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贸易

美中贸易有哪些不平衡?

美中贸易有哪些不平衡?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

全部回答

2018-07-25

0 0

    2005-2006年的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就超过1千亿美元,而2006-2007年肯定超过这个数目,因为到现在贸易顺差已经达到1300亿美元,这就是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具体表现。
   美中贸易的不平衡主要是由于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便宜的生产成本所导致的。 产生的后果:1。    美国压迫人民币大幅升值,美国国会希望人民币升幅10%。
   2。美国贸易保护的抬头,美国拟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强行加税20%。 3。美国增加利用反倾销手段对付中国的低价产品。 人民币的升值是基于对美国产生巨额外汇顺差的一种减压方法。因为升值会导致出口商品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出口;但是,升值有利于减少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增加进口,减少贸易顺差。
  

2018-07-25

0 0

    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以来,中美双方对贸易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且争论至今。尤其是每当出现贸易摩擦或时逢选举年,美国总会拿逆差来说事,指责中国没有很好地遵守全球贸易规则,压中国开放市场,甚至动辄采取强硬的单边行动,对双边贸易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美双边经贸关系中无法回避的现实。 中美贸易的简要回顾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往来发展迅猛。到2005年,美国已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同时,中国也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和第四大出口市场。
    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愈益显现出来。2000年起,中国成为美最大逆差国。到2005年,美对华逆差为1142亿美元。(而美方统计的逆差高达2016亿美元,占其总逆差的26。
  3%) 不管贸易逆差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意义,但这些数字确实触动了一部分美国人的敏感神经。  单从国际贸易角度看,逆差问题之所以在美国备受关注,一是近年来美国出口一直不振,二是美国总体逆差规模逐年扩大。
  由于近些年来美国出口增长落后于进口,致使其整体贸易逆差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2005年这一数字更是高达7666亿美元。 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导致中美贸易不平衡有多方面的因素,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中美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不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美国已将支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转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现有的制造业普遍位于产业链的高端;而中国依据自身的优势和能力,承接了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一些中低端产品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源趋向最佳配置的必然表现。当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发展中经济体可以在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同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美国却不可能回过头再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了。
  事实上,美国进口产品的90%本土已不再生产。这意味着,美国即使不从中国进口这些产品,也要从其他国家进口,但中国产品价廉物美,自然受到美国消费者的青睐,这是消费者的选择,不是生产者的过错。  特别是在全球化已使消费者消费多样化有了更大选择空间的情况下,政府试图限制消费多样化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小,甚至任何非理智的限制都会造成市场扭曲和消费者的福利损失。
   按商品结构划分,中国对美贸易构成顺差的可分为两类。一是与美国产业结构形成互补性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轻工和低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等;二是半导体、计算机等高技术产品。  从比较优势来看,第一类商品是合理的互补性逆差;虽然第二类商品看似是美国的竞争性产品,但核心技术依然控制在外国公司手中,中国只不过从事了最末端的加工环节。
   中国大量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导致美贸易逆差转移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世界加工厂”。这些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后,也将产品原产地及逆差转移到了中国。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年美国对东亚的逆差下降,对中国的逆差上升;而中国对东亚的逆差上升,对美国的顺差上升。
  所以,中美贸易逆差并未使世界贸易总平衡表发生根本改变,只是全球贸易流动过程中出现了逆差或顺差的转移,即实现了一次新的动态平衡。 此外,美国对华出口少于其从中国的进口并未完全反映出美方所获得的实际利益,这可从直接投资所导致的贸易方式和流向的变化中得到部分答案。
    过去美国通过货物贸易直接向中国出口的产品现在许多转为利用在华投资企业生产并就地销售,不仅提高了美国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相对减少了对华直接出口,而且此变化也未能在贸易统计中体现出来。
  据中方统计,2004年美对华逆差802亿美元,而当年美资企业在华销售额达750多亿美元,若如此计算,美逆差不过几十亿美元。  与此同时,美资企业的产品出口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市场也有700多亿美元,虽是美国公司的产品卖给了美国人,但帐却记在了中国的身上。
   中美贸易不平衡忽略了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因素 在谈到中美贸易逆差时,美方往往只强调货物贸易而忽略了服务贸易。过去十年间美国对华服务贸易一直保持盈余,据USTR统计,2004年美国服务贸易总体增速为11%,但对华出口增长20%,中国已成为其第10大服务贸易出口市场。
