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戏曲中的音乐有什么特征?

戏曲中的音乐有什么特征?

全部回答

2016-11-20

55 0
    戏曲音乐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形式的音乐艺术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于戏剧性的要求上面。中国戏剧的音乐要求能推动剧情发展,能够营造情景氛围, 能够表现戏剧人物的主要性格。
  这是一种戏剧化了的音乐,有着自身特有的表现手法、艺术形式和结构技巧,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  民族音乐是中国戏曲音乐的本质属性。戏曲音乐的成长与发展都来自民间,其创作具有很多民间音乐的特征。
  第一,戏曲音乐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它的产生与发展与各地的方言、民歌以及说唱音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些民间艺术经过民间艺术家的再加工,形成了系统的民间音乐。第二,戏曲音乐是劳动人们的集体结晶,而不是由某个人创造出来的。
    所有的戏曲音乐的出现与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它不是某一个作家个人创作出来的,而是长年 累月中音乐发展累积的产物,是世世代代集体创造的成果。第三,戏剧音乐具有口头传承的特点。
  在戏剧音乐发展之初,由于各人条件不同,使用方言不同,戏剧音乐在传唱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使得同一腔派的风格演变成不同的腔调;同一剧中的唱腔也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流派。
  渐渐地已经形成的不同流派,记录了自己戏曲音乐的特点,并且汇集成谱。第四,戏曲音乐的作曲过程和演奏过程是合二为一的。也就是说,演奏者就是作曲家,演奏者在演奏的时候也是在作曲。戏剧音乐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具有极为强烈的程式化。
    其程式贯穿在戏剧音乐的结构、唱腔体制形式中,小到曲牌、锣鼓点、板太唱腔等,都有程式化的痕迹,而且非常丰富,无所不在。从产乐的角度看,戏曲属于中国人的音乐戏剧。它与西方歌剧及其作曲家个人专业创作的音乐传统有明显的区别。
  程式化音乐在戏剧中的应用,既具有严格的规范性,又具有足够的灵活和自由度,因此在长期实践中奠定出音乐程式的表现功能。  中国戏曲音乐的民间性与程式性,也表现在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专业水平上,具有极强的美学意义。
  很多特点至今仍保留在中国戏曲音乐当中。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