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小棚大袋”栽培香菇的特点和栽培管理要点是什么?

“小棚大袋”栽培香菇的特点和栽培管理要点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6-12-21

58 0

    地处中原的河南泌阳县在群众性香菇木屑栽培中,根据当地 “秋冬温差大、空间湿度低”的气候特点,把南方闽、浙高棚花 菇培育模式加以改造,形成别具一格的泌阳“小棚大袋”层架栽 培模式。
   模式特点: (1)使用菌株常用短菌龄的菌株,如Cr-02、Cr-66、 L-087、L-26等菌株,接种后的菌筒菌丝培养期60〜80天即 可进人出菇管理。   (2)使用较大的菌袋采用双层直径17〜20厘米X55厘米 的筒袋,装料后的筒长42〜45厘米,每1 000千克的杂木屑连 同应配人的麦皮等辅料可装500筒大袋,每筒的装料量是南方较 小菌筒的2〜2。
   5倍。 (3)构筑小出菇棚每座出菇棚长9米,宽3米,面积约 27米2,菇棚的两端用砖、土胚砌成墙体围密,顶部弧形,髙 2。  0〜2。2米,墙体各留有高1。8米,宽0。
  6〜0。7米的进出通 道,棚顶及四周用宽幅的塑料膜覆盖,塑料膜上方用编制的草帘 保温或遮荫,并可根据气候或出菇情况人为进行操练的稀疏、厚 薄调节。棚内以进出通道为中线,左右对称地用竹木各建一排 4〜5层的出菇架,层距35〜40厘米,底层距离地面15〜20厘 米。
    有的在进出通道两侧还埋有地下增温管道,用以出菇管理过 程中菇棚的升温、降湿、促花管理。 栽培管理要点:中原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干湿度差和温差 较大,秋冬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小棚”有利于冬季的保温 和春季的控湿,“大袋”和菌筒不脱袋有利于防止筒内水分散失, 便于出菇。
     (1)菌筒的制作与菌丝培养采用厚度0。06〜0。08毫米、 双幅宽23〜25厘米的塑料筒装料,每袋装干料2千克左右,常 压灭菌在灭菌仓达100°C时保持8〜10小时。
  通常每筒打穴接种 3排,每排3穴,穴深2厘米,每瓶(袋)。菌种接种10袋。菌 丝培养过程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堆形、菌筒密度、高度和“刺 孔、通气、增氧”,刺孔的时间分别在菌筒接种后的20、30、40 天前后进行3次,每筒打穴数10〜20穴,随着菌筒内菌丝生长 量的增加、筒内菌丝呼吸量的增大,刺孔的孔穴直径逐步增粗。
     短菌龄的菌株菌丝培养期60〜80天。遇到气温较高时参照菌筒 越夏管理的措施进行防高温管理。 (2)促进菌筒正常转色不脱袋的菌筒转色发生在培养料与 塑料膜脱离的培养料表面,转色是不均匀的,不像脱袋的菌筒表 面菌丝有转白、倒伏、吐黄水的规则过程。
  正常、均匀的转色是 香菇菌丝成熟的标志,只要温度处于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 保持适量的通气,防止黄水发生过程造成污染,无需更多的特殊 管理。   (3)温差催蕾香菇是变温结实性的真菌,利用自然气温的 昼夜温差,加上人为管理加大温差幅度,主要是白天密闭菇棚, 夜间通风降温的办法能有效地促进菇蕾的产生。
   (4)割袋现蕾根据菌筒出蕾的情况,通过对菇蕾性状的选 择,以健壮、均匀为原则,中选的菇蕾进行割袋现蕾,使菇蕾的 菌盖外露。   (5)降湿増光促花在适宜出菇温度的季节,秋季中原自然 气候干燥,当菇蕾长至1。
  5厘米直径时,加大菇棚的通风量,降 低菇棚内的空间相对湿度至70%以下花菇自然形成;冬季气温 低于10°C以卞时,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达到原基发生的温度, 当菇蕾的菌盖长至2厘米时,将菇棚的顶盖掀开,让阳光照射, 促进花菇的形成;春天遇到冷湿天气,利用地下增温管道增温、 排湿,当菇蕾长至1。
    5厘米直径时,加大排湿量,使菇棚的相 对湿度降至70%以下,并保持通风,以保证花菇的形成。“增 温促花”是中原“小棚大袋”管理的一大特色,当菌筒菇蕾产 生后,采用增温、降湿的管理方法,可极大地提高花菇的形成 率,无论气温高低,只要把菇棚的空间相对湿度降至花菇形成 的程度,花菇就能形成;这说明花菇形成的关键条件是所在环 境的空间相对湿度,而不是温度和其他条件。
    但在增温时不可 将煤炉直接移人菇棚加温,否则容易造成菇体中二氧化硫 超标。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