    随着中国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具有很大实力和竞争优势的美国对华服务贸易出口将获得更大增长。 另一方面,加工贸易是中国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比重在60%左右。中国虽然从加工贸易中仅赚取很少的加工费,但当这些产品出口到美国等海外市场时,却是按出口产品总值统计,从而导致中国实际顺差被夸大。
    据有关测算,如果剔除加工贸易的顺差,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将减少91%。 统计口径夸大了美国贸易逆差 统计口径问题也夸大了双边贸易不平衡的程度。首先,中美出口分别按FOB和FAS价计算,进口均按CIF价计算,而FAS低于FOB价,使得美国逆差高估。
  其次,是香港等转口的因素。  美国一方面按原产地把从香港等转口到美国的中国产品都统计为从中国的进口,另一方面又没有把经香港等转口到中国大陆的美国产品计入对中国的出口,这也使得美对华逆差高估。
  此外,香港等转口港的中转增值因素也未考虑。美方在统计中把这些增值后的价值全部计入中国出口。 美国对华出口的限制 这是一个人所共知而又不得不强调指出的问题。  美国很多高技术产品是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但由于美国长期实行对华出口限制政策,直接导致了很多美国高技术产品失去对华出口机会,致使中国只能从其他市场进口。
  例如,2004年中国从欧盟进口的技术是55亿美元,增长63%,而从美国进口的技术只有29亿美元,未增反降了近11%。  美国拒绝批准向中国出口核电和卫星等高科技产品,使美国至少丧失了250亿美元的对华出口机会。
   关于处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一些思考 美国对华贸易存在逆差是不争的事实,但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一问题。必须指出,美国一些政客把人民币汇率作为解释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站不住脚的。
    先看美国自己,美元从2002年以来处于贬值状态,但其逆差却逐年增加,从2002年的470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666亿美元。事实表明,美元贬值并未扭转美国贸易逆差逐年增长的态势。
  此外,《广场协议》后,日元从1985年的1:238升值到1988年的1:128,但同期美对日逆差反而从461亿美元增加到517亿美元。  此后日元汇率虽有上下浮动,美国却一直维持着对日巨额逆差,2005年逆差为827亿美元。
  因此,即使汇率影响贸易流动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把人民币汇率视为导致美对华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苍白无力和缺乏事实依据的。 因此,如果双方都能从全球视野、发展眼光看待贸易逆差,就不会狭隘地理解贸易不平衡问题,或一味追求双边贸易平衡。
    只要双方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正确看待和处理贸易不平衡现象,中美贸易将会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从而惠及两国企业和消费者。 以全球视野和发展眼光看待中美贸易逆差。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目前经济快速增长中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外贸出口的拉动,这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进程初期阶段的必然现象,是规律性的表现。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加速发展、全球产业调整和转移导致新的国际分工的形势下,资本和贸易流向也随之发生了相应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会明显表现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参了与新的国际分工且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
  虽然贸易顺差和逆差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和转移,但这并未削弱和阻碍全球贸易的发展,而是发展和增长中的变化和转移。  如果把双边贸易逆差纳入全球范围考虑,这种变化和转移就不值得一提了。
  早在1993年,当时的美中贸易委员会主席安德森在致克林顿总统的信中,就明确提出“必须从地区角度而不是孤立地看待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 贸易逆差无法说明利益的分配。贸易逆差只是用于统计上的一个参数,不能全面反映双方获得的实际利益。
    比如,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抑制通货膨胀发挥了一定作用,同时也使消费者普遍受益,据估计近十年间“中国制造”的产品就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开支;中国承接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腾出了空间;美国作为世界上跨国公司最多的国家,不仅从海外投资中获得巨大利益,还从公司内部产品流动中获得利益,也因贸易流向转移而为美国带来贸易逆差,若把在华美国公司对美出口减去在华销售额,2004年美对华贸易逆差将缩小93%。
     中美贸易不平衡是双边经贸往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是发展中的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美国对日本的逆差已保持了数十年,双边贸易仍在持续发展。中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美国企业在这一市场的利益前景也是巨大的。
  美国政府应认识到这一前景,以负责任的态度促进双边贸易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和增长中实现自身的多方面利益。  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涉及两个方面的经济因素制约:一是两国日益增长的贸易和贸易中所得的绝对收益;二是损害双边关系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价。
  在推进中美经贸合作中,双方都应着眼于长期利益,不要过多纠缠于短期利益的束缚中。 缓解贸易不平衡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除解决思想认识、看问题角度、统计及利益计算方法上的差异外,中美双方还可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使贸易不平衡得到缓解。
    比如,中国可以在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减少某些出口鼓励、推动中国企业对美投资,以及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等方面作出努力;同时,美方也需要采取一些务实的、理智的行动,不纠缠于对华贸易逆差或将其政治化,而是积极扩大对华贸易,包括进一步拓展服务贸易,以及走出冷战思维,取消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等。
     相信,只要双方都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加强沟通与磋商,正确看待和处理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中美贸易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定将继续取得互利双赢的结果。

