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考研

唯心主义和存在的根源

全部回答

2018-04-09

0 0
    社会历史根源,是社会生产力落后和科学极不发达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 阶级根源,是在阶级社会中,反动统治阶级需要支持并强化唯心主义哲学为其服务。
   认识论根源,是主观性,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把人的复杂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   ----------------------------------------------------- 另一种回答: 1、 主观和客观相分离,认识和实践相脱离,片面夸大主观,这是它产生和存在的认识论根源,如果把认识过程中的感性因素片面夸大,就产生主观唯心主义和经验论。
    如果把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片面夸大,就产生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理论;   2、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是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   3、 反动统治阶级的需要是它产生和存在的阶级根源。
   。

2018-04-09

61 0
    远古生产力极端落后,对自然现象无法用理性解释,便信仰神怪的存在及其作用,起源大可以这个方向这样理解。 对于存在,那可追究到古代封建皇权统治的需要,众所周知,宗教及神学、儒家思想等,在古代都是被统治者用来统治人民的工具。
   身为统治者,自然不希望人民出现理性的思维去看待社会问题(因社会的本质乃是等级、剥削),于是便用各种方法让人民用特定的神学思想及哲学思想去看待问题,这就是加强了唯心的存在和促进其发展。   可以这么说,唯心主义是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的。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教的哲学思想在古代也是如此被利用的,其他如儒家、道家等也大同小异。 直到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兴起,新航路开辟之后,经济的转变,大大打击了传统封建主的利益,但在政治和文化思想中仍接受封建势力的压迫。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于是人们开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等,进行理性的呼唤与抗争。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考研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升学入学
考研
小学教育
中考
高考
考研
考研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