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对对联的请进(对联手法及其格律补充二)

  对联的一些创作手法以及对联格律的一些补充(二)作者:达之 6.概念相当   这是在词性相当基础上的进一步的修辞要求,指的是上下联不但词性要相当,而且词语所代表的概念或者说词义也要相当,也即要尽可能相近或相反。这也涉及到对仗的宽工问题。若上下联两个词语共同所属概念的范畴越小,对仗就越工,反之则越宽。
  如:“中国”对“雄鸡”,其共同范畴是事物;“晓日”对“雄鸡”,就缩小为自然物;“小草”对“雄鸡”,就缩小为生物;“骏马”对“雄鸡”,就缩小为动物;“老鸭”对“雄鸡”,就缩小为鸟纲以至家禽。其次,若上下联两个词语之间,概念关系越互相矛盾(即所谓“矛盾概念”),对仗就越工,如“有”对“无”、“真”对“假”、“生”对“死”、“聪慧”对“愚痴”等,就属于工对。
  再者,概念所指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密切与否,也影响到对仗的宽工,如“晓日”对“雄鸡”,由于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仗就显得较工稳。   在此,要附带指出的是,有的联家将强弱相当或概念相当作为对联格律的要素之一,作者认为并不恰当。因为,如前所述,强弱相当,只是在内容相关基础上的进一步的修辞要求,只涉及对仗的宽工问题。
  概念相当,只是在词性相当基础上的进一步的修辞要求,也只是涉及到对仗的宽工问题。   7.嵌字格 嵌字也叫嵌名,指将特定的名称(多为人名、地名、事物名等专用名称,有时也为特定词语)嵌入对联中一定的位置。这是一种运用得比较广泛的对联手法。其具体方式很多,不下五十种。
  嵌字可分为整嵌和分嵌。整嵌,就是将名称不拆开而完整地嵌入,如《题嵌四大天王》一联:   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分别将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之名整嵌入联。但嵌字法用得较多的还是分嵌,也就是将名称拆开,分别嵌入有关位置。
  分嵌的格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嵌入上下联特定位置,有的则是嵌入上下联非特定位置。嵌入上下联特定位置的格式多用于嵌两个字。以七言联两字分嵌为例,从第一字至第七字,分别称鹤顶(凤顶)格、燕颔(凫颈)格、鸢肩(鸳肩)格、蜂腰格、鹤膝格、凫胫(雁翎)格、雁足(凤尾)格。现以家父肖玉苍所撰《七唱桂林》为例,将上述格式分别举例如下:     桂子飘香清肺腑    林荫夹道悦宾朋(《一唱桂林》,鹤顶格)     丹桂虬枝欺鬼斧    琼林洞府仗神工(《二唱桂林》,燕颔格)     喜斟桂洒延嘉客    笑饮林泉涤俗襟(《三唱桂林》,鸢肩格)     森然八桂甲天下    宛尔千林隐洞中(《四唱桂林》,蜂腰格)     吟诗共醉桂花洒    览胜同披林壑风(《五唱桂林》,鹤膝格)     此地常招折桂手    今朝独有植林心(《六唱桂林》,凫胫格)     拿云有志攀丹桂    射月无弓挂绿林(《七唱桂林》,雁足格)   另外, 比较常用的两字分嵌还有魁斗格(一字嵌上联之首,一字嵌下联之末)、蝉联格(一字嵌上联之末,一字嵌下联之首)等。
  嵌入上下联非特定位置的格式多用于嵌三个以上的字。如:鼎峙格(将三个字嵌入上下联非特定位置,形成三足鼎峙)、碎锦格(将四个以上的字分嵌于上下联非特定位置)等。当然,如果仅将名称拆开,嵌入任意之位置(不一定分别在上下联),也未尝不可,姑且称之为散嵌吧!如《题嵌无尽意菩萨》一联:    正观诸法缘无尽  普度群萌意不移 又如《题嵌大势至菩萨》一联:    大势一来,身随妙手至莲刹  真心已得,念住净观离俗尘 实际上,也可将所有那些无规律性的嵌字法,全都笼统地称为散嵌。
  如:   问业轮滚滚,恩爱别离,曾有几多悲泪流?可怜你老来病也,五阴还盛  叹苦海茫茫,怨憎聚会,又将不少孽缘结!怎奈他生者死时,一气难求此联同时将“生”、“老”、“病”、“死”、“恩爱别”、“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等八苦之名嵌入(只是将“求不得”略加改变为“难求”)。
     8.回文格 回文又称卷帘, 指的是使用恰当的词语构成上下联,使之既能顺读,又能倒读。回文格的具体方式也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当句回文,另外还有倒句回文、倒章回文等。当句回文,即同一句子顺读与倒读完全一样,如: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佚名题厦门鼓浪屿鱼腹浦联)   净心真实真心净  圆觉妙明妙觉圆   境转心行心转境  缘随意乐意随缘   倒句回文,即同一句子在倒读时字面上有变化,但上下联不变。
  如:  结同心果  开并蒂花(常用婚联) 倒读即为:   果心同结  花蒂并开   倒章回文,即通联倒读,下联变为上联,上联变为下联,如:    迢迢绿树江天晓  霭霭红霞海日晴(佚名题武汉龟山联) 倒读即为:  晴日海霞红霭霭  晓天江树绿迢迢   由于回文格难度较大,因而运用得不太广泛,但这种格式能突出体现汉字的独立语特点。
  特别是一些难度更大的回文格,如反复回文、联珠回文、韵对回文等,则更能体现汉字的特色。
  如:   佛何能测  人不易知 这副反复回文四言联,至少还可以反复推衍出另外三副:    何能测佛  不易知人   易知人不  能测佛何   知人不易  测佛何能   有时候,这种对联还可以进一步将其文字排列组合,使对联数量成倍增加。

全部回答

2005-01-20

0 0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 绿绿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水水山山 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 时时好好奇奇 重重迭迭山 曲曲环环路 看山 山已峻 丁丁冬冬泉 高高下下树 望水 水乃清 风竹绿竹,风翻绿竹竹翻风。
     雪里白梅,雪映白梅梅映雪。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 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扒到龙门叁级浪。 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唱出仙姬七姐歌。 读书好 耕田好 学好便好 创业难 守业难 知难不难 分水桥边分水吃 分分分开 看花亭下看花回 看看看到 蒲叶 桃叶 葡萄叶 草本木本 梅花 桂花 玫瑰花 春香秋香 烟水亭 吸水烟 烟从水起 风浪井 搏浪风 风自浪兴 山美水美春光美宏图更美 人新事新时代新传业愈新 不生事不怕事自然无事 能爱人能恶人方是正人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後始逢春。
     一盏清茶 解解解解元之渴 五言绝诗 施施施施主之才 进进出出 笑颜开 人人满意 挑挑拣拣 花色美 件件称心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

2005-01-21

67 0
    对联的形式 对联有联语和对句之分。 ○对句没有特别的形式要求,主要是口头进行,诉之于听觉,倘记录于书面,则按联语形式但决不带横额。 ○联语必须写出来张贴或悬挂;有些还必须配上横额。
  联语可以用任何书体来书写。 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 如 门第春常在 下联:第二句,叫对(应)句或应联,如 人家庆有余 横额:也叫横批或横披。  如 福星高照 其贴法有三: 甲式(传统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
   乙式(常用):上联在基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 丙式(不常见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顺序却是从左至右。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