2018-07-25

3 0

由于目前外贸企业对外报价通常都采用的是FOB美圆价格,在国内生产成本(或者采购成本)和对外报价都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高,导致是外贸企业获得的利润降低。 因此,人民币越升值,外贸企业获得的利润就越低。如果不想利润降低,只能相应的提高产品的FOB美圆价格,这样,在世界市场中的价格优势就会失去,导致会有市场份额减小的危险。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贸易
保险
银行业务
经济研究
股票
商务文书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个人理财
基金
外汇
金融
证券
经济
银行
黄金
期货
财政
商业
房地产
贸易
贸易
小额贸易
自助贸易
汽车贸易
合同
商品交易
海外贸易
汽配贸易
滞期费
产品贸易
企业贸易
服装贸易
国际贸易
进口食品
跳蚤市场
百货贸易
服饰贸易
石化贸易
促进贸易
航运贸易
国际小包
外国贸易
医疗贸易
市场调节
电子贸易
能源贸易
商贸贸易
外贸贸易
酒业贸易
铁路贸易
个人贸易
航空贸易
商品贸易
销售市场
绿色贸易
欧美贸易
制作厂
厂商
商务贸易
亚欧贸易
软件贸易
五金贸易
皮具贸易
经贸公司
金马贸易
经营贸易
消费市场
市场
咨询贸易
亚洲贸易
鞋服贸易
外贸企业
购物
中通
外贸代理
花卉市场
设备贸易
货物贸易
圆通
厂货
药品贸易
出口商品
林业贸易
其他贸易
对内贸易
钢材市场
贸易顺差
自由贸易区
运输贸易
鞋材贸易
德邦
电商
钢铁市场
装运期
电器贸易
二手市场
实物贸易
北美贸易
厂方
农商
外贸出口
采购贸易
纸业贸易
保税区
卖方
服装市场
走私车
出口贸易
玩具贸易
进口
家电市场
交易市场
dhl
贸易中心
尾货
外贸知识
制造厂
贸易条件
进口贸易
经营策略
物流信息
海运
批发市场
韵达
销量
欧洲贸易
制药厂
服装出口
商业合同
物流平台
商贩
世界贸易组织
针织贸易
外贸生意
金银贸易
通和贸易
供方
市场策划
境外贸易
工业贸易
文具贸易
美国市场
卖货
粮油贸易
鞋业贸易
输出贸易
经销贸易
国外市场
物质贸易
对美贸易
利润
众才贸易
产业贸易
制衣厂
钢铁贸易
销售费用
医药贸易
速遣费
外贸软件
国际物流
东西贸易
生产贸易
物资贸易
外语外贸
代理贸易
中外贸易
汇通
市场走势
收购
多元贸易
汽车出口
同城快递
原料贸易
顺丰
机械贸易
出口
厂价
买家
铝业贸易
公缴费
文化贸易
电池贸易
广告贸易
垄断市场
外贸服装
进口产品
全球贸易
网购
农贸市场
市场营销部
外贸
货物
货价
中华贸易
俄国贸易
集贸市场
加盟网
包装贸易
国内贸易
进货价格
市场份额
农村贸易
批发进出口
世贸中心
贸易逆差
外汇市场
电气贸易
货量
批货
市场规律
市场贸易
市场占有率
建材市场
国际快递
中间价
批发价格
市场潜力
粮食价格
进出口额
商品价格
装船费
报关
电子市场
货件
进口商品
生产厂家
食品市场
贸易壁垒
工厂
货源
市场行情
买件
数码贸易
买卖
开厂
批发商品
制品厂
转让费
国际商贸
市场营销
货运
市场前景
走私货
总收入
交易
总支出
年销售额
小买卖
营销中心
经营规模
收购价格
货船
国际贸易中心
交易中心
总费用
中间商
货物运输
市场机制
盈利模式
塑料市场
交易平台
经营方式
自动售货机
区域代理
营业费用
销售策略
交易价格
海关
销售价格
营业项目
货场
交易成本
零售总额
小本生意
运输成本
供货渠道
买方
库存商品
进货
原油价格
外贸公司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