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形式的能动作用有什么?
各类文学作品都有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中外历代文学理论家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到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及其关系,从不同的角度作过许多的解释和说明。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在他的《诗学》中论述诗歌、悲剧等艺术的摹仿媒介、对象和方式时,就涉及到内容和形式问题。 他认为当时整个悲剧艺术的成分包括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这些成分有的属于内容范畴,有的则属于形式范畴。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著作,如《毛诗序》、《文赋》、《文心雕龙》和许多诗话文论,常常论及诗文作品的志与言、情与言、意与文(辞)、质与文、情与采、实与华等的关系。 其中志、情、质、意、实等显然属于内容的因素,而...全部
各类文学作品都有它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中外历代文学理论家都不同程度地注意到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及其关系,从不同的角度作过许多的解释和说明。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在他的《诗学》中论述诗歌、悲剧等艺术的摹仿媒介、对象和方式时,就涉及到内容和形式问题。
他认为当时整个悲剧艺术的成分包括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这些成分有的属于内容范畴,有的则属于形式范畴。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著作,如《毛诗序》、《文赋》、《文心雕龙》和许多诗话文论,常常论及诗文作品的志与言、情与言、意与文(辞)、质与文、情与采、实与华等的关系。
其中志、情、质、意、实等显然属于内容的因素,而言、辞、文、采、华等则属于形式的因素。刘勰在《文心雕龙》的“情采”篇中所说的“文附质”,“质待文”,以及关于性情与文采的论述,说的就是诗文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清代学者吴淇说:“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
关键词:内容;形式;本质;载体;统一;独立
内容和形式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一对范畴,世界上,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一切事物都有其内容和形式,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所谓内容是指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所谓形式是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态,是事物存在的句方式。总之,世界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①
文学作品也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任何精神作品都有其存在的形式,否则其内容就无法体现。
然而相对而言,非艺术的精神作品其内容和形式的联系并不是密不可分的,甚至有时可以一定程度的剥离。而文学作品则不然,它的内容和形式“两个实体活在一起,不可分离”。因在文学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互相依存的。
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的内部结构、表现手段和外部形态的有机组合。主要由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手法等要素构成。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指通过塑造形象,生动地反映在作品中的现实生活及其所包含和体现的作家的思想感情,主要由题材、主题、情节等要素构成。
在文学作品中,内容和形式密不可分,互相依存。内容是本质,形式是本质的表现;内容起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形式为内容所决定,并随内容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列宁说:“形式是本质的。本质是有形式的。
不论怎样形式都还是以本质为转移的……”②所以,从文学创作来说,作家根据一定内容选择和确定响应的形式。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中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意思是说,作家的创作,是由于感情的激动,事理的发挥,才有言语文辞的表现,使隐伏在内的情理显露出来,因内容的需要而赋予适合的外形。
刘勰在这里所讲的就是内容决定形式的意思。鲁迅先生谈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过:“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得到较整齐的材料,则还是做短篇小说”。鲁迅先生在这里清楚地告诉我们,他选用散文诗或选用短篇小说的文学形式,都是根据内容的需要来确定的。
适合于一首抒情小诗的内容,决不可能敷衍成《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巨制;而《红楼梦》所展示的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也不能用一篇散文或一首诗来表现。
而形式对内容有能动作用,并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文学作品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不是说形式只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因素;相反,形式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且对内容发生着各种不同的能动作用。
例如我国现代诗人李季采用陕北“信天游”民歌体所作的长诗《玉贵与李香香》,作家赵树理用叙事串板话的形式创作的小说《李有才板话》等,都以新鲜活泼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反之,如果文学作品的形式粗糙、低劣,与内容不相适应,它就必然妨碍作品内容的表达,损害作品的艺术质量,降低其艺术感染力。因此,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必须充分重视形式的作用,应尽力创造或采用与内容相适应的完美的形式。
