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是什么?

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顶点的标志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6-06-16

55 0
    军机处,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它的建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 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雍正七年( 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 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十 年( 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独裁,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 皇帝抓住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
  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 军机”,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  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有些也由军机章京升任。 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
  军机大臣的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可见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
     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最好工具,它的办事效率很高,一切均由大臣和章京通同办理,皇帝有谕,随时奉诏承办,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经皇帝认可后,按照谕旨的性质分“明发上谕”和“廷寄上谕”两种形式向下传达。
  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廷寄上谕因奏请而降旨,事属机密,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     军机处成立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议政王大臣会议废止,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 军机处大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它的设立标志着中央集权达到了一个新的顶点。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