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小龙虾如何与河蟹混养?

小龙虾如何与河蟹混养?

全部回答

2016-05-16

138 0
     由于小龙虾会与河蟹争食、争氧、争水草,且两者都具有自残 和互残的习性,传统养殖一直把小龙虾作为蟹池的敌害生物,认为 小龙虾会残食正在蜕壳的软壳蟹,在蟹池中套养小龙虾是有一定 风险的。
  但是从笔者所在地区的养殖实践来看,养蟹池塘套养小 龙虾是可行的,只要养殖方法得当并不影响河蟹的成活率和生长 发育。   (1)池塘选择选择以养殖河蟹为主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条件良好,池底平坦,底质以沙石或硬质土底为好,无渗漏, 进、排水方便。
  蟹池的进、排水总渠应分开,进、排水口应用双层密 网防逃,同时也能有效防止蛙卵、野杂鱼卵及幼体进入池塘危害蜕 壳虾、蟹。为了防止夏天雨季冲毁堤埂,可以开设一个溢水口,溢 水口也用双层密网过滤,防止幼虾、幼蟹顶水逃走。
     对于面积在6 670米2以下的河蟹池,应改平底型为环沟型或 “井”字型,池塘中间要多堆几条塘中埂,埂与埂间的位置交错开, 埂宽30厘米,埂高只要略微露出水面即可。对于面积在6 670米2 以上的河蟹池,应改平底型为交错沟型。
  这些池塘改造工作应结 合年底池塘清淤时一起进行。   (2)修建防逃设施无论是养殖小龙虾还是河蟹,修建防逃设 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常用的防逃设施有2种,一种是安插高 45厘米的硬质钙塑板作为防逃板,注意四角应做成弧形,防止小 龙虾和河蟹沿夹角攀爬外逃;另一种是采用网片和硬质塑料薄膜 共同防逃,既可防止小龙虾和河蟹逃逸,又可防止敌害生物进入伤 害幼苗。
     (3)提供隐蔽设施池塘中要有足够的隐蔽物,可以设置竹 筒、瓦片、网片、砖块、石块、竹排、塑料筒、人工洞穴等隐蔽物体供 小龙虾和河蟹栖息穴居,一般每667米2要设置3 000个以上的人工巢穴。
   (4)池塘的清整、消毒要做好平整塘底、清整塘埂的工作,使 池底和池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尽可能减少池水的渗漏。  对旧塘 进行清淤、晒塘和消毒工作,可有效杀灭池中的敌害生物如鲶鱼、 泥鳅、乌鳢、蛇、鼠等以及争食的野杂鱼类和一些致病菌。
   (5)种植水草在水草多的池塘养殖河蟹和小龙虾成活率非 常高,水草是小龙虾和河蟹隐蔽、栖息、蜕壳生长的理想场所,水草 也能净化水质,降低水体的肥度,对提高水体透明度、促使水环境 清新有重要作用。
    同时,在养殖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投喂不足的情 况,由于河蟹和小龙虾都会摄食部分水草,因此水草也可作为河蟹 和小龙虾的补充饵料。要保证蟹池中水草的种植量,水草覆盖面 积要占整个池塘面积的50%以上,这样可将河蟹和小龙虾之间的 相互影响降至最低。
  小龙虾和河蟹最好在蟹池中水草生长起来后 再放人。   (6)投放螺鱗螺蛳是河蟹和小龙虾很重要的动物性饵料,在 放养前必须放足鲜活的螺蛳,一般每667米2放养200〜400千 克,一方面可以净化底质、补充动物性饵料,另一方面螺蛳肉被吃 完后留下的壳可以为水体提供一定量的钙质,能促进河蟹和小龙 虾的蜕壳。
  所以,在池塘中投放螺蛳至关重要,千万不能忽视。   (7)蟹、放养池塘用石灰水消毒,待7〜10天后毒性消失 即可放苗。 蟹、虾苗种的质量要求如下:一是体表光洁亮丽、肢体完整健 全、无伤无病、体质健壮、生命力强。
  二是规格整齐,稚虾规格在1 厘米以上,扣蟹规格在80只/千克左右。同一池塘放养的虾、蟹苗 种规格要一致,一次性放足。   一般蟹池套养小龙虾每667米2放虾苗2 000只,在3月份左 右投放;扣蟹600只,在5月份左右投放,放养量不宜过多,否则会 导致养殖失败。
  要注意的是,蟹、虾放养前应用3%〜5%食盐水浸洗10分钟,以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同时,池中可适当混养一 些鲢、鳙鱼等中上层滤性鱼类,以改善水质,充分利用饵料资源, 而且可以作为塘内缺氧的指示鱼。
     (8)合理投喂河蟹与小龙虾一样,都是杂食性,且比较贪食, 喜食小杂鱼、螺蛳、黄豆,也摄食配合饵料、豆饼、花生饼、剁碎的空 心菜及低值贝类等,让河蟹和小龙虾吃饱是避免它们自相残杀和 互相残杀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准确掌握池塘中河蟹和小龙虾的数 量,投足饵料。
  投喂要掌握“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  在大量投喂 饵料的同时要注意调控好水质,避免大量投喂饵料造成水质恶化, 引起虾、蟹死亡。 (9)搞好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强化水质管理,保证溶氧量充 足,保持水质“肥、爽、活、嫩”,在小龙虾放养前期要注重培肥水质, 适量施用一些基肥,培育小型浮游动物供小龙虾摄食。
  每15〜20 天换1次水,每次换水1/3。  水质过肥时用生石灰杀灭浮游生物, 一般每20天泼洒1次生石灰水,每次每667米2用生石灰10千 克。 二是养殖期间要适时用地笼等将小龙虾捕大留小,以降低后 期池塘中小龙虾的密度,保证河蟹生长。
   三是加强蜕壳虾、蟹的管理,通过投喂、换水等技术措施,促进 河蟹和小龙虾群体集中蜕壳。  在大批虾、蟹蜕壳时严禁干扰,蜕壳 后应及时添加优质饵料,严防因饵料不足而引发虾、蟹之间的相互 残杀。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