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何谓独立检查官?有哪些权力?如何体现独立的?

全部回答

2018-02-08

0 0
    鉴于“水门事件”的教训,1978年国会通过《独立检察官法》,将任命特别检察官的做法制度化、程序化,并将“特别检察官”改称为“独立检察官”。称独立检察官为“独行侠”,主要是因为他并不听命于任何人。
  美国司法系统中有3类检察官:(1)地方检察官;(2)美国联邦检察官;(3)独立检察官。     地方检察官大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联邦检察官则隶属于美国司法部。地方检察官得将选民的担心和好恶放在心上,否则下次再难当选。
  联邦检察官则是职业官僚,惟上司马首是瞻。独立检察官也由司法部长提名产生,负责某一大案要案。为了保证这类检察官调查时的公正性,他们通常都不是现任政府官员。  例如,调查“水门事件”的首任特别检察官阿彻伯尔德·克奥克斯走马上任前是大学法律教授。
  调查克林顿总统“桃色事件”的独立检察官坎恩·斯塔尔原来是位职业律师。   司法部长是否指派独立检察官的准则是,他认为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调查对象的行为有可能触犯了刑法。司法部长在此问题上有很大的斟酌权,但仍然受到各方面的牵制,决非“黑箱”操作。
    例如,现任司法部长拒绝任命独立检察官调查涉及白宫高层的政治捐款事件,理由是涉及刑事案的证据不足。但司法部长受到联邦调查局局长的非议和国会方面的猛烈抨击。如果国会的大多数议员对此事不满,国会可以就司法部长拒不任命独立检察官本身举行听证。
     “水门事件”中尼克松下令司法部长理查德逊将特别检察官克奥克斯解职,理查德逊拒不执行此命。  尼克松便先勒令理查德逊辞职,然后再命令司法部副部长将克奥克斯解职。但事后迫于各方压力,尼克松只得又允许司法部代理部长任命得克萨斯州的律师莱昂·贾瓦斯基为特别检察官。
     特别检察官或独立检察官上任之后并不听命于司法部长或总统。调查“水门事件”的两任检察官以及调查“桃色事件”的检察官坎恩·斯塔尔对任何线索都不放过,完全是穷追猛打。     独立检察官之所以令当权者生畏,是因为他有很大的人权、财权。
  独立检察官的调查经费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独立检察官还可以动用大批联邦调查局探员和地方警察。   独立检察官的一大权力是传讯证人。独立检察官出于调查需要,几乎可以传讯任何人,上至总统和议员,下至贩夫走卒。
    如果有人拒绝作证的话,就有可能以蔑视法庭罪被投入监狱。克林顿总统的几位故旧好友就因为拒绝作证而饱受牢狱之苦。   独立检察官还可以通过传讯总统敲山震虎。起诉总统并非儿戏,对此,独立检察官们都有些投鼠忌器。
  要是遇到一般刑事罪嫌疑人,自然可以先起诉,通过审判确定其是否有罪。  但总统不同。独立检察官得设法先证明总统有罪,然后才能对其起诉。“水门事件”中特别检察官从未对尼克松作过刑事起诉。
  特别检察官只是要求总统出示涉及刑事犯罪的证据。   美国诉尼克松案中代表美国的是特别检察官莱昂·贾瓦斯基。贾瓦斯基是当时法律界的前辈,他1925年即从法学院毕业,曾是得克萨斯州最年轻的律师。
    1945年到1946年期间贾瓦斯基代表美国在纽伦堡审判中担任检察官,起诉纳粹德国的战犯。60年代初,贾瓦斯基曾经为约翰逊打赢了一场官司。   在“水门事件”案中贾瓦斯基对尼克松穷追不舍,终于把当任总统给拉下了马,一时成为美国的新闻人物。
  但贾瓦斯基未直接起诉尼克松,追究其刑事责任。  美国朝野有人对此颇有微词。但贾瓦斯基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很难对尼克松进行“迅速公正”的审判。但即便贾瓦斯基起诉尼克松,也不会有结果,因为副总统福特上台后立即宣布赦免了尼克松。
     鉴于尼克松曾干涉过检察官的调查工作,“水门事件”之后,国会于1978年专门通过了《独立检察官法》,允许司法部长在其认为“有合理理由”进行深入调查时任命一位独立检察官。     独立检察官几乎不受任何监督。
  一般检察官只会调查大案要案和有可能打赢的官司,而对棘手的案子和一般的案子要么是知难而退,要么是与被告达成妥协。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一般检察官手头的案子太多,人力物力有限,有所不为才可以有所为;再则,检察官不愿输案,否则不利于检察官的仕途或再次当选。
    但独立检察官手头只有一个案子,所以轻易不肯收兵。   “水门事件”之后,美国政界抓贪官之风盛行,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被独立检察官调查。 。

2018-02-09

45 0
独立检察官不仅具有现行检察官进行刑事调查的一切权限和手段,还可以动用联邦调查局的侦探,可以任命自己的工作人员、诉讼人员、兼职咨询人员,甚至可以主持大陪审团听证,有权传唤任何人来作证,调查不受经费和时间的限制。著名的独立检察官有调查水门事件的考克斯,调查克林顿绯闻事件的斯塔尔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