但重视形式,必须以一定的内容为前提,如果不顾内容的需要,单纯地堆砌词藻,玩弄技巧,片面追求形式,就会走上形式主义的斜路,写出的作品也不可能收到好的艺术效果。
所以,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不能把内容和形式分割开来。
正如钱谷荣所说:“我们接触到一篇作品的形式,自然也接触到了它的内容,而我们要知道一篇作品的全盘内容,也非接受它的整个形式不可。”③文学作品得到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如同人的灵与肉的关系。二者合一,才更丰富,更具有灵性。
在我国古文论史上,经常出现的对内容和形式孰重孰轻的论争。而从根本上否定形式的思想一直占主导。战国时韩非子就认为,“形式不过是内容的载体,只具有从属地位”。这种观点在今天的文学创作中,我们所接触的“言之有物”、“文以载道”等观点。
而在西方则呈现出均衡态势。西方作家无论文学创作,还是艺术品创作,都极好的把握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比如在西方印象画派的创作中,用极强的形式渲染人的视觉,从而使人的思想感情得以升华。这与中国画突出意境有本质的不同。
西方的文学作品的创作也是在其艺术形式范畴呢完成的。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等流派,虽然其内容和形式有时让人困惑,但却更好的表现了主题,突出了作家的思想。比如在《等待戈多》中,看似无厘头的对话,却准确、形象表达了那个时代人的空虚和迷茫。
也许是我们一直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内,所以“内容决定一切”的思想,根深蒂固。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创作主体要借助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其内容,形式也有相对独立性。在文学发展过程中,一种文学体裁或样式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并由此而形成自己的承传关系,走相对独立的发展路道。
就诗歌和小说相比较而言,它们不仅体裁样式有别,而且语言的要求和结构的方式也有别,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或小说形式的出现,总带着诗歌或小说的自身特点。诗歌语言讲韵律、节奏,结构方式多以感情为线索,有大幅度的跳跃性,采用赋、比、兴的基本表现手法等等,由四言而五言,五言而七言,古诗而近体,至于词、曲、新诗,都能找出其一脉相承的变化发展线索。
小说也是这样,我国小说从上古神话、先秦寓言发端,直到唐宋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总是保留着完整的情节结构、以刻划人物为主的特点,语言从容自然,不受格律限制。由此可见,诗歌形式的发展与小说形式的发展都是相对独立,各有承传的。
在文学发展过程中,一种文学体裁或样式一经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并由此而形成自己的承传关系,走相对独立的发展路道。就诗歌和小说相比较而言,它们不仅体裁样式有别,而且语言的要求和结构的方式也有别,表现手法也不尽相同。
因此,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或小说形式的出现,总带着诗歌或小说的自身特点。诗歌语言讲韵律、节奏,结构方式多以感情为线索,有大幅度的跳跃性,采用赋、比、兴的基本表现手法等等,由四言而五言,五言而七言,古诗而近体,至于词、曲、新诗,都能找出其一脉相承的变化发展线索。
小说也是这样,我国小说从上古神话、先秦寓言发端,直到唐宋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总是保留着完整的情节结构、以刻划人物为主的特点,语言从容自然,不受格律限制。由此可见,诗歌形式的发展与小说形式的发展都是相对独立,各有承传的。
但是并不说在文学作品中,内容和形式是完全统一的,它们之间有时又是矛盾的。正如别林斯基曾这样说:“对文学而言,它的形式对它并不是外在的,而是它自己所特有的那种内容的发展。”④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矛盾,是可以克服的。
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在于克服了两者的矛盾,达到了完美的和谐。但事物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矛盾也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一般来说,这种矛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由于旧形式的相对稳定性,新时代产生的新形式尚不完美成熟造成不少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之间出现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矛盾。
新兴的或进步的文学,在发展初期,或由于表现新内容的新形式不够完善,或由于作家掌握运用这种形式还不熟练,不能正确地、充分地表现新内容、新思想,从而出现内容和形式的矛盾。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些作家的早期作品中就曾有过这样的现象。
但这种现象是前进中难以避免的,随着新文学的发展,艺术经验日益丰富,作家日趋成熟,就会逐渐得到克服,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表现新时代社会生活的优秀作品就会不断涌现出来。当内容和形式同统一时,内容就“消失、消逝在它里面,整个渗透在它里面”。
⑤另一种是反动的、没落阶级的文学,往往以比较完善的艺术形式表现落后反动的思想内容,也形成内容与形式的矛盾现象。清人俞万春的小说《荡寇志》就是这样的作品。书中以简练流畅的语言,精心刻划的形象,演述封建王朝的忠实臣子陈希真、陈丽卿父女等人“荡平”梁山,将宋江等水泊起义人物斩尽杀绝的故事。
该书极力美化镇压起义农民的刽子手,污蔑诅咒起义英雄,宣扬“尊王灭寇”的反动思想。就其形式结构和技巧手段而言,该书不乏精彩之处;但就其内容而言,则是与人民的立场、情感相敌对的。毛泽东曾经明确指出:“处于没落时期的一切剥削阶级的文艺的共同特点,就是其反动的政治内容和其艺术的形式之间所存在的矛盾。
”这种情况,是反动阶级文艺衰落的一种表现。
所以,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创作,应当依据内容和形式辩证统一的规律,既重视内容的开拓,也重视形式的探求,努力提高思想艺术水平,创造适合于表现社会主义内容的完美的艺术形式,尽量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