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河蟹池套养小龙虾该如何日常管理?

河蟹池套养小龙虾该如何日常管理?

全部回答

2017-03-20

0 0
     河蟹池套养小龙虾,犹如在“钢丝上跳舞”,管理得好,可以 降低风险,获得更高的养殖利润;管理得不好,则会破坏水草,降 低河蟹成活率,造成河蟹养殖的失败。因此,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是确保养殖成功和降低成本的关键。
  根据上述原理,虾、蟹混养池 应在不同的时间段的日常管理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早期(6月底前)的曰常管理重点 (1) 水草栽培尽可能提早开展池塘清整消毒、水草栽培工 作。
  尤其是伊乐藻,最好在上一年的10月中旬前完成栽培,早期 伊乐藻栽培面积占全部水面的6*0%左右。4月后水温适宜时再开展 其他品种的水草栽培,7月后伊乐藻面积占水面的30%~40%,其 他品种水草占30%~40%。
    其管理关键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 品种搭配根据生长温度不同,最好种三种或三种以上水 草,如伊乐藻、苦草和轮叶黑藻搭配栽培。 ② 种植密度伊乐藻采取分行种植,行间距5~6米,而便于 春季栽培轮叶黑藻和苦草等,也利于通风透光和水体流动。
  全池水 草覆盖率60%左右。   ③ 合理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料或复合肥料,促进水草萌发、 生长。 (2) 螺蛳移殖与饲料投喂螺蛳移殖是保证河蟹健康与品质的 重要举措,移殖是否能取得成功,要注意两点:一是量足,全年每 亩移殖量要达到300~400千克,最好移殖2~3次。
  春季螺蛳产卵 前移殖效果最好;二是就近,螺蛳以本地产最好,就近捕捞的螺蛳 活力好、饱满,移殖成活率高。   虾蟹混养池塘的前期词料投喂的重点对象是小龙虾,人工配合 饲料为主,适当搭配饵料鱼等动物性词料可以很好地满足虾、蟹需 要。
  其中,饵料鱼主要喂养网围内的蟹种。生产上,应做到:一是 早喂,水温10°C以上时即可开始投喂,早开食,既可以满足虾、 蟹生长需要,也可以防止小龙虾破坏正在萌发的水草嫩芽;二是量 足,5~6月的小龙虾食量大,对水草的破坏性也大,足量投喂, 可防止小龙虾对水草的破坏,确保后期河蟹养殖有良好的生态环 境;三是5月底后适当添加蜕壳素等微量元素,预防蜕壳不遂和软 壳,提高蜕壳成活率和膨大系数,以确保虾、蟹规格。
     (3) 水质调节与青苔预防肥水在5月份前结束,调水4月中 旬开始,直至养殖结束。 虾、蟹混养前期,水质调节工作以适度肥水为主,一般分1~ 2次进行。第一次是在池塘清整消毒后,以有肌肥作为基肥,既能 满足水草的生长,也能培育虾蟹苗种早期的天然饵料。
  施用基肥, 若按上节所介绍,采用“半埋”的方式效果更好。  第二次在虾苗放 养后留塘抱卵虾带仔虾下塘时,泼洒豆浆和腐熟有机粪肥,培养枝 角类等饵料生物。施肥量要根据水色灵活掌握,水色太浓,光线无 法照射到池底,水草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不生长;水色过浓应立 即使用微生物制剂,增加水体透明度。
  水质过于清瘦,不仅饵料生 物少,也易滋生青苔,应加大施肥量,当青苔已经滋生甚至蔓延, 应立即杀灭青苔,并用腐熟有机肥水降低透明度。   5月中旬开始,随着小龙虾个体增大,词料投喂量也越来越 大,水草、螺蛳生长良好的情况下,水色。
  一般不会过浓。但池底因 为粪便、残饵不断积累,底质逐渐恶化,应注意底质改良工作。一 般此时开始定期使用芽孢杆菌等底质改良剂,防止底部溶解氧不足 引起水草烂根漂浮和氨氮、亚硝酸盐浓度升高。   (4) 小龙虾捕捞6月初,经过春季的喂养,大部分小龙虾已 经达到上市规格,可以开始捕捞,为了尽可能减少小龙虾对后期河 蟹养殖的影响,捕捞起的小龙虾无需“提大留小”,所有虾全部上 市销售,或者将未达上市规格的小龙虾集中放人其他非河蟹养殖池 塘继续养殖。
  能否在7月底前将小龙虾基本捕捞干净,直接影响到 河蟹的后期成活率,这是虾、蟹混养取得高效益的重要保证。  小龙 虾捕捞基本结束时,尽快将河蟹网围撤除,开展河蟹养殖。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