以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发生缺钙或者佝偻病。相反,每100毫升牛乳中含钙120毫克,含磷93毫克,从钙磷的绝对值来看,牛乳中的钙磷量确实比母乳为多,但是牛乳中的钙磷比例为1。  2:1,这种比例是不符合婴儿的生理需求的,也不利于肠壁对钙的吸收。
  临床观察也证实,牛乳喂养的婴儿容易发生缺钙或者佝偻病。有时候虽然一些家长给小儿吃了不少的钙剂,但是小儿缺钙的表现还是很明显,究其原因就是家长没有正确地掌握补钙的方法。那么,给小儿补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 1、钙剂不可与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蔬菜中多数含有草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它们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多聚体而沉定,从而妨碍钙剂的吸收,所以豆腐和豆制品不宜与蔬菜一起烹制。
     2、钙剂不可与油脂类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奶块,这不容易被肠道吸收,最终随大便排出体外。 3、补钙时间应适当掌握——由于奶制品当中的脂肪酸影响钙剂的吸收,因此补钙最好安排在两次喂奶之间。
   4、补钙应注意的适当剂量——通常2岁以下的小儿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岁每天需800—1000毫克。  按照正常的饮食,儿童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剂只有需要量的三分之二,所以每天必须再额外补钙,以填补欠缺的三分之一的钙剂。
  此外,人体内有一系列调节机制可以控制钙剂的摄入量,如果体内钙剂充足,肠道吸收钙剂就会少一些,反之就会多一些,多余的钙也会随大小便排出体外。所以钙剂口服过多也不会发生中毒,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小儿服用。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钙剂的吸收必须有维生素D的参与,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肠道吸收钙剂的活动就会大打折扣了。如果钙吸收良好,磷的吸收也就同时增加了,并在生长的骨骼部位形成钙磷的沉积,使新骨不断生长壮大。
  临床上使用最普遍的维生素D制剂就是鱼肝油,如果在补钙的同时不补充鱼肝油的话,平时小儿又不晒太阳,就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而导致佝偻病。    维生素D的预防剂量为每天400个国际单位,不可过量,否则会引起中毒。
   另外,学龄儿童也同样需要补充钙剂,但不是服药,而是通过一日三餐的食物补给。食物当中钙的来源很多,例如乳类、乳制品、藕粉、绿叶蔬菜、根茎类的植物、黄豆等等,尤其是豆腐和豆浆,经常食用,钙剂就不会缺乏。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