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古诗鉴赏9

求咏物言志2首+赏析

全部回答

2018-03-10

0 0
    黄庭坚的《云涛石》: 造物成形妙化工,地形咫尺远连空。 蛟鼍出没三万顷,云雨纵横十二峰。 宴坐使人无俗气,闲来当暑起清风。 诸山落木萧萧夜,醉梦江湖一叶中。 这首诗咏一块状似云涛的石头。
  首两联从云涛石本身落笔,“造物成形”、“地形咫尺”是写实,却又不是纯客观的描摹,作者借助想象,把它写得恍若横际无涯的真山真水,形神兼备。  后两联通过诗人的感受,表现云涛石的风韵,使这块石头的神异之处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宴坐”、“闲来”两句将这奇石的物质实体转化为精神形象,它让人脱俗忘情,云涛石的“神韵”更放异彩。清人方东树评此诗说:“全是以实形虚,小题大作,极远大之势,可谓奇想高妙。小家但以刻画为工,安能梦见此境!” 唐末来鹄的《云》: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死,悠悠闲处作奇峰。 这是一首不以描摹刻画为能事,有所托寓的咏物诗,它以特殊的切时切境——夏时、久旱——的夏云形象为喻,启发人们去联想、去思索。
  因为是比喻,所以所喻之理就常有见仁见智之说。一般认为诗人抒写久旱盼雨,憎厌旱云的感情,刘学锴在《唐诗鉴赏词典》中则认为此诗概括性很强,人格化的旱云是旧时那些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尊容。
     。

2018-03-11

63 0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的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一只与古代战争有联系的折戟,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就像这铁戟一样沉沦埋没,但又常因偶然的机会被人记起,或引起怀念,或勾起深思。  正由于发现了这只折戟,使诗人心绪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这一场决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重大战斗,英雄云集,何等壮伟。“认前朝”又进一步勃发了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二句论史抒怀作了铺垫。全诗最精彩的,当然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  这二句是议论。
  “认前朝”,本来可以写对这场战争的回顾,但是他省略了,所以不是缅怀,不是描述,也不是一般的历史评价,而是直接的对历史结局提出自己的评判。他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战争的一方——曹操提出了有异于史家的评价。
  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他在一个更高的层次观察、思考着历史,顿使诗歌平添一种更上一层楼的气概。  不直言战争之胜败,而说“铜雀春深锁二乔”。用一“锁”字,重台密阁,更加重了藏娇之意。
  试想英雄如曹操者,于横扫天下胜利之后,拥江东二乔于铜雀台,弦歌艳舞,以享受缠绵之春色,当是何种得意气概。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言河山破碎,生民涂炭之类,而用“二乔”入魏以暗喻,同样把东吴领袖人物之风流儒雅的风神传递出来了。
     杜牧写史论,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又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诗人先表现出竹子坚韧顽强的鲜明性格,即使环境再恶劣也无所畏惧;然后展现竹子的旺盛的生命力和风貌、神采。
  诗人对竹子的这些描写既抓住了竹子的最大特色,又和自己历尽磨难的身世,耿直傲岸的性格等结合了起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