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不脱袋层架栽培模式的特点和管理要点是什么?

不脱袋层架栽培模式的特点和管理要点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6-12-21

49 0

    不脱袋层架栽培技术是在普通筒栽香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以培育优质香菇一"花菇为目的的一项实用新技术。它与脱 袋香菇栽培管理有较大的不同,技术管理与花菇培育基本相同, 只是不刻意要培育花菇而已。
  其操作技术要点是:选用温型较 低、菌龄较长菌株,在江南常选择在海拔较高、夏季最高气温不 超过30°C、地势高燥、开阔通风处搭建层架式菇棚(菇棚大小 不一),南北方向窄,东西方向宽,避免连片。  按常规配料、制 筒(菌筒直径10〜30厘米不等)、灭菌、接种、培养。
  采用扎 孔,“放气”增氧,通风降温、排出“黄水”进行越夏菌丝培养 管理,主要的管理工作有菌筒不脱袋上架横排、温差催蕾、开穴 现蕾、疏蕾、干燥刺激、通风(或增温)降湿促花和注水、补水 管理等。每生产周期12〜13个月。
    667米2可栽培3万筒左右。 操作管理技术要点是: (1)菌筒排列香菇不脱袋栽培模式有两种菌筒排列方式, 长袋菌筒多以横排方式整齐地排列在荫棚里的4〜5层的层架上, 筒间相距4〜5厘米;河南采用的“小棚大袋”模式,菌筒直径 多为11〜12厘米,有的菌筒直径数十厘米,高度1米多,采用 直立在荫棚内地面上管理出菇。
     (2)转色管理对于在菌丝培养阶段未完全转色的菌筒,上 架排放后,通过通风、光照和温差刺激促进转色,吐“黄水”的菌筒在积有“黄水”的下方刺破塑膜,导出“黄水”。 (3)温差催蕾香菇的菌筒必须有温差刺激才能形成子实体 原基,所需温差的大小和温差持续时间的长短因菌株的不同而不 同。
    菌筒上架之后,达到生理成熟的菌筒经过搬动上架,处于分 散状态,并接受菇棚内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和光线刺激,成熟的 菌丝体开始扭结形成子实体原基,进而出现菇蕾。温差催蕾就是 在自然荫棚的条件下人为辅助加大温差,即白天气温较高时采用 塑料薄膜覆盖使菌筒升温,夜间掀开塑料薄膜,让冷空气直接袭 击菌筒,促进菇蕾发生。
     (4)开穴现蕾当袋内菇蕾长至菌盖直径达1〜1。5厘米时, 应及时沿菇蕾边沿割开薄膜,使菇蕾外露。开穴选择在晴天进 行,容易达到预期开袋效果;开穴要适时,菇蕾太小容易死亡, 菇蕾太大容易成畸形菇;开穴时塑料膜不必全割断,避免伤到 菇体。
   (5)疏蕾管理当菌筒上的菇蕾过多时,依照留粗壮、圆整 和菇蕾在菌筒上均匀分布的原则,用手在袋外去掉过密的弱小菇 蕾,每筒留下数朵强壮菇蕾。   (6)降湿促花管理降湿促花管理也称干燥刺激管理。
  在我 国黄河以北的地区由于空气湿度较低,开穴现蕾后常使菌盖表面 自然开裂形成花菇;南方空气相对湿度常在85%以上,以培育 花菇为栽培目标的菇农需采用干燥刺激的办法促进菌盖表面开 裂。具体操作是当菇蕾呈现良好长势,菌盖长至直径2〜3厘米 时,通过加大出菇房通风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并适当加大光照 强度可起到促进花菇形成的作用。
    通常若65%以下的空气相对 湿度维持1天以上,菇蕾表面就可出现微小的裂纹。此时气温若 在15°C左右,继续保持65%以下的空气相对湿度,菌盖肥厚的 花菇形成就有把握了,之后避免子实体受雨淋或出菇房空气相对 湿度较长时间超过70%,此批的菇蕾将全部形成花菇。
   (7)菌筒注水和注水后的管理不脱袋层架式栽培的菌袋由于不脱袋,难于通过菌皮从空气中获得水分,也无法通过每天的 喷水管理获得水分补偿,出菇后为获得花、厚菇,不宜在菇棚内 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经过一批或数批出菇后,菌筒中的水分消耗 较大,必须通过补充水分方可继续出菇。
    补水的方法是采用一定 压力的高位水或压力水,通过注水针注人菌筒内。注人的水质应 符合饮用水质量要求,注水量掌握在原新菌筒重量的2/3左右。 注水后的菌筒可“井”字型堆放,以利于菌丝恢复生长,温度在 20°C以下时,堆放的菌筒可适当覆盖保温培养。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