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化学

体温计不小心掉地上了有一部分水银出来了,该怎么处理?这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体温计不小心掉地上了有一部分水银出来了,该怎么处理?这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全部回答

2019-02-13

0 0
    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实际上,水银溅落在地上是比较难收集的,一般的说法是用硫磺覆盖,其利益是硫磺和水银很易在常温下反应,生成硫化汞,已消除水银的毒害,这关于水银的性质在教科书上也有解释,但在实际的实践上,其效果未必好,我在实验上并未观察到这反应的效果,既在实验上,水银和硫磺的反应不是很快,而且也未看到有应出现的现象。
    哪怕是在研钵中对二者进行研磨,也未有反应的现象,在加热的条件,未敢做。但利用水银的一特性,既汞齐作用来收集汞,做法是用一根铜丝,点沾蘸落地的汞珠,小汞珠很易被沾在铜丝上,水银对铜、铝、等金属有浸润作用,既铜等金属可溶解于水银中,所以,铜接触水银,水银就黏附在铜上,然后,将铜丝浸入水中,将水银抖下,在继续收集其余的汞珠,直至将水银收集完。
    这方法很有效。关于钠溶于汞,做钠汞齐,大家都熟悉,注意,汞齐的“齐”字,念ji,四声。实际铜也可以,在古代,人们就知道,汞可溶解金、银,秦始皇在泰山封禅,用水银溶金,做金泥。
  而铜丝在实验室是必有的,所以用铜丝收集水银是最方便的。

2019-02-13

207 0
    标准答案是用硫粉覆盖。可是谁家又常备硫粉呢? liqunyan004 的回答给了一些新意。学过大学的人都知道锌等金属是可以浸润汞的,水银和锌等金属的界面张力大于金属和空气的界面张力,所以水银可以在金属表面铺展覆盖,即所谓的浸润。
  因此用铜线等金属来吸取汞在理论上是行得通的,不过要注意铜线必须打磨,以除去氧化层。   但是我们也知道水银有毒且易挥发,如果趴在那里用铜线一点点刮,无疑是在吸毒,如果是尚没有发育好的青年人,就更不好了。
   所以我推荐的方法是: 首先,屏住呼吸,用一张薄纸将散在地上的大滴水银轻轻扫起,包好。包好的怎么处理嘛,看你自己愿意了。可以扔到垃圾箱里(好象会污染环境啊)。  也可以放在透明的小瓶子里当摆设。
  呵呵当然瓶子要密封。 然后嘛,地上肯定是还有残留的小汞珠啊,这时候嘛,我强烈推荐你带上家人去吃一餐肯德基,然后再去奶奶或妈妈家蹭一顿晚饭。不过出门前千万要把窗户打开。等你回来的时候,恭喜!汞全挥发到窗外去了。
   如果家里有宝宝,先把宝宝转移到安全地带,保护祖国的花朵。   另外,也可以用吸尘器吸,不过要马上把灰袋放在屋外透风72小时以上。 这样的答案你满意吗? 楼主还提了汞中毒的表现,呵呵,下面的回答摘自 汞中毒 【概述】   汞为银白色的液态金属,常温中即有蒸发。
  汞中毒(mercurypoisoning)以慢性为多见,主要发生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汞蒸气和汞化合物粉尘所致。  以精神-神经异常、齿龈炎、震颤为主要症状。大剂量汞蒸气吸入或汞化合物摄入即发生急性汞中毒。
  对汞过敏者,即使局部涂沫汞油基质制剂,亦可发生中毒。接触汞机会较多的有汞矿开采,汞合金冶炼,金和银提取,汞整流器,以及真空泵、照明灯、仪表、温度计、补牙汞合金、雷汞、颜料、制药、核反应堆冷却剂和防原子辐射材料等的生产工人。
    有机汞化合物以往主要用作农业杀菌剂,但毒性大,我国已不再生产和使用。 【诊断】   急性汞中毒的诊断主要根据职业史或摄入毒物史,结合临床表现和尿汞或血汞测定(明显增高)而确立。
  慢性汞中毒的诊断,应强调接触史,临床有精神-神经症状、口腔炎和震颤等主要表现,并需除外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临床表现。  尿汞和血汞等测定值增高对诊断有辅助意义。驱汞试验可用二巯丙磺钠0。
  25g,肌肉注射;或二巯丁二钠0。5g,静脉注射;如尿汞排出量明显增高,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依据。 治疗方法略去。

2019-02-13

180 0
用硫磺覆盖,生成硫化汞

2019-02-13

178 0
用硫磺覆盖,生成硫化汞

2019-02-13

181 0
快点扫走.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化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化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化学
化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