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周遍国家的称谓

我不明白,为什么日本叫鬼子,韩国是棒子,俄国叫毛子,越南叫猴子...这些称谓有典故或者来历吗? 还有哪些国家被我们“改了名”呢?

全部回答

2009-07-13

0 0
    这些外号你别说,还都有点来历—— 鬼子(最好加上“小”这个字)—— 1明清以来,我国沿海一带都受到日本海盗的侵袭,当时就出了抗倭英雄戚继光,那时我国人民称日本海盗为“倭寇”,可是到了近代,我国人统称日本侵略者为“鬼子”。
  何时开始,“倭寇”变“鬼子”呢?据说出于一幅对联。   甲午海战前,清庭一位大臣出使日本,谈判结束,双方举行联合记者会,日本人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还想在文化上玷污清国。
  记者云集后,日方突然提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我们日本有上联对不出下联,只好求于汉字发源地的人了。”这真是新鲜事,日本人亮出白绢上书写的上联,联曰:“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日本人的上联意思是说:我大日本兵强马壮,驾驭的是奇异的千里马,张的是长弓:文的也不简单,光“大王”就有八个,他们都有雄才大略。
    示之以文德,陈之于武功,日本“单戈独战”可踏平中国。谁知,清臣也不示弱,先要日方准备砚台磨好墨,再铺好白绢,然后大笔一挥写下联: 联曰:“倭人委,袭龙衣,魑(chi)魅(mei)魍(wang)魉(liang),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众多记者看了,个个叫好。
    下联的意思是:倭就是倭寇,来偷大清龙衣,“八大王”变成“四小鬼”,“琴瑟琵琶”变成“魑魅魍魉”,“并肩居头上”变成“屈膝跪身旁”,“单戈独战”变成“合手擒拿”。从此大家不再称日本侵略者为“倭寇”,改而称为“鬼子”了。
   2、日本人对我们中国人做出的种种惨不忍睹的事情,简直不佩做人。  也不应该受到被叫人的待遇,他们像鬼一样,没有感情,没有同情,更没有亲情,杀死了我们无数的同胞,奸淫了我们无数的妇女,鞭挞了我们高尚的灵魂,他们罪不可数,永远不配当人,他们是鬼,是最可恶的鬼,是最毒辣的鬼,是最不可饶恕的鬼!他们这些败类,杀人的魔头,怎么配让我们称呼他们为人呢? 棒子一般有三种说法—— 1棒子的由来,很多人知道韩国人又叫棒子,但对于棒子的由来不甚了解。
    其实棒子这个称号还是乾隆皇帝所赐。棒子也就是棒槌,是北京的方言,也就是愚蠢无知的意识,用老百姓的话就是半吊子。那一年朝鲜的国王来北京朝见乾隆,乾隆很高兴,在紫禁城宴请他,席间有人端来一盆净手水,为了消毒和增加香味,这盆水里加了点花瓣和盐。
  朝鲜国王以为是汤,就端起来喝了几口,然后大赞好喝,乾隆见了大笑,说朝鲜国王;“你真是个棒槌啊’。  朝鲜国王不懂啊,以为皇帝封他什么大官哪,赶紧谢恩。从此朝鲜人就叫棒子了。
   就是说韩国人的愚昧无知而已 2 倭国占领东北的时候,低层的保安多是韩国人,由于他们也是二等公民,倭人对他们不信任,不配备枪支,只发一根棒子。可是这些韩国人却喜欢欺负中国人、动不动就拿警棍打中国人。
    于是人们就把这些韩国保安叫高丽棒子。 3 棒子一般是指韩国人。韩国以前是高丽。高丽盛产人参。人参在中国有关别名叫棒子啊。所以就有了用高丽棒子来称呼韩国人的一个习惯 老毛子——清末产生的词汇,用以称呼当时的洋人。
  沙俄侵占东北后,大批俄国人来到东北定居,于是“老毛子”这个词逐渐变成专指俄国人的词。  除此之外,还诞生了“二毛子”这个词,用来指中俄混血儿或是贬称那些依仗外国人的中国人。
   越南猴子——又黑又瘦说话吱吱叫,总想占点便宜,在中国国力不济时就这捞点那抢点,直到中国受不了了,打了中越之战就乖了点! 外号最出名的还有印度阿三和巴铁,印度阿三—— 话说七、八十年前,上海还是个租界,所以老外非常多、尤其是英国人,更是占了绝大多数!为了维护上海租界的治安,所以英国人找了很多来自印度的锡克教徒来当保安警察(当时的名词叫做巡捕)。
     这些印度佬的皮肤都很黑,加上宗教信仰之故,头顶上都缠着红巾。所以上海人一开始都叫这些印度警察为「红头黑炭」。 不过英国体系的公务人员(尤其是警察)长久以来都习惯被称呼为SIR。
  另外上海人一向习惯在单音节的单字前面添加一个「阿」字。所以上海人叫着叫着、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于是印度警察就被叫成了「红头阿三」了。   后来,上海人发现并不是每一个印度人都是缠着红巾的锡克教徒,印度还有很多不缠红头巾的其它宗教人民。
  所以上海人索性就把「红头阿三」改成了「印度阿三」,于是这个不礼貌的浑号就一直沿用至今、几乎华人地区的每一个人都还是习惯叫印度人为「印度阿三」。 另外还有一种可信度颇高、已经被列入俚语辞典大百科的说法!就是当时上海租界的民众经常要与这些印度警察沟通,不过中国人的英文不好、印度人的英文也是怪腔怪调,所以当时上海的「警民沟通」可说是鸡同鸭讲、非常地不顺畅! 不过上海人居然从这种鸡同鸭讲式的沟通上,又找到了新的乐子。
    因为他们发现印度警察每回遇上了舌尖嘴利的上海民众的时候,总是会面红耳赤、吞吞吐吐,喜欢结结巴巴地反复讲着:「I Say。。。。。I Say。。。。。」。所以上海人就把印度警察的经典结巴名句:「I Say」、用上海话来发音,又变成了「阿三」。
   铁巴——亲爱的巴基斯坦和我们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绝对是中国人民的铁哥们儿,由此得名铁巴。  。

2009-07-14

45 0
印度阿三,马来侉子,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